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公平战略

1557
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对印度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一直具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国,成为世界第三或者第四位的大国,与美国、苏联和中国相提并论。为了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来提升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就将科技和教育列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大国战略”的指导下,印度对教育发展一直高度重视。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处境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处于社会底层长期受压迫、受歧视的“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分别保留了15%和7.5%的高等院校入学名额,后来又为“其他落后阶级”保留27%的入学名额。根据这个政策,这些弱势群体在参加高校入学考试时,即使成绩很低,也会获得优先录取的机会。尽管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通常还要接受补习教育,许多人甚至由于跟不上学业进度而不得不退学,但是保留政策对维护印度的教育公平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近年来,印度政府对女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也大大加强了。
独立后的印度领导人试图使印度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和苏联的道路,即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优点兼收并蓄而避免两种制度的弊端,因而高举“民主”和“公正”的旗帜,在教育领域特别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优待。印度教育公平战略,是指印度把教育公平作为筹划和指导教育全局工作的方略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印度教育公平战略的几个重大措施及其实施成效的研究,包括为“落后阶级(在印度主要指的是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其他落后阶级)”提供的优待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为女性接受教育提供的优待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为家庭困难的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计划及其实施效果,等等。
声音3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