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卢京潮

2870

1~2.绪论
3~7.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时域数学模型+拉氏变换(上)
4.拉氏变换(下)+传递函数
5.常用元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
6.结构图
7.Mason增益公式
8~12.时域分析与校正
8.一阶系统+二阶(上)
9.二阶系统动态性能(中)
10.二阶(下)+Routh判据
11.稳态误差
12.动态误差+校正
13~16.根轨迹法
13.基本概念+绘制法则(上)
14.根轨迹绘制法则(下)
15.广义根轨迹
16.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17~28.频域分析与校正
17.基本概念+Nyquist图(上)
18.Nyquist图(下)
19.Bode图(上)
20.Bode图(下)
21.Nyquist判据(上)
22.Nyquist判据(下)+稳定裕度
23.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性能
24.Nichols曲线+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性能
25.串联超前校正
26.串联迟后校正
27.串联迟后-超前校正+PID校正
28.校正总结
29~34.离散系统分析与校正
29.信号采样与保持
30.z变换
31.离散系统数学模型
32.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
33.稳态误差计算+动态性能分析
34.离散系统校正
35~38.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35.概述+相平面法(上)
36.相平面法(下)
37.描述函数法(上)
38.描述函数法(下)+改善非线性系统性能措施
39~40.总复习

声音8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