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VR滤镜下的新审美

2020-09-18 19:05:39 1万
声音简介

VR滤镜下的新审美


这是什么时代?互联网时代!

这个时代靠什么活着?想法!

欢迎来到IT情报局,跟着小白老师开心聊技术,探行业!




这期节目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下广大听众朋友:平时经常自拍吗?自拍会不会加滤镜?

相信大多数听众朋友都或多或少的自拍过。每逢自拍必加滤镜,大家经常是:自拍两分钟,选滤镜能选俩小时。不仅仅是自拍,大家在拍照后,都喜欢添加滤镜。这是我们这期节目要讨论的话题——VR滤镜下的新审美。

 

因为现在社交网络越发便利、社会娱乐属性越发突出,已经逐渐衍生出一种滤镜文化了。社交网络的出现让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基于线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分享已经成为个人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可以更快速和简单地完成更复杂的图片处理步骤,一条捷径——滤镜应运而生。

 

现在大家的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滤镜了:大家拿出手机拍照都自然而然的打开带有滤镜的手机软件,比如常见的美图秀秀、美拍、轻颜相机等等,包括现在很多手机自带的拍照功能,也添加了滤镜功能,说明滤镜的真的是大众化的需求了。

 

滤镜的实质是简化图片的处理过程,通过对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的综合运算,将多个步骤在一个过程中完成。而把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合并成为滤镜工具,这让社交过程中的图片分享行为真正变成了一种简单且快乐的过程~谁不喜欢快乐呢?因此滤镜才这么受欢迎,因为抓住大众这一心理,所以能成为赢家。

 

就拿现在很火的抖音短视频来说吧,它就是滤镜工具的受益者之一。相比快手等同类短视频内容分享平台,抖音更早地注意到了滤镜和美颜的价值,并推出了全景贴纸、AR贴纸、3D染发等一系列产品,这些功能为抖音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用户,日活居高不下,也让年轻和潮成为了它最早的标签。

 

其实除了美颜效果,滤镜领域经过细分,很多产品也挖掘或者延伸到了更有趣的关注领域。比如faceu主打的faceu创始人郭列认为,在亚洲国家,消费者对的需求很旺盛,当然也是滤镜逻辑的一种延伸。

 

现在VR高科技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多元化,在手机美颜滤镜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VR与滤镜的也被完美的融合起来了。之前就有某VR社交平台宣布更新,此次更新就带来一些可用于VR桌面的屏幕滤镜,包括夜间模式、8-BitCRT屏幕等滤镜,还支持锐度、对比度等系数调节。夜间模式滤镜将降低VR屏幕中释放的蓝光,从而提高长时间使用Bigscreen的体验感。用户上网的平均时间为每周20-30小时。长时间使用VR头显,可能会因为视觉辐辏调解冲突、瞳孔失焦等透镜/渲染/光学原因产生人眼疲劳。而科学研究显示,通过减少屏幕蓝光可降低人眼疲劳,提高睡眠质量,甚至提高视觉注意力。而8-BitCRT屏幕滤镜是一些比较有趣的特效,并不是为了提高视觉效果。此外,新的滤镜除了支持对锐度、对比度、亮度等的手动调节,还可以让你选择电影、文字、体育和黑白等预设预设特效。

 

可是滤镜文化究竟是利还是弊呢?

 

Wecut创始人吴泽锋表示:很难用言语去定义新一代用户对图片产品的需求,他们不需要一款很专业的修图应用,也不是想把自己的照片P得很美,更多的只是想让自己的图片看着更特别。所以,只要是进步的、符合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用户需求,也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有趣、可爱……”的追求。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物滤镜工具片面地追求局部审美——大眼睛、尖下巴、瓜子脸、白皮肤等,一些滤镜种类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以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不考虑周边的整体环境。这些滤镜效果单看某个部位或许还可以,放在一起看有时却略显怪异。

 

审美文化虽然是一种潮流文化,但我们还是要时刻警醒,不要陷入审美文化的精神牢笼,终究是过犹不及。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的流逝,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感谢大家今天的收听。听众朋友们如果对滤镜文化有什么想说的,记得给我们留言。下期我们将和大家聊聊《小程序里的大世界》,下期再见吧!


责编:小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