外国文学 l 朗读者 徳国

9.6万

关于作者与作品:

1.作者: 本哈德·施林克
1944 年生。在海德堡及柏林学习法律。1992 年起任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并兼任北莱一威州宪法法官。又是作家,曾出版小说多种,其中以《朗读者》最为著名,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国小说。

2.翻译: 钱定平

北大本科及复旦研究院出身,治数理科学。曾游学欧美,任教于大学理学院并文学院。近年回国,潜心艺文,著书多种。自英、法、德文移译事则偶一为之,“亦如其散文小品,富韵味而含激情”。

3. “我 把 它一 夜 读 完”——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

德国和世界各地对《朗读者》的评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这正是我们不知不觉期盼已久的书。
这 本 书 在 初版后 的 匹 年 内一 周 周、一 天 天、一 个个 钟 头 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它成了独特的畅销书,不是声势浩大、大张旗鼓,也没有宣传广告战,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而是在深层,像地质构造的推移。在该书畅销的二十五个国家,它并不是作为生日礼物从桌子上移到架子上,从没人去翻阅(这通常是获奖文学名著的命运),而是从一个人的手里传到另一个人的手里,这些人读过该书后都变得和以前不同。一开始读时,他们都很好奇,几个小时后不知所措,震惊地把这本薄薄的长篇小说放下,先是觉得脚下的地板在摇晃,接着觉得它都消失了。不管我问哪个读过《朗读者》的人,他都说:“我把它一夜读完。’
《朗读者》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读者好像在屏气凝神地倾听,着了魔似的,仿佛身临其境。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这本书就是这样。

最早的读者是评论家。他们把米夏和汉娜的故事这样阐释: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教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十五岁的学生爱上了大他二十岁的隐瞒了双重秘密的有轨电车售票员。学生象征了无事的新的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用海涅的话说这些父母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并不愿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

了 它 们。”

故事的男主人公在恋人神秘失踪和他自己成年后,成了反叛的大学生,代表他那一代人控诉纳粹一代的罪责。可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她成了集中营审判中的被告,米夏理论支撑的道德标准顿时化为乌有。他明白了,他的爱情故事的秘密和他恋人过去的罪责有着同一个原因一一汉娜不识字,这是她极力隐瞒的。然而他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施林克没有指出男主人公这么做对与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

《朗读者》也是作者就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朗读者》是不是只是一本极具政治性的书?爱情故事是不是仅仅诱使读者思考道德边缘问题? 我越陷入汉娜和米夏的故事,我就越怀疑。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能听到在激动万分地解开汉娜之谜时所没听到的声音。


施林克在别的地方暗示人们也可以这么读《朗读者):伟大的、需要最细心可护的爱情故事。作者有意把它隐藏在一个历史离言里,越是半遮半掩就越光彩照人。施林克常自称喜爱三月革今时的德国文学。和《明读者)一样JohamPerHbe的一个故事也是以大街上的拥抱开始,以慕地上的拥抱结束。和《明读者》 一样,它讲了一个老妇重见她几十年未变、冰凉的、死去的新郎。与她的“小情人”相比太老的汉娜知道自己会失去恋人,因为她不能说出秘密,她难道不像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吗?海的女儿先是古老而永生,后来因为对王子的爱而变得脆弱而无法永生。她对于王子不也是一个无言的谜?施林克推崇的爱德华.墨里克在Peregrina系列中讲了一个神学大学生和一个神秘地来又神秘地消失的陌生女人有一段爱情,这个女人对大学生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世界名著中的伟大爱情故事总是离不开惊异、幻想、占有、不忠、无尽的失败、不可遏止的对天长地久的渴望。《朗读者》从十五岁的主人公触摸恋人的身体开始,到几十年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的告别结束。小说最终也是以死亡为结尾。女主人公不想重新回到社会中,这时滞漠多年的男主人公才意识到和她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如果让我在书架上找个地方放《朗读者》,我会把它和其他写疯狂的爱的书放在一起:高特弗里德.凯勒的《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和纳博科夫《洛丽塔》中都有相似的令人心碎的分别场面,并成为整部书的隐秘的中心。


这个奖让人想到哈斯(WillyHaas)。他是二十年代的《文学世界》的首创者,纳粹时代流亡了几年,为重建德国的精神生活做出了努力。他从没有把文学看做抽象的东西,远离生活的东西,超越生活或与生活并列的东西。对他来说文学是活生生的生活。他不喜欢过分讲究形式,或把文学作为工具,只为政治目的服务。哈斯从不把文学、作者以及读者分离。哈斯的好奇心没有止境,因此他对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区分也不感兴趣。他认为 娱乐和教益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一块牌子的两面。他还认为,恰恰是最难、最复杂的主题才需要花大力气把它变得明白易懂。我很想知道他要是今天还活着会怎么评价施林克在国际上的成功。几十年第一次有出自德国的书在全世界拥有读者。我想哈斯也会高兴的。因为人类关于生活的基本事物的独白需要所有能说出一些本质东西的声音。

汉娜和米夏的故事发生在德国,因为本世纪的德国历史满是闻所未闻、骇人听闻的有教益的实例小说讲述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


施林克的艺术或者说对技巧的放弃赋予作品的东西比政治教育意义要更持久。施林克描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它属于那种流芳百世的故事。人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读它,为了找出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姚仲珍译)

4.曹文轩 序言:

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与朋友大力推荐这本书,在我为他人开出的所有书单中,无一没有这本书的名字。我在许多场合,还解读了这本书。我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对此加以推崇,可能与我根深蒂固的文学观有关一一也就是说,这样一本书,正合我的阅读趣味与文学理念。有没有人将它看成是经典,我不在意,但在我这里,它就是经典一至少具有经典的品质。


5.欢迎你的到来,欢迎你的收听,感谢支持正版书。

声音50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