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三十课 李凤云

1.6万

本专辑为《古琴名家教材系列:古琴三十课》书籍的配套DVD


内容简介

  《古琴名家教材系列:古琴三十课》,是一个比较细化了的古琴教程。每一个指法通过解读、练习、应用,深入浅出,积少成多,每一节、每一课都是在奠定坚实的基础,都会有实在的收获……。通过这个教程的学习,作者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挑勾”后《静夜思》的欣喜,一起在“群书要录”中与古人对话,一起感受恬静之《良宵》,养心之《颐真》,抒怀之《平沙》。

  一路走来三十课,只求“解小惑”,不求“授业”,更不妄求“传道”。最后还是重复古人的话,与同学们共勉。学琴有四句:“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缓急,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作者简介

  李风云老师,现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



古琴起源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2]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7] 《礼记》记载“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4] 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3]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8-9]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10] 。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11] 。


声音14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