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直子童话

1898

在安房直子的童话中,有大量对于色彩的描述,童话可以无边无际的去展开想象,连动物都可以拟人化,色彩也就不再拘泥于现实的合理性。但这种不拘泥,并非完全不合理,作者在文字上对色彩的运用,总是可以连接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那道界限,让读者身处其中,既拥有幻想的美妙,又感受到故事的现实意义。《下头一场雪的日子》里,兔子们反复颂唱着一首歌谣:“兔子的白,是春天的颜色,是艾蒿叶子反面的颜色。”这里写的“兔子的白是春天的颜色”,春天原本是生机勃发的,充满鲜艳色彩的季节,怎么会是白色的?继续读下去,原来是女孩和着兔子的歌声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明明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却好似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小鸟的声音。心情改变了,变成了明朗的春天的颜色。在这里,“白色”便成了春天的颜色。这种与现实不符的色彩描述,延展到故事中,似乎也充满了童话特有的“合理性”。又例如《手绢上的花田》中,关于色彩的表达就更为有趣。“小人国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飘着碎碎的白云。可是,这是真正的天空吗?说不定现在正有人从上面俯瞰着这片土地。也许说不定,那人穿着深蓝色碎白点的和服……”这里对蓝天和白云的形容再平常不过,却在后半段有了转折,担心起也许眼前的蓝天白云并非真正的蓝天白云,而是有人穿着深蓝色碎白点的衣服在监视着呢。这里透露出对颜色的恐惧,把蓝天白云拟化成了一个监视者的形象。联系后面的故事内容就能明白,原来是背弃承诺做了错事受到惩罚的夫妇两人来到小人国无法再回到现实世界的心情。蓝天和白云的色彩,在这里起到了对于心理的一个影射,色彩在童话中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也令故事延伸出更多可能的内容和层次。

声音47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