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1889

《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杂华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也是华严宗的主要立教依据。该经强调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主张一切法界均是由一心所现,广大而无边。经文中,佛陀讲述了如何从凡夫到成佛的果位,需要圆满哪些行愿,并描述了善财童子南游参学修行,入普贤三昧,证入毗卢性海的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佛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经中之王,王中之王”。它原本出于印度,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在唐代,由清凉国师等人大力弘扬,形成了华严宗这一重要的佛教宗派。

经文的名称“大方广佛华严”有着深刻的含义。其中,“大”代表包含之义,“方”代表轨范之义,“广”代表周遍之义,而“佛”即指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则是指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因此,《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传达的,是关于宇宙万法、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指导。

该经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教导人们如何修行、如何成就佛道,以及如何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同时,它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音6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