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 一个真实的三毛

3562
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三毛的作品,立即被深深吸引。三毛的文字,清雅而淡然,娓娓讲述她的异域见闻,让每天过着沉重学习生活的我异常兴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个女子,竟可以有这样自由的生活!后来我大了一些,才发现,三毛的作品受到过很多业内人士的抨击,觉得虚构成分多一些,过于理想化,简直就是作者的美好幻觉,而最让我倍受打击的一个事实是,三毛最后的结局竟是自杀!一个为读者带来了那么多美好故事、积极生活理念的奇女子,竟用一条丝袜,狠心地结束了自己那么具有旺盛活力的生命!唏嘘之余,我追随着三毛的成长经历,以探求她真正的内心。三毛流浪的根源大概源自童年,她的生活非常动荡,生于四川,三岁长于南京,五岁又随父母落户于台北,也就是说,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至关重要的六年童年时光,三毛都是在不停辗转于地域差异相当大的各大城市而成长起来的,三毛又是家中的老二,是那个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比起老大和老小,三毛得到的关爱应该少了点,她会更加孤独,也会更爱幻想,靠自己幼稚的思想疗愈内心巨大的不安全感,没有一个思想成熟的人引导她消除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这些直接导致了她今后自闭人格的形成,也就有了后来休学的经历,因为有些心理问题,她自己无法排解。后来三毛通过远走异国逃避现实,用游学、流浪过生活,外人看来特立独行、浪漫至极,但我想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每个女孩子都渴望家庭的庇护,但三毛显然无法从家庭得到她渴望的爱和安全感,于是她只有不停地出逃流浪,并用浪漫、幽默、轻松、积极的文字掩饰她的窘迫和无奈!她的倔强和要强成就了她,使她成为了享誉华人文坛的文学巨匠;但也毁掉了她,人们只看到了她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功,却忽视了她内心的破碎和凌乱!琼瑶的家庭和动荡的童年经历类似于三毛,但琼瑶把自己的绝望付诸了行动,多次自杀未遂,看似凄惨,却引起了家庭的关注和重视,于是她得到了一些理解和帮助,有了一定的心理支持,琼瑶还通过文字发泄其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赚足了读者的眼泪,也宣泄了她的负面情绪,于是她活了下来!而三毛一直坚强地支撑着她那支离破碎的内心和身体,并掩饰着自己的不堪,尽量把阳光、美好的文字奉献给读者,并用水浒传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汉鼓励自己,让自己尽量不要那么敏感,在撒哈拉沙漠中粗糙地活着,好让黄沙掩埋她心底的忧伤。但三毛的心理创伤一直在那里,一触即发,一发便不可收拾,最终在她48岁那年,她终于自杀了。三毛相信人是有肉身和灵魂的区别的,哪怕肉身死去,灵魂依然在,盼着她的香魂能够得到安宁,下一世,找到她喜爱的活法,并好好地一直一直活下去。
声音4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