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9岁童声诵读)大学、中庸、孝经、朱子治家

2813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明确孔子儒学在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文化应包括不同的层级,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思想文化。孔子思想或儒家学说是深层的思想文化,深深蕴含着传统中国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起着影响与支配作用。

中国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的初创时期;二是秦汉以来至近代以前“帝制中国时代”的“儒学发展阶段”,这是儒学与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结合的时期;三是近代以来,尤其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的“儒学反思阶段”(或称“儒学反省阶段”),人们对儒学价值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就在这个阶段。

把孔子学说的影响或儒学发展这样区分,有助于认识的提高与理解的深化。作为思想文化,孔子儒学影响之大罕有匹敌,后人对其价值认识分歧之大同样无与伦比。对孔子,有人尊崇、膜拜,有人谩骂、揶揄,正像乔羽先生《孔子赞歌》中所说,有人把他“捧上九天”,有人把他“打翻在地”。自孔子至今,虽然人们对他的关注从没停止,而对他思想的分歧也从未中断,这形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

先秦儒学是在继承上古三代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孔子之教就是“成德之教”,在儒学创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子思、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他们特别强调“正名”,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汉代以后,儒学则有所不同,为适应专制政治制度的需要,逐渐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儒学慢慢蜕变,呈现出为后世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这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声音8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