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课 | 物我两忘,红尘滚滚也悠闲

2021-01-23 22:18:12 2.3万
声音简介



南怀瑾先生讲《孟子》,曾以牛喻人之修行,字字珠玑,且发人深省,将人的心性修养之道说得淋漓尽致,特此拿来共享。

南怀瑾先生说道,在宋元以后,禅宗里出了一位普明和尚,把心性的修养,比作牧牛,从一头野牛修到物我双忘,分作了十个步骤。第一是“未牧”,好比恣意咆哮、随意践踏禾苗的野牛。第二是“初调”,已经穿上了鼻环随着人意牵着走。第三是“受制”,不再乱走,牛绳子可以放松一点。第四是“回首”,癫狂的心境比较柔顺了,但是还要牵着鼻子走。第五是“驯服”,可以自然收放,不必牵了。第六是“无碍”,可以安稳不动,不必让人费心。第七是“任运”,牧童可以睡大觉了。第八是“相忘”,牧人和牛两无心。“独照”为第九,到了无牛的境界,人的一切妄心已除。第十是“双泯”,则人也不见,牛也不见。

这里所讲的修养十步,就是将一颗狂野之心修成正果的过程。《西游记》中的牛魔王,是孙悟空的拜把兄弟,两人正代表了一个人心的两面,孙悟空是努力改过、潜心向善之心,而牛魔王则是不易驯服的狂野之心。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牛魔王,都需要按照南怀瑾先生介绍的十步来进行驯服,最后到物我两忘之境,便算修成了正果。

禅宗有很多修行故事,正应了牧牛这一修心的过程。有一次,无德禅师向和他修行的学僧们问禅心。

一位学僧说道:“以前在我心中,除了‘我’或‘我所’之外,世上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关心的。但自从参禅以后,我才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除了‘我’以外,还有人,还有佛,我想我握住禅心了。”

接着一位学僧说道:“以前我的眼光仅限于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实物。但自从参禅以后,现在我有了远见,不再心胸狭小而量大如空。我想我找到禅心了。”

第三位学僧说道:“以前如果说我一天能行三十里路,我绝不去走五十里。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自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证悟永恒的法身,恨不得不眠不食,日行百里。我想我已知道什么叫禅心了。”

第四位学僧说道:“我由于资历低、学识浅,在处世方面总显得笨拙,因而有时会很自卑。自从参禅以后,我才发觉自己可以担当弘法利生的重责大任,因此,不再自觉笨拙,也不感觉自卑,我想这就是禅心了。”

最后一位学僧说道:“我身材五尺,平时总抱着‘天塌下来总有别人会顶住’的心态。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禅宗的信念,现在总觉自己有丈二的身材,我想我已体悟到什么叫禅心了。”

无德禅师听后,说道:“你们所说的只是一种‘初心’,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参!”

学僧们听后,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学僧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为何无德禅师却称之为“初心,而非禅心”?原因很简单,修禅修的就是物我两忘,心外无物之境,而这些学僧们执着于人间的利害得失,怎能称之为禅心呢?何谓禅心?只有心境平和,放下喜悲,空明无物,才能达到心灵和行动的静默,在静默中物我两忘,进入奇妙的觉悟之境,体悟无法言说的“万色皆空”、“万空皆色”的境界。那种境界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禅师慧忠就达到了这种修行境界。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诩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

慧忠谦恭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可有此事?”

三藏法师痛快答道:“只是些小伎俩!”

慧忠于是心有所想,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

三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并点头,将心念一转,又问:“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着说:“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许之色,称赞过后,随即将心念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间相、无动静相,这才笑吟吟地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三藏神通过处,只见青空无云、水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他用尽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慧忠心迹,一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处,极好!极好!可是却不能探察我的心迹,可知为何?”

三藏摇头不语。

慧忠禅师笑道:“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如何探察?”

如此可见,只有心灵空明,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境,才能物我两忘,使修养化为至境。

纷纷扰扰的世界,总有无尽的诱惑。卢梭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是啊,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名利,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心中所求太多,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其实这又何苦,人生不满百,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就此放下,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体会一种难得的闲适与自在。即使身居闹市,也不必关门闭窗,任它潮起潮落,风起云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身在红尘中,畅游青山绿水间,沐浴徐徐清风,又何必“入山唯恐不深”?杜牧诗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关键是你的心。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要把修养心灵与你的神经互连,让它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让人生这条路变得简单、精彩起来。


***********************

作者:圣铎

音乐:巫娜《忆春山》、《绕天涯》

主播:海潮明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素兮小书房

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听着舒服自在

碧海蓝天_qw8

物我两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愿世界无病

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慈悲。

雅威的

为啥不是请问没有40淌國學課課?50堂的,謝謝

道道道aaa

南无阿弥佗佛

猜你喜欢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

by:喜乐界

我的南怀瑾的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与我一起跟随大师的脚步,叩击智慧的街道。

by:不被定义者

南怀瑾的32节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娓娓描述中展现立身之道,诙谐平和中传达人生智慧。

by:俊樱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讲经说法,娓娓描述中展现立身之道;读史悟道,诙谐平和中传达人生智慧。

by:浅笑安然_n4i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

by:0青蓝冰水0

南怀瑾大师的国学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南怀瑾先后就读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

by:摘星与君闻

南怀瑾国学精髓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青柳市区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涉猎遍及诸子百家、拳术剑道、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等,并深...

by:悟空____久而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