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被“卡住脖子”的国产医疗器械(上)

E药经理人读书浏览:683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谭勇为你品读中国医药行业五分钟进览中国医药风云。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医药经理人出品人谭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仅差一个小小的芯片零件,可使一整套大型医疗设备陷入生产瘫痪,工期一拖再拖,无法按时交付。一千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呼吸机,大部分组件需要进口,目前无法实现国产替代。几百万的检测设备全球只有一家供应商,这些都是卡在医疗器械创业者路上的绊脚石。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大细分领域,近年来,虽然东软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本土领军企业逐步推出新设备。在部分产品中实现国产替代,但在一些高端产品上要与基因医疗,飞利浦,西门子一较高下,仍面临不少挑战。问题不只处在整体设备上,有一些医疗器械虽然打破了国外高端产品垄断,但在原始创新,核心发明,专利生产线,核心设备,检验设备,核心原材料等方面仍旧依靠进口比如CD的X线球馆。高压发生器,MR超导磁体,DR平板探测器等在类的核心零部件仍集中在少数欧美企业手中。

这样的情况在最大型医疗器械重离子加速器上也存在。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最大的医疗设备之一,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生产及控制工艺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这项高端技术。国产重离子加速器的瓶颈主要集中在芯片层面,大型医疗设备是集成化,综合性的,往底层走都有赖于芯片,比如控制器上的CPU,高端集成电路的芯片等,但目前这些都需要进口,由此导致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不确定性强。时不时会有缺货的情况出现。卡脖子仅仅是问题表象,深层次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的不足。

在研发层面,医疗器械和药品相类似,前期的基础性研究与后端的研发创新和突破性应用一脉相承。在芯片核心技术上既不如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础研究薄弱造成的缺乏原始创新突破和核心技术。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电子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在大型医疗器械中表现更为明显。多个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与融合后,才能有这样的一个大型设备。只在某一个领域有一些突破创新,还不足以整体性的颠覆大型医疗器械。以呼吸机为例,一台有创呼吸机需要一千多个零部件,其中核心部件涡轮风机,传感器,芯片,比例阀,英圈电极等大部分由欧美企业供应。像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包括了在物理学,光学,电子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如果没有这些原始创新,就只能仿照照搬别人的模式总是在追赶,但却很难另辟蹊径,出现突破性的进展。除设备本身制造工艺复杂,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外,国内产业链上游供应能力较弱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打破原料供应,零部件组装等壁垒至关重要。在医疗器械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的情况下,一直模仿是行不通的,只有加强源头上的基础理论创新,才有望突破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问题。从头到尾实现真正的国产化,实现大型医疗器械国产自由。我们还有哪些路要走?请您明天接着收听谢谢您的收听想了解更多最新鲜的行业资讯市场动态政策分析请扫描二维码或添加医药经理人微信公众号医药经理人医药行业的新闻与资源中心我是谭勇。明天见

发布时间:2023-10-31 17:33: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