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玉蜻蜓(苏似荫金家书54回施藏本)

4.5万

今评弹玉蜻蜓改编自清陈遇乾著小说《芙蓉洞》。 小说脉络如下:

明姑苏南濠有秀才金贵升,幼丧父母,赖老仆王定抚养成人。贵升家富而好游,与北濠兵科府沈君卿交好。贵升十五岁,娶张吏部女秀瑛为妻。秀瑛劝其勤读,贵升不从,夫妇常反目。某日,贵升出游半塘,遇法华庵主普然。次日,独往探庵,为普燃所留,不返。书童文宣寻主不见,因不堪主母秀瑛责打,得王定资助逃往他乡。 张吏部闻女婿失踪,接归秀瑛,百般劝慰。及晚,秀瑛气而酒醉辞归,路经北濠沈兵科府前巷门,时巷门已闭,看巷人不放通行,且出言不逊。秀瑛怒,命人打开巷门,大闹沈府。沈兵科请张吏部前来解围,其事始寝。

普燃三徒智贞,俗姓王,自幼因丧父母而出家,对贵升初拒后从,因而怀孕。贵升纵欲无度,患病不起。临终,嘱智贞生子后,以妻制汗衫并祖传玉蜻蜓为信,送往南濠金家。 时北濠君卿奉父命理家,其兄君贤、君德妒之,骗其前往襄阳寻贵升,以灌铅银托买珠宝,欲陷之于罪。君卿船经二龙山,遇大王吕东湖。东湖号“金钩吕胡”,昔年曾得君卿助,因留君卿在山,结为弟兄。吕妻慕君卿少年英俊,乘吕外出,欲与私通,君卿拒之。一日,君卿独游后山,发现芙蓉洞藏银,有财童看守,盖天帝因君卿见色不乱以赐之。君卿乃以其妻所赠凤钗付与财童,嘱其代运藏银至己家后园,置钗于旁为记。 君卿书童沈方于后园拾得财童携来之凤钗,为君德妻蒋氏所见,向公婆诬告君卿妻罗氏与沈方私通,欲处死二人,幸秀瑛曾与罗氏结义,因从婢芳兰计,接罗氏母子至家。沈方得君贤妻陈氏放逃,流落常州为更夫。后君卿中试,为浙江巡按,道经常州,遇沈方,乃携之回家,并自后园掘出藏银,接回妻儿,并辨明妻冤。

智贞在庵生一子,托佛婆连夜送往金家。佛婆途遇行人,弃儿而逃。儿为卖豆腐之朱小几拾去为子。后小几遭火成疯。此子为其妻卖与知府徐尚珍。尚珍名景,夫妇年老无子,即以为子,取名元宰。及任满,即携元宰归青州家乡。

文宣流落至京,得兵部王尚书收留,习武立功,授金山卫参将,得假来见旧主。芳兰本与其有婚约,王定受主母命,使二人成婚。

徐尚珍再任苏州知府,因开仓救荒,亏空库银,向金家借贷。秀瑛见元宰貌似丈夫,认为义子。君卿子上达,亦为秀瑛螟蛉。后元宰与上达同往南京赴考,元宰中解元,上达经魁。 先是秀瑛曾在法华庵借设道场,得与智贞相识,两人结为金兰。

秀瑛于端午观龙舟,见朱小几妹三姐所携扇坠为玉蜻蜓,问明来历,又得血诗汗衫,乃俟元宰至,命详参衫上血诗。元宰细详血诗,知与己出生有关,独往法华庵查访。适智贞在云房对贵升像哀叹,为元宰撞见,问出来历,母子相认。秀瑛则因元宰苦求,允接智贞回家同住。徐尚珍夫妇闻元宰归宗,大恸。后元宰娶君卿女为室,生子分继金、张、徐三姓之后。元宰后官至三公,二母均受封赠。




声音54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