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记-伤寒论

9.4万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距今约一千六百余年。这部外感热性病的巨著闪耀着祖国医学的光辉,经过千余年的实践考验,证实它确实是祖国医学的精华。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伤寒论》基本反映了外感病一般规律,所以它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药科学的杰出代表

《伤寒论》集汉代以前医药科学之大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继《素问•热论》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六经病辨证理论,以阐述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外感病,无论是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每种病都有它各自的特殊性,谓之个性;而各病之间又都有共同的东西,把各种外感病共同的因素和内容综合起来,就是它的共性。人类最初认识疾病总是由每种病证的个性开始,而六经病理论对外感病的认识,已经是由个性上升到共性来认识,所以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外感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对外感病证候的记载比较详细,是我国医药科学较完整的和最早的证候分类的科学记录。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证候分类,从成无已的《伤寒明理论》到当代名医任应秋的《伤寒论证治类诠》各有千秋,都作出了一定贡献。

《伤寒论》在治疗学和药剂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它主要表现在:(1)它是首先提出导法的古典医籍。导法改变了给药途径,这在我国医学治疗学上是一项创举。它不但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某些病人和某些疾病,而且通过栓剂或灌肠给药,使药物在大肠吸收较口服为快,且不经过肝脏,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导法和口服法相互采长补短,更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伤寒论》重视药物的炮制,它首先是把药物粉碎,便于煎煮和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对有毒药物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炮制使用,如附子有毒,在一般情况下,张仲景用炮附子于温经散寒。因附子经过炮制,毒性降低,但当急救回阳时,则用生附子。又如半夏仅“洗去涎”保存了它的有效成分。杏仁有宣肺镇咳作用,用时只去皮尖,但当在泻剂里用杏仁时,则“去皮尖,熬别作脂”,只取其油脂的滑润作用。这充分显示出仲景给药知识之丰富和技术之精湛。

(3)药物煎煮不是千篇一律。有的主药先煮,如葛根芩连汤先煮葛根,以使主药能够充分地溶解出来。又如麻黄去沫是有科学道理的,因麻黄含有植物蛋白,能引起心烦、呕吐反应,煎煮时溶解出的蛋白质呈凝析沫状浮于水面。又如药物煎煮后去滓,再煎,即浓缩之法,小柴胡汤、泻心汤类采取的这种煮法,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浓度。

(4)用酒和醋煎药,说明汉代已经用乙醇和酸作溶媒来提取不溶于水的药物有效成分,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苦酒汤等就是这样煎煮的。问题不在于现代是否还袭用其具体方法,而在于如何正确评价它在当时对科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千余年的实践证明《伤寒论》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自从《伤寒论》问世以后,注释者和研究者风其云涌,从成无已的一家之注,到近代吴考槃的百家注,有四百二十多中外医学家注疏它。近几十年,有关《伤寒论》研究报道文献约一千五六百篇,对古典医错注释研究者之多,远非一般古医籍所能比拟。为什么它能引起古今中外医药学象如此重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伤寒论》经过一千七百来年的大量临床考验,完全证实了它是祖国医药学的珍宝。谁也无法统计它究竟挽救了多少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但有一点可以完全肯定,它对中华民族的卫生保健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伤寒论》的实用价值表现在它的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辨证论治。《伤寒论》辨证的指导思想是张仲景运用哲学上所说的因果关系。中医在辨证中常说“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这两句话含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原因和结果的“因果性”,因果性是现象的普遍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形式之一。一切科学在研究现象时,都力求揭示出现象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原因,所谓知识首先就是关于原因的认识。


声音57评价3
专辑主播

827198.2万

简介:搬运传统文化, 传播圣贤智慧, 为往圣继绝学! 让幸福带回家! 感恩相遇,感恩关注! 大家好!我是龙一老师! 我是一位: 中医健康管理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全民幸福落地导师 鬼谷子文化传承人 河洛易学文化研究者 德道智慧文化创始人 全民功法健身养生发起人 一人一命一风水 一花一叶一世界! 在生活中,我是一位八零后,四个孩子的父亲,农村长大的孩子,一直在这个时代的低层坚辛的拼博着!曾经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步入社会后,靠自己努力前行,经历吃亏上当受骗,喜怒忧伤,酸甜苦辣走到现在,突然发现自己当初的赤子之心竞然没有被磨灭!尽己之力造福世人的梦依然还在,期待遇到同梦人携手共进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