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天王东野圭吾7大代表作:从本格推理到圣恶女


在当今日本推理作家中,畅销天王东野圭吾无疑是我们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作家。他的《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放学后》等作品,本本畅销,刮起了一阵持续多年的“东野旋风”。东野的推理小说,除了精巧的诡计,还有融合了奇幻、爱情等情节的凄美故事。其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他的小说得以风靡多年的关键元素。


然而“畅销天王”东野圭吾并不是从出道伊始就叱咤文坛的作家,他曾经历过十年的作品“滞销生涯”,也经历过门可罗雀的签售会,还有和出版社“相爱相杀”的经历。下面就为你揭秘东野圭吾的奇妙作家生涯。


    东野圭吾1958年2月4日生于大阪府大阪市生野区。1985年,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一举摘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大奖。


    《放学后》是一部校园题材的推理小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本格推理,即推理元素要远远大于小说元素。小说描写了一个运动社团里连续发生的两桩杀人事件,其中包括了密室杀人等经典本格元素。出道伊始的东野把自己定位成了彻头彻尾的本格推理作家,“推理”在他的心中高于一切,其他不值一提。


        此后东野圭吾却遇到的十年困难时期,相比于其他作家,东野圭吾在制造诡计、逻辑推导、案件叙述、传统侦探塑造等等方面,并没有什么特色和高明之处。以岛田庄司、绫辻行人、京极夏彦、西泽保彦为代表的新本格作家,动辄就可以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惊天诡计;相对而言,东野作品里的“推理”元素就显得太过平庸。


        有一个出版社为了提高销量,为他组织了一场签售会。东野圭吾和出版社的编辑坐在桌子后面,眼前满满都是他的新书。从早上会场开门,一直到下午临近关门,竟然没有一个人过来买书并找东野签名——是的,一个人都没有,连路人甲都没有!可以想见,东野圭吾和编辑的尴尬简直无可附加。心里在想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却没人敢点破。最后,还是编辑出来打圆场说:“东野老师,时间不早了,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东野说自己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只好红着脸点了点头。



            1996年,东野圭吾第一次尝到了转型的甜头。这一年出版的两部作品——《名侦探的守则》和《恶意》——让东野圭吾正式迈入了畅销作家的行列。


            《名侦探的守则》是东野圭吾对本格以及新本格推理彻底的“清算”。在这部作品里,东野圭吾没有放过任何经典推理模式,而这些模式恰恰是他自己在过去十年里孜孜以求的。一个经典的密室,形成的原因竟然是凶手自己把门锁弄坏了,而名侦探却煞有其事地推理了老半天;经典的不在场证明,最后发现是侦探把线索看错了;暴风雪山庄,推理之后却发现它根本不是封闭的;身份替换,名侦探最终戳穿了男扮女装的凶手,但理由竟然是:“我是天下最帅的男人,所有女人见到我都会疯狂。而你却无动于衷,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个男人!”



                如果说《名侦探的守则》是对“旧势力”的“清算”,那么《恶意》则意味着新势力的崛起。作品在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就明确地指出了凶手是谁——凶手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却对犯罪动机闪烁其词。他明确地告诉警方,自己别无他求,只想速死。在之后三分之二的篇幅里,犯罪动机成了唯一的悬念。


                动机是犯罪的根源,牵扯到了人性。在东野圭吾看来,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有深度,能畅销”的元素,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应该不遗余力地把“狗血”洒上去——绝大多数读者无法体会人性的微妙,但他们会对阴暗面被暴露在阳光下津津乐道。



                    1998年,东野圭吾创作了《秘密》。这部小说出现了“灵魂转移”的设定——在一场意外之后,妻子的身体死去,可是她的精神却进入了女儿体内。从此,父亲与女儿相依为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随着“女儿”的成长,父亲不得不做出越来越多的选择……


                    除了“灵魂转移”,书中几乎没有任何推理小说传统意义上的“诡计”,所有冲突全部来自于故事和人物本身。正因为如此,这部书在当时的推理界引发了巨大争议。



                        1999年,东野圭吾创作了《白夜行》。这部小说被很多读者视为东野圭吾最高杰作,销量很快就突破了100万册。小说中塑造了圣恶女唐泽雪穗这个形象,描绘出了人性在极端条件下的近乎于本能的反应,被誉为绝望之书。所有人都认为这部小说会获得直木奖,甚至连东野圭吾的对手都不怀疑这一点。


                        然而,《白夜行》依然和大奖无缘。这次落选在日本文坛引发了争议,人们质疑直木奖的含金量;同时,也有人断言,东野圭吾将终身与直木奖无缘,因为他不可能写出比《白夜行》更好的作品。不管怎样,《白夜行》本身成为了一个标志,标志着东野圭吾风格成形,也标志着日本推理进入了多元时代。



                            2006年是东野圭吾终身难忘的一年。他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写出了那部地球人都知道的《嫌疑人X的献身》。东野自称“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诡计,最纯粹的爱情”。这部作品一上市,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册。很多读者一口气读完了全书,然后号啕大哭了一场。在日本,有三个最权威的推理小说榜单,分别是“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best10”和“周刊文春 best10”。《嫌疑人X的献身》创造了历史,成为迄今唯一在同一年包揽三大榜单第一名的作品。同时,这部作品获得了第六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还有代表日本通俗小说最高荣誉的直木奖(第134届)


                            《嫌疑犯X的献身》延续了1996年以后的东野风格,将情感、人性、戏剧性、大环境等文学因素演绎的淋漓尽致。我们常常说,自己爱一个人,可以为他(她)而死。那么,真的有为爱而死的人吗?东野圭吾用这部作品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以往的推理小说只是“诡计深度”的问题,而《嫌疑人X献身》则是“诡计性质”的问题——量的多少和质的转化,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之后,东野圭吾再接再厉,又创作出了被誉为“嫌疑人第二”的《圣女的救济》。这部作品也是“神探伽利略”系列,重点同样在于探讨人性。在这部作品里,东野圭吾同样在诡计设计上取得突破,用旧瓶装出了新酒。


                                和《嫌疑人X的献身》一样,这是一部“推理”和“小说”完美平衡的作品,诡计与作品想要展示的人性高度契合,从而诞生了一个“只有女性才会使用的诡计”。谜底揭晓的一刻,每个读者都会深深为之赞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