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写礼记的人真是暖男

2023-06-22 20:17:3821:13 2050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礼记
声音简介

读过《礼记》的人心中会多了一块柔软的地方,他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所以张讲师说写《礼记》的人,真是内心非常的温暖柔和了。套用现在的话, 写礼记的人真是暖男。文章里说到殷朝的礼是在棺木下葬复土时去慰问孝子,但是周朝的礼是在下葬回家后慰问孝子,一起来听听为什么孔夫子觉得周朝的慰问丧家之礼更好呢?

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


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

这个“弁”就是帽子,古代叫做冕,那所有的帽子,通称都可以叫做弁,不过弁通常以这个皮来做的话,就叫做皮弁,鹿皮来做的话就是皮弁,那它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材质。“弁绖葛而葬”,这个绖,就是束带,束在头发上的,别在衣服上的。那么到葬的那一天,要出葬的那一天,那么就把原来的麻变成葛,那就是比较细一点了,因为要葬之后就转为吉,以后的祭祀都叫吉祭,就不是凶祭。那么头发,头上还带一个弁葛,这个弁就是平常吉时的时候,或者是那种当官当小官的人也都有一个这种帽子,为什么丧事却带着这个吉服呢?这其实是吉服,然后把麻也变成这个葛。

“与神交之道也”,这个是跟神明交接的道理,为什么?跟神明交接不可以用纯凶的这种装饰的,如果说你葬的那一天,你着的是麻,麻的冠,所有的一切都是麻,衣服都是麻,鞋子都是麻,这个就是纯凶,纯凶反而对神明不敬。那你里面要有一些对神明的敬的道要存在着,所以就变了这个衣服,把头的上面的帽子,直接用吉,平常吉时所带的吉帽带上去,然后加一点点绖,这个绖就一小块。

“有敬心焉”,这表示对山川神明的敬,也表示对亡灵的敬,因为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把亡灵视为神明来侍奉的,所以“弁绖葛而葬”,意思就是虽然是丧事,但也要有一点点表示出盛服而葬的意思了。


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

这个帽子形式上有点不同,周人叫做弁,殷人叫做冔。形式上到底哪里不同?我们现在因为时日久远也没看到这个东西,不过它名称不同,代表它的这个形式也不同的。夏朝都叫做收,所以周弁、殷冔、夏收,所以这三代都是带着籍贯,其实这三个字弁也好、冔也好、收也好,都是祭祀的时候戴的官帽,所以是吉,是吉帽,以吉祭来看待的。

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

“歠主人”,这个“歠就是喝的意思了,喝饮料也叫做歠,那么喝什么?就是喝一点粥。主人是什么?主人就是过世的人的儿子,叫做孝子,那么主妇就是指主人的太太。室老,室老就是这个里面的家臣的长者,叫做室老。好各位,这个是指的是什么?是大夫层级以上的人,就这些大官家里不是都有一些家臣吗?对不对?大夫过世到两三天。那么这个时候的主人呢、主妇啊、室老啊,就得要勉强他喝一点粥。

“为其病也”,因为,已经经过这么多天,他们这几天不饮不食的,他非常哀伤,恐怕再拖下来的话,还不吃还不喝的话就要生病,为什么?因为你就想说,啊!以前的人过世,还要规定我们三天不吃不喝?不是规定。各位,现在的人跟以前不一样,以前至亲的人父母过世,肯定心里难过得吃不下,你叫他自己去动个厨房去生个火去煮东西,他都懒得去!他没那个心情,讲白点就是没那个心情了。那可是再这样下去,再多几天的话,会生病会病死人的。各位,古代常常也有这样病死人的,所以“君命食之也”。所以国君吊丧的时候,他就要以尊者的身份出现,说来你们这些人你是做孝子,你的身体不可以搞坏,你是主妇、你是室老,你们都不可以把身体搞坏。你们今天我命令你必须要进食,所以叫做“君命食之也”。为什么?因为这个至亲的人过世,哀痛至极是人之常情,哀痛至极吃不下饭,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当你吃不下饭,到毁形灭性的时候,这个叫做过度。所以就有这样的礼,如果主人看到说,说这个孝子还有他的家人的主要的人,各位,为什么只讲到他是主要的人?主人跟主妇跟室老都是主要的人,这家里人很多,主要的人,君一定要先看到,为什么?因为这三个人只要顾好,他们会顾别的人,这三个人如果自己不顾好,那别的人更糟糕,所以,君到他们家里面之后除了吊丧,这是第一要务,第二要务就要眼睛就要睁开看,你不论是第二天也好,你不论第三天也好,眼睛就要看,问问旁边的人,他们吃了没,他们喝了没,如果没有,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比如说这个主人已经有年纪了,或者是说这个室老年纪很大,他已经一天一夜已经没吃了,那这个君去吊丧的时候,要不要很关心这个事?真的要很关心。那你表示说平常家臣去劝他吃,他是不吃的,这个时候你就要拿出君的分位。君,因为很尊贵,对不对?他凶起来他命令他还不敢不听吗?对不对?老是命令他说,来,你们三个过来,现在开始给我吃,来,你们去准备东西,好,叫隔壁的人去煮碗粥之后来拿过来盯着他,叫他吃下去,他就不敢不吃。这个就是用这个礼记这样子写,不是规定,是提醒你人情上,我们常常一哀伤那种过度的情况,大家都手忙脚乱,不知道做什么事,所以读过礼记你就会各位你有没有发现,读过《礼记》的人心中多了一块柔软的地方,他会去想到别人,他会去设想他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他们的困难如何,他现在需要弥补的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有从这段你可以看得到,写《礼记》的人,真是内心非常的温暖柔和了,我们现在不是有一句话叫什么暖男吗?写《礼记》的人真是暖男。


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

“反哭升堂”现在是在讲说葬了之后,葬了之后,从山头回来,孝子回去,回到家里要升堂,升堂那个“堂”是什么的?他的父亲,他过世的父亲,生前在治世的地方,在喝茶的地方,在会宾客的地方,在办理公务的地方,所以孝子回去要在哪里哭?回到堂上,为什么?因为这个是“反诸其所作也”,那个“其“就是过世的亲人,就是回到过世的亲人生前平常生活办公的地方去凭吊他。因为生平他都坐在这个地方,所以你要到这个地方。


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

那主妇呢,从山头回来,她不是升堂,为什么?因为主妇平常侍奉不是在堂上,而是要进入他的内寝里面去哭泣。因为我们端茶端水的都是在长者休息的地方,所以主妇就会在这个地方来凭吊他。

“反诸其所养也”,是回到过世的人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们所奉养他的地方,安养他的地方,来凭吊他,对男女是有所不同的,为什么?这也表示说要谈那些国家治国方略等等的大事的时候,然后这个场面都是假定他是或大夫这个层面,那你平常跟你的长者在谈论大事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就在那个地方来凭吊他,你平常你是奉养他的人,在什么地方奉养他,你就回到那个地方去供养他,去追思他。


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

“反哭之吊也”,在孝子下葬后,然后孝子从山头回来了,回家他就会哭泣,不是规定,是他真的会哭泣。“哀之至也”,这是为什么,各位?我想你经过这个场面没?我想人,如果像我这个年纪已经50多岁,也生离死别也看过很多场了,对不对?那也曾经真正的送亲人上了山头,那么真正回来的时候,灵柩就已经不在了,而且近亲人却在山上,跟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埋在土里,那种失落之心,哀痛真是无以表达了。那种哀痛,甚至于跟刚过世的时候的那种哀痛慌张,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从山头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家属一回到家,一触及到那个亲人在世的时候,走过的地方等等都不由自主会流泪,所以吊丧的人,慰问的人不是只送上山头,送上山头之后回去,因为是孝子家人最哀伤的时刻,所以他会去慰问,所以这边有说“反哭之吊也”。孝子回家之后,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大家要来慰问的时候,为什么?

“哀之至也”,这时候才是孝子最失落最哀痛,最无依无靠的时候了,以前都有依有靠,他过世的时候,虽然无依无靠,但是那个尸体还在,灵柩还在,有什么事都到前面,还是跟他讲讲,而且就在你身旁,你感觉还有所依靠。真正上了山头,尤其是那个下葬要放到土里的一霎那,这真是悲从中来的。所以,那最哀伤是回去好像什么都没了。


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反而亡焉”,像是一回家,感觉他相依为命的亲人真的都没有了。而且被我们遗忘在深山里面,那种失落。

“失之矣”,对情感上的联系顿时消失了,那种无所依托的那种失落,“于是为甚”,是亲人过世的过程这个里面,没有比这个时候安葬完回家的那一个时刻,更让孝子失落跟伤心的事情,因为这样,所以“反哭之吊也”,所以在周朝的制度里面,孝子回来我们就料定他一定是哭的了。那他哭,所以需要慰问,所以这个吊,吊就是慰问,吊丧,所以慰问呢,要在什么时候?要发生在最迫切的时候,所以人刚过世,要去慰问。那人出殡的时候要去帮忙,出殡回来要去慰问,这是这个道理从这里来的。


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

那么孔子现在就在说这两种制度了,“殷既封而吊”,殷朝的人,殷朝的礼制就是,棺木下到这个坑里面的时候,然后开始覆土,那时候大家就会去慰问孝子,为什么?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一个孝子最不忍心看的场景就是你的亲人在棺木里面,而且现在正在盖土。那个情况真是心都快碎掉了,所以呢,那个时候慰问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在这个时候发生,然后并且请这个孝子就开始离开了,就是这个孝子,一般这孝子很少说在那边看,看到说整个把他覆好,没有,为什么?因为不能看,第一铲土他就不能看的了,所以那个时候慰问他,然后扶持他回家。因为回家还有很多事要办,因为要安神祭等等,大家回去他还会先哭一下叫反哭,对不对?那是自然的,不是规定的。

“周反哭而吊”,至于周朝的人是在孝子回家的时候,它自然会哭泣,那个时候呢,去慰问去安慰他,所以这是两种不同。殷朝的人在灵柩入框的时候,开始覆土的时候,就会慰问孝子。周朝的人,那个时候不慰问,那哭就哭了嘛,然后因为他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不是最哀伤的时候,真正最哀伤是什么都没有,非常失落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呢?回家的时候,灵柩没有跟着回来对不对?亲人虽然过世,尸骸也好,灵柩也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旁,送上山头,我们也在他身旁,对不对?送上山头回来的时候非常失落,这好像失去个什么?这个亲人竟然埋没在荒山野土里面,那种失落感,所以周人更细腻,他是反哭而吊。


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

所以这个已,已就是太过了。论语里面说,孔子不为已圣仁,不做太过分的事情,那个已就是太过了。悫是什么呢?是简朴,或者简略质朴,也叫做悫,简朴、简略、善良都叫做悫,那这边指的是什么?简略。说殷人在墓地直接慰问,慰问完当然就离开了。他说这个,孔子认为这个做法太简略,为什么?因为最哀伤的不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哀伤真的哀伤,但是最哀伤不是这个时刻。最需要安慰的,这个反而其次。

“吾从周”,孔子说我赞同周礼的做法,周礼是怎么做法?就是送上山头,一直陪着孝子回到家,回到家让孝子升堂,他去缅怀,对不对?他去缅怀的时候,他会真正的哀伤,这个时候哀伤是真正需要安慰的时候,所以各位你看这一段,这是我们以前对古礼呀有很多误会。礼,孔子说“吾从周”,周也是从殷朝改来的,你不是不能改,是要越改越符合人善良的本性,跟自然的七情的发散,对不对?这是可以改。好,也就是说每个礼节,它的设计,它的改变都是有原因的,大多数我们要让他越改越好,所以改。那后世的人要因为世界就慢慢的复杂了,对亲情也越来越单薄了。所以就觉得过去的很多礼数复杂麻烦,更重要的是没有读过《礼记》,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那种为人设想的心,甚至亲人今天过世,明天就开始打电动,这也很多,当然你就觉得什么都麻烦,那是因为我们那种淳朴善良纯真的心已经丧失了。所以过去的礼记的设计,不是为了制礼而设礼,是为了要顺乎我们的人情。所以来设这些礼,为了要让我们的人情的发散,不至于毁形灭性,所以来设这些礼制的一些规定。


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

说安葬的时候都葬在北方,葬在北郊,就是你现在住的地方的北郊。北首就是头也会向着北方。

“三代之达礼也”,也说这个是夏商周以来通行的一些做法。为什么这么做?之幽之故也,之幽就是说通往幽冥的道路了。北方是幽暗的地方,各位为什么北方幽暗,那是对南方来说的,因为太阳因为有赤道的关系,赤道偏了23.5度,所以呢,我们的太阳到正中午的时候不是真正在我们头上,各位要记得。在我们北半球的人来说,这个太阳正中午12点的时候,是在我们头顶上偏23.5度的地方,往南偏23.5度,所以南方就为光明之方,北方就为幽暗之方,是这样子来的。

“之幽之故也”,因为过世的亲人啊,是要我们要祝福他现在要通往幽冥的地方,那个才是他的归宿。所以葬在北方,额头又向着北方,你看这也都是为鬼神设想。好,各位,你要侍奉鬼,就要知道鬼需要什么,鬼的性是什么,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了,因为他正在通往幽冥,所以我们安排一条有通往幽冥的路。


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

那么“既封”就是棺木下棺,下到墓穴里面之后,主人赠,主人就以币帛,最后的一个礼物啊要送给他的过世的亲人,然后把它放在这个墓坑里面,它一放进去,通常的话就是放在墓棺木的上方,之后覆土的人就一直覆上去了。

“而祝宿虞尸”,这个“宿”啊就是礼宾的意思了,那祝就是办理这些丧事礼节的人,古代的巫祝,巫祝这两个字都合着在用,那个祝差不多类似,差不多现在的法师或者礼仪师等等差不多这个意味。那么安葬,把这个棺木放到墓坑之后,孝子回头就要回家了。那么回去先到住所去安排虞祭的事务,还有要派定一些待会虞祭,要作祀的人,那个祀就是代表神明的人,因为从葬完了之后就已经慢慢趋于吉祭了,要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还有主持这些祭祀的人等等,司仪等等,这些要安排。所以这个虞祭,“虞”就是安葬完当日那天回到这个家里,要安神的祭祀的礼就叫做虞祭,所以主人这个时候都要先回到住所去安排,等一下所有安葬完的人回来之后要开始虞祭的一些事宜。


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

然后主人就回去了,登堂而哭泣,对不对?所以刚刚就升堂而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然后主人就跟着那个巫祝、那个司仪去一起去视察,待会要虞祭的时候,这些牲品、贡品是不是就绪?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那另外一个负责的人就留在墓地这个地方,然后准备一些这个祭品,宴席放在墓的左边,因为覆土已经覆好了,这等于这是两个不同的事情一起在进行的。主人就是回家了,那么开始要视察虞祭的事情,安神祭的事情,另外有一个负责的人在墓地把土覆好之后,就设了一个祭品在墓的左边。

反,日中而虞。

“反,日中而虞”,然后等墓那边弄完了之后再有一个祭祀,祭完了之后负责事情的人就回来,回来到中午,正中午就开始安神祭。好,各位我们都知道说如果按照这个程序来看的话,出殡的时候应该是很早的时候了,早上一大早,大概是辰时左右,一大早就上山头。然后放到墓坑里,孝子跟主事的人就回来准备虞祭了,其他的人还有的人留在那边,还有的人就跟着回来,然后那边土覆完之后要举行一个祭拜,祭拜完回来刚好这边虞祭也准备完了,到正中午的时候就要举行虞祭安神祭。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6699805

檀弓下第四(8) 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 有敬心焉。 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 歠主人、主妇、室老, 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 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 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 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 反而亡焉, 失之矣,于是为甚。 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 孔子曰: 殷已悫,吾从周。 葬于北方北首, 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 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 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 反,日中而虞。

1881725lzbg

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   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

猜你喜欢
禮記鄭注礼记郑康成注

禮記鄭注網上課程:北京時間每週六晚七點講朱子家禮,週五晚七點講禮記。請加入qq群:370494014(朱子家禮研習會)其餘時間可就家禮或經學問題提問或討論。...

by:明朝經學研習會

礼记

出于个人兴趣,朗读《礼记》。版本为沈阳出版社的《四书五经》全注全译豪华卷

by:听友499356573

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

by:故磊溪边

礼记

国学经典精粹

by:刘欢A

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

by:傅应晚

礼记

礼记原文读诵

by:蔚蓝天宫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

by:卢妍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