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诗经》让咱们活得美!

1793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经过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删订成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一。《诗经》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很丰富。有王室祭祀祖先、神祇的乐歌;有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有反映农业生产规模和过程的乐歌;有政治思想性很强的诗歌;有反映人民疾苦和爱情生活的情歌……《诗经》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就是直接叙述事物;比,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喻的修辞方法;兴,就是借一种事物,来引起诗歌的开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尊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诵读《诗经》寻找最初的诗音诗心,感悟身心自在之道……………………

附:《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