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留在唐诗的山水之间

2023-06-18 17:09:2118:02 82万
购买 | 199 喜点

妍荷塘

听到这里:心里被感动😹!@余秋雨:"如有下辈子,仍希望生长在这里

回复@妍荷塘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503046jrsb

余老师说,他不愿意离开被唐诗抚摸过的山水,若有下辈子也会投生在这里。我听了很感动也很有感触,老师在经历了苦难之后还能做这样的决定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我以为祖国于我们就像家里的老母亲于我们,我们由她一手带大,她的为人处世,行事作风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和成就了我,我熟悉母亲鬓角的白发,额间的皱纹,熟悉她的一颦一笑,我和她有着同样的饮食口味喜好,我们有着太多过往的回忆。所以我们不会因为母亲的不好而去换个母亲,即便现在她老了,步履缓慢了、眼神浑浊了,我还是爱着她。爱她的一切,因为作为子女我没有资格挑拣。

Oo行者oO 回复 @1503046jrsb

写的太好了,点赞!

DeepCyberCat 回复 @1503046jrsb

现在老了吗?没有吧……现在正活力无限啊

1359452psgw

读书、行走、看世界对我来说不是为了复刻历史,照搬他人,而是能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 德央贡秋

寂寞沙洲冷_

特别赞成余老师的这句话,古体诗和白话诗、文言文和白话诗,其间只是技术性转换,而非有学问、性情的差异。但是,也有不少人并不这么认为,时间的久远、体势的古老,被他们作为品评优劣、高低的既定标准。在学术界,一直以来,研究先秦两汉的学者似乎就有理由高于研究明清的学者,其实大可不必。学术的高低,体现于研究视角、思维深度以及新观点、新结论的提出,与研究对象没有必然联系。由此可见,被误解的不仅仅是唐诗。余老师一语点破,我们实在应该不要再继续误会下去,真切地做一点当下文人份内的事。如是,才无愧李杜、无愧唐诗、无愧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史和艺术史。

1367086ecnf 回复 @寂寞沙洲冷_

但是寥寥数语表达的恢宏意境,只有诗词才行

长沙锅巴 回复 @寂寞沙洲冷_

认同!赞同!余老师 半文半白 不可取。 文言文 看得懂即可, 就好比 “古代中国乞丐 与伦敦流浪汉 一个会说文言文 一个是纯正伦敦腔是一样的(道理)”

吾师余秋雨_66

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嗡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中国文脉.唐诗几男子》

Angelayjy

听到老师讲到我们身上都有唐诗的DAN,我流下了眼泪,但是心里却是暖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Sylvia_柒陌 回复 @Angelayjy

是DNA哦(^_^)

德芙_fW 回复 @Angelayjy

同感。眼泪流下来了。感受到那种美和自豪。谢谢余秋雨先生唤醒我们心里的那份对美好的向往和自豪。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