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秦宇读书

7622
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复杂的历史人物也给,历史人物的评价提供了不同的居于时代性需要的标准和参照,当何应钦成为历史而进入研究者的视线时,肯定或否定其历史,合理性或非合理性,指陈其历史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进行公允的评价,便成为可能与必要,正是这种时代的进步使作者对何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何应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功罪是非褒贬抑扬难一,但却无法掩盖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物,他是蒋介石统治大陆时期地位和影响仅次于蒋的军政首脑,居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首,因而也曾经是国共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一个政治符号,在蒋介石取得国民党党政军大权,坚并异己发动反共内战中,其作用是别的将领所望尘莫及的。蒋介石去台以后,他忠心耿耿为蒋氏父子维系一隅统治,鼓吹反攻复国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其反共之信仰,冥顽至极,这是我们从国共政治对立的角度所判定的何应钦,并非立体的真实的何应钦,亲如果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历史的真实与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中国的近代化为标准,以坚持一个中国,中国应该统一和有利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做参照,以炎黄子孙共同认可的传统道德为价值判断,则顽固坚持反共政治信仰的何应钦,便有了阶段性、方向性、客观性的亮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何应钦参加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在护法运动中支持孙中山,五四时期他创办了少年贵州会,推动新文化运动在贵州发展,他反对北洋军阀卖国,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功勋卓著,他担任国民政府经政部长近30年,对中国军制、兵制的近代化不无业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虽崇日、恐日有妥协谋和之举?但毕竟坚持抗战到底,特别是他主持中国战区受降大典,即使有历史误会的因素也必须承认它不仅代表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而是代表中国和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1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象征,去台湾以后。他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不无有益之建言献策,推动台湾地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交流倡导理由,矫正社会风气,从事公益慈善,都不应一概以反共事之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主张,中国统一也是坚持了今日改善两岸关系的原则基础,至于他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清廉简朴的生活作风和勤勉敬业循规蹈矩的工作态度,也不乏可学可尊敬之处,历史终究割不断也割裂不开,以包容的气度和实事求是的理性。摒弃历史的恩恩怨怨,着眼民族复兴的伟业来藏否历史人物,我们不仅能走进一个真实的何应钦,而且也能进一步走进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熊宗仁,1944年2月出生,贵州兴义人,贵州史学会会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贵州省史学会会长,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是贵州省多学科融会贯通的著名学者,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在中华民国时中共党史,贵州历史经济,方志学,文化旅游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在国民史研究中有重大影响和突破,被誉为国内外系统研究何应钦的第一人。
声音114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