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说西游 | 漫天神佛 处世之道 | 揭秘西游记的人生智慧

30.5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30 喜点/集

《西游记》写的虽然是神仙妖怪的故事,但有些细节非常接地气,充满生活智慧。

有一回,观音菩萨的金鱼变成的灵感大王施法让通天河结了冰,为了看冰厚不厚,猪八戒先用钉耙戳了下。确认冰足够厚,孙悟空正要从冰上走过去时,猪八戒提了个建议:“把金箍棒横过来托着,这样即使脚下的冰破了,也不至于整个人掉下去,有根棍子打横,也便于保持平衡。马蹄子也要裹上稻草,不容易打滑。”这让孙悟空十分佩服:“没想到你倒是擅长走冰的!”

猪八戒是天蓬元帅下凡,当年在天河掌管八万水军。或许天河也会结冰吧,这番生活经验让猪八戒显得有了智慧的光芒。

孙悟空的生活经验也很令人叹服。一次,他跟精细鬼、伶俐虫做买卖时,并不用武力抢夺,而是等对方自愿并主动交换——用大个的能“装天”的葫芦骗走能装人的葫芦。

隐雾山上,花皮豹子精南山大王逮住唐僧,孙悟空上门叫骂时,妖怪们谎称唐僧已经被吃掉了。孙悟空不相信,表示要看证据,小妖没办法,扔了个染色的柳树根,谎称是唐僧的脑袋。孙悟空一下识破,因为人头落地的声音不是这样的——若是真人头,扑搭不响;假人头则像梆子声。看到此处,不由心头一震,大圣不愧火眼金睛,掌握的知识足够多,才能有一双看穿世事的慧眼。

在灭法国那一回,灭法国国王发誓要杀掉一万个和尚,唐僧师徒到的时候,国王已经杀了9996个无名和尚。师徒四人听说后,为保险起见,化装成贩马的商人,由孙悟空出面张罗住店的事情。其中,孙悟空跟老板娘赵寡妇打交道时对市井“黑话”的运用让人叹为观止。

赵寡妇让人抬轿子去院中请小娘儿陪他们几个商人,孙悟空自然拒绝了,理由是后面还有别的兄弟:“早是说哩,快不要去请。一则斋戒日期,二则兄弟们未到。索性明日进来,一家请个表子,在府上耍耍时,待卖了马起身。”寡妇道:“好人,好人!又不失了和气,又养了精神。”

想来孙悟空当年游历四方时学了不少人情世故,这番与店家打交道时随机应变的本领,不逊于《水浒传》里的燕青去求见李师师,或者《金瓶梅》里巧舌如簧的应伯爵。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女儿国时,唐僧喝了落胎泉的水,孙悟空还嘱咐说:“师父啊,切莫出风地里去。怕人子,一时冒了风,弄做个产后之疾。”一个猴子居然知道产妇月子里怕见风,孙悟空懂得还真多。

不过,他也有不通人情世故的时候,听说红孩儿是五百年前结拜大哥牛魔王的儿子,便觉得人家一定会给他这个面子,把唐僧放了。倒是在天庭做过公务员的沙僧一语道破:“几百年不走动了,是亲也不亲了。”事实证明,别说牛魔王的儿子,就是牛魔王本人也不见得给他面子。

相比之下,唐僧更不通人情世故,说起话来十分“毒舌”。一次,悟空问:“师父,这寺里谁进去借宿?”唐僧回答:“我进去。你们的嘴脸丑陋,言语粗疏,性刚气傲,倘或冲撞了本处僧人,不容借宿,反为不美。”

你去就你去吧,还从颜值、情商、性格全方位怼了徒弟三个,何必呢?所以孙悟空只能回一句:“既如此,请师父进去,不必多言。”

如果《西游记》只是一个打怪升级的神话故事,绝对不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正因为它是以求佛为名,写人的自我修行和磨砺,所以,细读《西游记》不难发现,处处是现实中的学问和智慧。



声音163评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