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洛波维奇《老罗在莫斯科》

1266

这套合辑收录了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1950-1962年在莫斯科的演奏录音,合作的音乐家包括:钢琴大师李赫特、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都是当代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曲目包括: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的大提琴奏鸣曲;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舒曼、肖斯塔科维奇、圣-桑的大提琴协奏曲;肖邦、维拉-罗伯兹、法雅、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大提琴改编曲等。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是“最崇高的、‘残存的’音乐文化和人文文化一片真正的保护区,那是一种伦理上包罗万象的文化,它奇迹般地在莫斯科——苏联首都存留下来,在战争、革命、镇压和思想专政的血腥年代里幸免于难”。那时俄国深厚的音乐传统和苏联优厚的国家待遇完美结合在一起,音乐学院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上有米亚斯科夫斯基、谢巴林、肖斯塔科维奇、涅高兹、奥伯林、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大师任教,下有李赫特、罗斯特洛波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鲍里斯·柴科夫斯基、埃什帕伊、巴赫姆托娃等一大批天才学生,他们奠定了苏联音乐此后的鼎盛。


罗斯特洛波维奇在音乐学院里如鱼得水,不仅学大提琴游刃有余,还在肖斯塔科维奇班上学作曲。据说他从二年级直接跳到五年级,1946年毕业时名字被刻在金榜上,此后边进修边演出,1949年、1950年分别在布达佩斯和布拉格的大提琴比赛上与另一位较早出道的大提琴天才沙夫兰并列获得一等奖。但此后罗斯特洛波维奇的魅力让沙夫兰望尘莫及。


20世纪以前古典音乐中的大提琴一直在钢琴和小提琴的光环下,只有巴赫、海顿、舒曼、圣-桑、德沃夏克等人为数不多的大提琴作品,俄国也只有鲁宾斯坦、柴科夫斯基等人屈指可数的几部。到了20世纪,钢琴和小提琴传统的创作空间渐趋饱和,在原生音乐素材丰富、古典音乐功底深厚的苏联,大提琴音乐酝酿着一次质的飞跃。30年代普罗科菲耶夫就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1944年米亚斯科夫斯基为克努舍维茨基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早在1946年作为父亲老友的格里埃尔就把自己的大提琴协奏曲题献给不到20岁的罗斯特洛波维奇,不久米亚斯科夫斯基也为他写了激动人心的《第二大提琴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在音乐学院一次考试中听到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这部奏鸣曲后,直至去世相继为他谱写了大提琴奏鸣曲、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小协奏曲》。而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都是格里埃尔早期的得意门生。


罗斯特洛波维奇是在苏联音乐鼎盛时期的大师堆中从一个早年歇顶的天才毛孩子成长为大师的。日后回忆起那辉煌的岁月罗斯特洛波维奇不禁有种宗教般虔诚的感恩。对普罗科菲耶夫:“他保全了我的艺术品位,又往我的心灵里注入了自己的一抹阳光,这一抹阳光足够我很久的给养。”对肖斯塔科维奇:“我们当初和德米特里一起演奏,一起吃饭,一起开玩笑,没感觉有什么特殊。可如果现在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就像以前一样叫我去一起演奏,我肯定一步都动不了,当场给他跪下。因为只有在他去世了整整二十五年之后,我才意识到他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就和贝多芬、莫扎特一样伟大。”

声音35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