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穿越回西周,进入《尚书》的第一步

2019-11-19 15:22:09 2485
声音简介

导语

我们为什么要先读《尚书》?读古代经典需要注意什么?这么难懂的一本古代经典,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它?本集中,杨照将从《尚书》的书名含义出发,回到中西方文字的发源时刻,阐述《尚书》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文稿

大家好,我是杨照,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经典,在时代上面离我们最远最远的一部经典,那就是《尚书》。

《尚书》应该是所有中国的经典当中最难懂的一部。虽然很多人对于《易经》有着那种神秘的感觉跟神秘的印象,但是《尚书》因为他的特殊的历史的地位和所产生的背景,在内容的认知跟理解上面,有些地方甚至比《易经》更加难懂。之所以选择《尚书》作为解读的第一部中国的传统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时代太久远,等于是整个中国文字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开头、最重要的来历。

《尚书》这本书会用十讲的时间来介绍给大家,开头的时候并不会直接进入到《尚书》的文本,而是想办法让大家先了解《尚书》所产生的历史的背景,透过这些历史的背景,也许我们才能够让那么样看起来诘屈聱牙的文本能够产生意义,让我们能够进入到古人借由《尚书》所记录下来的那个世界。

我们在日常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常被忽略的习惯,那就是我们默认接受了许许多多刻板印象传统的说法,实际上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有它的时代的原因,脱离了时代去讲经典是不可能能够说清楚的。因此在这一集当中就让我先还原《尚书》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尚书》这两个字它究竟是怎么来的。

“尚”和“书”的意思

《尚书》这本书在传统上有好几个书名,有的时候直接就叫做《书》,有的时候放在经书的传统底下,在“五经”或“十三经”的传统底下会被称为《书经》,我自己比较习惯用的、也是比较通用的书名就是《尚书》。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十三经:一般指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这几个不一样的书名很关键的都有“书”这个字。“书”在我们今天日常语言当中,只留下了一点点古代甲骨跟金文所看到的象形造字的原意。像是今天我们会说书画展,把书跟画放在一起用。但是书画展展的是什么呢?书画展,当然展画,另外展书。但是这个书并不是书籍的书,书画展的是书法跟图画。

为什么先要做这样的分辨?就是要告诉大家,“书”这个字它的本意就是写字。如果回到甲骨跟金文的传统上,你去找书这个字原来的样子,那就是原型是手里面握着一支笔的形象。底下我们今天变成了一个“曰”字,在原来原始上 那是一个象形,指的是像沙盘一样的一种容器。所以“书”这个字,最早指的就是被书写下来,或者是被记录下来的内容。

甲骨文:书

《尚书》在书之外又加了“尚”这个字,这个字它的本意指的是时间上高古久远,因此“尚书”就说明了它的基本的内容,那是高古久远之前所留下来,在历史上看几乎是中国最早记录下来的资料。这些最早被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是什么样的一些资料?它是周代朝廷政府的官方文件。

文字的起源与功能

刚刚说完了《尚书》书名的意思,我们还需要再说明一下中国文字的起源,因为这也是《尚书》成书重要的背景。

中国文字的起源在世界文明当中太特别了——首先中国文字从来都不是表音的;第二,中国文字具备了非常独特不一样的功能。

甲骨文的造字原则:象形

甲骨文的功能之一:沟通神明信息

在商朝,也就是我们今天这一套文字系统的起源来自于甲骨文。商代的甲骨文,它的形体跟功能都接近埃及的象形文字。一讲到甲骨文,讲到中国文字的起源,造字第一个原则,我们讲“六书”,“六书”的第一条也是象形,换句话说,那是像图画一样的。在中国文字里,很多符号都源自于对于自然现象的模仿、记录、抄写,用图画或者是简笔的方式来表示,因此我们一眼就可以很容易看懂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象形的这个“象”字,它本来就是大象的模样,你看就知道这个字描述的是那样一个特别的动物。

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甲骨文:象

在古中国或者是古埃及,文字的用途明显都带有宗教性,具备了沟通记录超越领域神明信息的功能。而且不管是古中国或者是古埃及,文字都被统治阶级独占,其他人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埃及的法老他们本身就是神,   今天讲法老法老,“法老”是神的名字。中国商代的王虽然不是神,但他们具备有另外一种身份,他们是大祭司。因为他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居住在另外一个空间,主要是那些祖先们可以予以沟通,得到祖先的指引或者协助。商王的地位跟权利,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他控制、甚至是垄断了跟祖先之间的沟通。

楔形文字的造字原则与功能:表音

楔形文字的用途:契约

我们说甲骨文主要是对于“卜”的记录。“卜”是什么?“卜”就是商王用来探测并且接收祖先信息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甲骨文本来是用来记录祖先信息的,因为这是非常来自于超越领域的信息,所以要用一套很神秘的符号予以记录。这就跟另外西方文明的源头,例如说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们也发展出一种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来源跟功能上面就跟中国的甲骨文非常不一样。

一方面他是表音的,他是用芦笔,也就是把芦秆背后削尖了之后,在泥板上画出来的符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些符号是有限的,他们就是记录语言的。它的原理是每一个符号代表1个音。大家看到这个符号就把这个音给念出来,就还原成为语言。

楔形文字的原始用途主要是在商业上,从记录商业行为到演变成为商业的契约,把大家彼此同意的商业交易的内容给记录下来。语言会变动,记忆不可靠,但是文字不一样,如果把这些过去我们说的话,变成了文字写下来,它就固定、不会变动了。用这种方式,文字弥补了语言无法精确存留的缺点。

所以在楔形文字的开发跟运用上非常的清楚,从语言因而延续到了有文字。今天大家去到大英博物馆或者是巴黎的罗浮宫,还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去参观,这些大的博物馆他们一定要有的,那就是古代的部门。你会发现他们这些博物馆的产品当中都有数量相当庞大的泥印。

写有楔形文字的古巴比伦泥板,大英博物馆

那泥印是小小的圆柱形的,是用泥筑成的,上面刻着漂亮的花纹,再把这个泥晒干了,或者烤干了之后,用来保障在泥板上书写的内容不会被任意改变。

具有契约意义的泥板要加封另外一层泥片,在上面用泥印滚过,泥印的花纹转印在泥片上,后来就没有人可以在不破坏泥印花纹的情况下去改动底下泥板文字的内容。这是苏美人乃至于整个两河流域商业贸易之所以能够这么早就发达的一个关键的力量和条件。

中国文字功能的变革:去宗教化

跟两河流域非常不一样。中国的文字起源跟语言并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文字最早是用在宗教上,而不是用在世俗的事物记录上。这样一套文字,等到商灭亡了之后,到了周却有了重大的变化。

周人从商人那里得到了这套文字,但是因为周人自己的独特文化特性,就把环绕着这套文字强烈的宗教色彩给除 去了,给了文字很不一样的意义。

商朝原来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商人会在青铜器上面铸刻铭文,不过这个铭文主要是以族徽为主,用来标识这一套青铜器究竟是属于哪一个家族的。那一个个的族徽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字,还是比较接近是代表这个家族的一个图样。

不过到了周人的手里,青铜器的铭文性质也改变了。周代青铜器开始有了“金文”,也就是一个一个符号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文字,变成了文章。

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很快,在周人的手里面,青铜器的铭文也有了固定的格式。其中一个我们经常看到铭文的用语通常放在青铜铭文的最后面,那叫做“子子孙孙永保用”。这个句子就表明了周人看待青铜器最关键最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要让这些有文字记录下来的讯息,可以跟青铜器同样不朽,一直保留下去。

(西周)毛公鼎,上刻有迄今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尽管这两者所使用的文字符号高度的重叠,有很多地方很像,但根本的精神却改变了。

商→周

甲骨文→金文

沟通神明信息→传留有价值的信息

神秘色彩→抵抗时间

甲骨文的本质是神秘的,代表的是来自于另外一个领域的超越的信息。金文在本质上确实要把当下现实的事物,彼此之间大家联系、讲好的这些内容,将它凝结固定,传留到后世去。因此,书写的行为在殷商带有人世以外神秘的色彩,到了周代则变成了有强烈时间感,或者是要抗拒时间流失的特性。

到了周,人们为什么要书写?这也就是《尚书》的起源。什么叫“书”?为什么要写?就是为了要把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真理,借用文字固定下来,如此就可以跨越岁月,让后人都能够如实地接收下去。

《尚书》里记录了什么?

周代的书写最初跟青铜器结合,因而取得了这种新的意义,然后这种性质回过头来感染、传递到了文字上面——不只是刻在不朽青铜器上的文字,而是所有文字都被周人视为应该是恒久的,因此受到重视,受到尊敬。

有了这样的渊源,使得周代早期的文字记录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属于那些有能力从殷商学会如何刻写文字,又有能力继承殷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极少数人。也就是说,文字在周代明确属于我们称之为叫“王官”的传统,只有这些少数统治核心的贵族,他们能够运用文字,是以姬姓、姜姓几个建立周朝的大宗族为中心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统治阶层文化。

另外,文字跟时间、跟世系纵向的联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要保留,所以不辞辛劳的把它给刻写下来,那就表示周人建立了一种新的标准:前人的一些所作所为有特殊的价值,不应该让它随着时间消失,应该要找到方法把它留存下来。所以他们才挪用的本来是商人用来记录超越的非人世间信息的文字改变成为这样的用途。

 

尚书,(清)天津文美斋刻本

这就是《尚书》成书基本的时代背景。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尚书》是来自于周代这些少数统治阶层文化者,他们所留下来的记录,记录的就是周人的这些先公先王曾经做过的一些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不应该因为时间而被遗忘,记录下来之后要让后人能够模仿,能够学习。

这是我们理解、阅读《尚书》必须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夏商西周

拨开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夏桀无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文王治岐山,万民咸和。弹指百年间,圣人代出。

by:阑干

细讲西周史

【廿四史】持续更新,廿四名字好记,随时可以找我学习交流~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共传12王11代。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

by:听见廿四史

平说西周

西周是中华文明的“童年”,西周时期创立的分封制、宗法制、天命观、礼乐文明等建构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更深深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了解西周,就是了解我们自己...

by:平说平论

西周王朝史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共传12王11代。

by:郁林王

青铜王朝西周

请移步收听:https://tv.cctv.cn/2017/05/31/VIDE7vHDjf3OxVDA723Ai0Z0170531.shtml西周是中国历史上...

by:牛奶仓

历史·夏商西周

节目主题:历史适合人群:所有人主播介绍:滚滚主播寄语:油内容重点:历史事件

by:小小一苇

周朝的故事——西周

中华央央五千年,有一半的姓氏,成语,管子晏子,孔子,孟子,子产,商鞅等思想家,都出自于那个时代,了解历史就听全辛伯,欢迎大家喜欢收听。每天晚上最迟23.30更...

by:听历史就听全辛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