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http://www.ximalaya.com <![CDATA[科学史评话系列之地球的刻度]]> 海军,经度,经度局,航海钟,哈里斯 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平哥首个医学专栏上线啦,在喜马拉雅搜索“吴京平:通俗医学史”,抢先收听!



详细介绍地理经度的测定以及航海钟的发明历程。也展示了大航海时代,科技对航海技术的推动作用,以及不一样的各位大科学家的故事。其中不少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巨匠、牛顿、哈雷、欧拉、开普勒、卡西尼、惠更斯。他们都对于解决经度的测量问题或多或少的做出了贡献。当然还有那个主人公,伟大的钟表匠哈里斯。

]]>
false <![CDATA[欢迎大家购买我的新书《柔软的宇宙》]]> http://audio.xmcdn.com/group29/M06/D4/03/wKgJXVkjkA6iBP_xACzCekL_pDE038.m4a Tue, 23 May 2017 01:27:42 GMT 06:02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8697417 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我的新书《柔软的宇宙》已经全面上架,可以在各大网上书店和地面店买到了,比如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等。这本书是根据《宇宙大爆炸》系列音频为蓝本,扩充了不少内容写成的。主要讲述的是相对论的历史,以及相对论下的几个蛋,比如黑洞、虫洞、宇宙大爆炸之类的,主要是从科学史方面说的。这是我第一次出书,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买账,也不知道能卖出去多少。我知道科普类书籍是远远比不上心灵鸡汤之类的书籍流行,也比不上小鲜肉的书热门。我不知道在这个鸡汤横行的时代,在这个小鲜肉大IP热卖的时代,我们这种认真传播科学精神的人到底有没有市场。但我仍然愿意坚持我的理想,我一直认为,我国现在的理工科教育还停留在解题技巧上, 当门手艺活在教, 但洞悉事物表象后面的规律才是科学意义所在。我认为,在我们国家,缺少的不是技巧和技术,而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我愿意为传播科学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丝力量。

而我也很欣喜的看到,在这个平台上,我的节目有人听,有你们,热爱科学,愿意为科学付费,愿意获取最新的科学知识,愿意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我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具有科学精神的群体会持续扩大,我对此是很有信心的。至少,从你们,从听我节目的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这一点。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才敢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把科普作为我下一阶段的职业。我从来没想到我会靠爬格子吃饭,也没想到向公众传播与表述科技知识会成为我的职业。人到中年,我不得不面临一个转型。过去我曾经是个会写程序的美工,我在熟悉的工作领域内还是混得如鱼得水的。但是我现在显然已经脱离了我自己过去的舒适区了,人的成长都是要挑战自己的非舒适区的,我现在也面临这样的挑战,而且是在一个非舒适的年龄段,不可避免我会有职业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压力。科普是我认为应该做,也值得去做的事业。一项事业是没办法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去完成的。需要的是团队协作,当然也少不了经济收入的支撑。

靠提供内容服务来养活自己,是我下一阶段订立的第一个小目标。我当然希望这条路不要那么崎岖,那么坎坷。作为草根科普传播者,我们只是一个在门口大声赞叹喝彩的人,希望引来更多人看到大门里的风光无限。国外的科学界是非常重视科普的,但是我国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愿意为科学的传播添砖加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网络上很多科学类的主播也在都默默的这么做。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我也希望那些与我一样走上了职业化科普道路的人能走得顺畅,愿我们都能靠自己的理想和努力,清清白白的挣钱,靠知识和传播科学能够获得体面的生活,当然,这些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的新书,你会发现我的书和我的节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书里面干货更多,硬货更多,读起来绝对让你三观尽毁脑洞大开,书里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科学史评话,更会发现一个颠覆你常识的宇宙空间。

最后,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的音频节目。有广大听友和粉丝的支持,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我才可能去创作更优质的内容,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为了给我的听众们一个更好的纪念,我跟出版社争取了两个珍藏版,一个是亲笔签名,一个是附赠两枚我自己设计的藏书票,藏书票是带有编号的科学声音丛书系列。签名版是当当网独家专售,藏书票版是京东网独家专售。因为提前预售了一个星期,抢得比较快,据出版社说签名版和藏书票版都已经数量不多了,想要的得赶紧下手,慢了就没了!

最后我还是要再次感谢大家!有你们真好!谢谢啦!


]]>
1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1) 出大事儿了]]>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1/2C/FE/wKgDY1WJzCvidoFCANtNzWuXW_s397.m4a Sat, 09 Aug 2014 17:48:53 GMT 29:35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350085 英国肖威尔上将击败法国舰队,回航时连续12天大雾,发生了海难。他们原打算走布列塔尼半岛的顶端桑维岛西部 向北航行时候才发现他们在英国西南尖端的锡利群岛,战舰闯进了暗礁密布的地区,最后全军覆没……

]]>
2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2) 钱多,人傻,速来!]]> http://audio.xmcdn.com/group11/M06/25/6A/wKgDa1WBADvRYgfXANnJQbegyhw208.m4a Sat, 16 Aug 2014 21:41:10 GMT 29:23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415974 3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3) 造大钟的木匠]]>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B/3C/FC/wKgDZFWdvh2jlmm4AOjAW8m6Vso048.m4a Sun, 24 Aug 2014 18:13:39 GMT 31:24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487176 1693年 哈里森出生在约克郡,5个孩子里面和排行老大。他家并不是一个大家族,但是他家名字太混乱了。不动纸笔外人根本就记不清那么多的亨利、约翰、伊丽莎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的约翰.哈里森是一个又一个亨利.哈里森的儿子、孙子、兄弟或者叔伯,而他的妈妈、姐妹、两房妻子、他惟一的女儿和他的三个儿媳中的两个又都叫做伊丽莎白。
就是这么个普普通通人的木匠的孩子,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实用的航海钟。大科学家哈雷为之喝彩,海军的船长也为他证明,海钟极其精准。正当他可以名利双收的时候。他自己却并不满意……

]]>
4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4) 科学家的逆袭]]> http://audio.xmcdn.com/group13/M07/4B/D1/wKgDXlWvfI2TLrvzANTwUgWlqOE956.m4a Sun, 31 Aug 2014 21:43:37 GMT 28:44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541368 5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5) 大象关进冰箱]]>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4/36/28/wKgDZFWVcXnjFx-jAPcXL16H4kM853.m4a Sun, 07 Sep 2014 20:44:35 GMT 33:21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596166 哈氏4号海钟,体积和重量急剧缩小。让经度局的科学家和海军上将们大吃一惊。就好比把大象塞进了冰箱,打开门后拎出来个兔子一样神奇……大反派马斯基林也登场了,不过那时候还嫩呢,只是个跑腿的年轻人。

这次换了个电容话筒,音质果然有大幅度提升,比开会的话筒强多了。]]>
6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6) 死对头]]> http://audio.xmcdn.com/group10/M07/33/54/wKgDaVWTHazyM7ZCANjWpUfrN8M194.m4a Sun, 14 Sep 2014 18:36:42 GMT 29:17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681338 7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7)库克船长]]> http://audio.xmcdn.com/group8/M03/2D/C4/wKgDYFWKzbvwYoY7AQFDxvYBiFQ812.m4a Sun, 21 Sep 2014 17:34:58 GMT 34:42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761635 大名鼎鼎的库克船长要环球航行了,这也是哈氏4号海钟的一次绝好机会,但是没想到,去参加库克环球航行的却不是哈里森的4号海钟……]]> 8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8)伸冤]]>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8/39/D4/wKgDY1WaoP7DtIR2AOAa_9bldSk548.m4a Sun, 28 Sep 2014 21:21:02 GMT 30:16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835195 9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9)统治海洋]]>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7/20/6B/wKgDY1V7NyHRWmkdAOqLWWpIrt8430.m4a Sun, 05 Oct 2014 20:00:00 GMT 31:41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835317 10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10)最伟大的玩具]]> http://audio.xmcdn.com/group14/M09/3A/1D/wKgDZFWbDXOC1xBMAPg_2UoTU2U131.m4a Sun, 12 Oct 2014 21:13:13 GMT 33:29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3961466 1894年,整整120年前。也是一个甲午年大东沟海战爆发有关海战中“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以来传统的说法是被日本军舰发射的鱼雷击沉,但是“致远”沉没时与日舰的距离尚未进入鱼雷的有效射程。那年头鱼雷也不靠谱儿,刚发明不久。射程极短,甚至没法跑直线。发射出去弄不好转回来打到自己。

第二年1895年,就在李老爷子在日本下关春帆楼跟日本人软磨硬泡费口舌的时候,有一个小装置被装到了鱼雷上,鱼雷的性能因此大为提高。这个小装置居然是由一个玩具演变来的,那么到底是啥东西呢?有这么神奇的魔力……]]>
11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11)阳光行动]]> http://audio.xmcdn.com/group15/M0B/2C/10/wKgDZVWJEZmQAsTHAOnyqpZ4j6Y642.m4a Sun, 19 Oct 2014 20:00:48 GMT 31:34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4025373
台长早在两个月前就接到上级训令,要他们密切注意”鹦鹉螺号"的任何电信,一接到消息立刻转送国防部。于是这份“十万火急”的密电顷刻之间送到五角大楼,在海军部长、国防部长手里迅速传阅着。 不久,特急密电又送到白宫,由秘书将它放在肖时的美同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上。

-份军事电报为什么会引起军政要人的如此重视呢?]]>
12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12)太空计划]]> http://audio.xmcdn.com/group7/M05/35/BC/wKgDX1WU4O3hOy09ALjtKv4zBRA968.m4a Sun, 26 Oct 2014 19:20:33 GMT 24:57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4100248
另外两个教授是物理系的费班克(William Fairbank)和宇航系的坎农(Robert Cannon,佳能)。两个人都是今年刚刚加入斯坦福的,论资排辈的话基本在最尾,可以理解想排上面见希夫的日程比较困难。好在费班克知道希夫的午泳习惯,就拉着坎农在那天中午一起裸泳。

这个希夫呢,是理论物理学家,负责空想空谈,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一路的。事实上他近两年琢磨的就是广义相对论,具体的说就是希望用人工实验来验证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的效应都非常微弱,能够被仪器测量的效应往往需要动用质量极其巨大的物体,诸如太阳、黑洞、星系等等,所以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多数来自于天文观测,诸如水星进动、重力透镜、脉冲双星等等。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做实验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极少,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该用啥办法才能进行验证呢?这个就跟世界上最圆的球有关。

最圆的球]]>
13
<![CDATA[科学史评话_地球的刻度(13)大结局]]> http://audio.xmcdn.com/group13/M07/3B/86/wKgDXVWcSDiDgsUwANjDqi-80YU057.m4a Sun, 02 Nov 2014 18:20:28 GMT 29:17 https://www.ximalaya.com//10946830/sound/4175927 无独有偶,另一个美国政府部门,空军,也有类似的口号,“困难的事,我们马上就做!不可能的事,给点时间照样做!”(The difficult we do immediately. The impossible takes a little longer.) NASA和空军联合出资,于1963年开始出资支持太空陀螺实验。
NASA和空军愿意支持斯坦福的真正原因,还是在太空陀螺实验本身。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极其困难的实验背后,是一项项可以被更多民用、军用项目利用的尖端技术。例如,在太空长期保持1.8K超低温的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今后的远红外卫星、远红外望远镜,比如后来的红外线天文卫星(IRAS),史匹哲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等等。又例如,超高精度的定向技术,让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能够拍摄到史无前例深空天体。至于超高精度的陀螺、持续变轨等等能够给空军带来什么,就毋须多言了。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