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朽的绝顶诗人

2023-12-05 14:25:5217:23 686.9万
声音简介

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第29集 李白:不朽的绝顶诗人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通过这几天的课程,大家一定已经理解我事先公布的结论,就是唐代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荣誉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取得世界身份的最高一级台阶。但是我在公布这个结论时,心头总是弥漫着一层悲凉。因为几位最具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的创造者,个人命运遭受了太多太多的磨难,而唐代并没有救助他们,读者也没有救助他们。


创造了文化的最高荣誉,自己却一直惊慌失措、狼狈不堪,这难道是一种必然的宿命吗?难道不能避开吗?因此,我们不必避开。我想起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这篇小说当中写到,在山顶的圣殿边,有一只冻僵了的豹子,它是怎么被冻僵的呢?是它自己爬上来来寻找自己生命的终点,还是寒流来的时候来不及下山?不知道。


这个场景,我一直认为是海明威创造的现代文学当中的经典段落。我借用海明威的笔触想说,我们的唐代文学的圣殿边,冻僵的豹子远远不止一只,这也创造了世界纪录。但也可能体现了一个文化哲学,就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冻僵的豹子,雪山显得更高了,圣殿也显得更神圣了。但是这对豹子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而且作为文化创造者、作为诗人,他们总是最敏感、最脆弱的,折磨他们实在是让人心疼。


在唐代山顶的文学圣殿边上,那几头最高贵的豹子冻僵,都是因为扛不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这场寒流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我想你们一定从很多书里面都读到过,因此你们已经知道在唐王朝两百九十年历史的半道口,军政要员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叛乱,闹了九年才被平定,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


我与其他历史学家不同,不会仅仅着眼于政治、军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会特别地关注这个事件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我曾经说过,文化不管是生活方式、精神价值还是集体人格,它的整体生命力呈现为一种气,这气可以说是气氛、气场、气魄、气派、气韵、气貌,最终都归之于一种浩大的天地元气。


安史之乱不管有多少具体罪恶,其中最大的罪恶是让唐王朝气泄了,随之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也减损了元气。你们也许会问,敢于叛乱的将军照理也应该有气势,怎么可能说他们让唐王朝气泄了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文化底线了,就是所说的气到底是正面之气还是负面之气。


正面之气也就是创造之气、大爱之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负面之气,是破坏之气、大噩之气,因此也可以说成是戾气。本来唐王朝真气旺盛、元气蓬勃,而安史之乱却让这股气转向了覆灭,因此很难再收拾了。


你看这支叛乱的队伍,品质就非常恶劣,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城就烧,见房就毁,一看就知道是邪恶的一群。邪恶的组合很难长久,安禄山自己才短短几年就被儿子安庆绪杀了,而这个安庆绪又被史思明杀了,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了,而史朝义最后又自杀。这些事实证明这帮人连自己内部的伦理都没有建立,是真正的乌合之众。


狼狈的诗人 

在邪恶的追逐下,高贵的王室也失去了高贵。唐玄宗弃城出逃,在半道上又牺牲了心爱的杨贵妃,还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让小儿子李璘守卫长江流域,封为永王;二是让大儿子李亨守卫黄河流域,封为太子。这就造成后来两个儿子之间的战争。除此之外,各地的豪强也趁乱而起,使一统的大唐出现了条条的门阀裂痕,总是邪气四处流窜,正气已经越来越难以容身。这一来诗人更加无法安顿。


提起诗人,记得我曾经为他们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是这样说的:


在巨大的社会动乱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狈的是诗人。诗人为什么最狼狈?有三个原因:第一,因为他们敏感,满目疮痍使他们五内俱焚;第二,因为他们自信,一见危险就有了行动方案;第三,因为他们幼稚,一旦碰壁就立刻手足无措。由于这些狼狈,他们就成了最可怜又最可笑的一群。


这中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安史之乱之前,李白在河南商丘,因为妻子住在那里。叛军攻击商丘,他就带着妻子经安徽宣城躲到了江西庐山。李白深明大义,痛恨安史之乱,一心想为平叛出力。他所在的庐山属于永王李璘管辖,李璘读过李白的诗,就派人上山邀请他加入幕府做顾问。李白觉得能够跟着永王去平叛,求之不得,立刻就答应了。但他的妻子出来阻止。


李白这位妻子是武则天时候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她深深地知道政治的复杂性,太了解自己这位可爱的丈夫了,知道他充满了正义感和自信心,却严重地缺少判断力和执行力。一旦下山从政,一定坏事。但是李白还是下山了。他有一句诗写到当时的情景叫做:出门妻子强牵衣。当然,妻子没有把衣服牵住。


果然不出妻子所料,一生理想的李白,确实分辨不清政治形势。他所追随的永王虽然接受了父亲唐玄宗的指令,正在顺着长江东下,但太子李亨已经即位成了皇帝,下令李璘调转方向西行,李璘没听。这就成了抗旨,成了另一种反叛。这下李白懵了,自己明明是参加平叛的,怎么转眼成了另一种反叛?更麻烦的是,永王的队伍受到新皇帝的讨伐,很快就作鸟兽散了,却留下了一个天下名人李白。


很快大半个中国都知道了——李白上了贼船。李白狼狈出逃,逃到江西彭泽的时候被捕,押到了九江的监狱。妻子赶到了监狱,一见就抱头痛哭。李白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妻子。李白被判流放到夜郎,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贵州,很遥远。公元757年的冬天,李白与妻子在浔阳江边流着眼泪告别。


幸好一年多以后,朝廷因为关中大旱发布了大赦令,名单中有李白。李白终于回来了,他在江船上写了那首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朗诵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朗读者们不知道的是,写出这么美丽诗句的诗人,生命之舟已经非常沉重。诗中所说的轻舟,带向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年月。最后年月他只能求得别人极其微薄的周济,62岁去世。


李白所遭遇的危难,有很多让人痛心的环节。而最让我痛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天下大量痴迷他诗歌的人,不是想救他,而是想杀他。只有一个人在怀念他,那就是杜甫。杜甫在一首怀念李白的诗,当中有这样两句,叫: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请听听“世人皆欲杀”这五个字。杜甫在这里所说的“世人”,当然不是指全中国、全天下的人,但至少是指当时朝野上下多数政客、文人、读者。他们都知道李白一心只想平叛,分不清皇帝两个儿子的关系,将他入罪非常冤枉;而且也都知道他是一个稀世天才,千年难得;但是他们异口同声要把他杀了。


也就是说,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给杀了,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给杀了,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给杀了,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杀了,把“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给杀了。


这实在是给中国文化的社会接受心理,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许有人出来辩解,说他们只是害怕政治麻烦,其实害怕政治麻烦最多也就是不发言、不吭声罢了。为什么要大声喊杀?我认为这里包含着因嫉妒而生恨的成分,而且还有一种期盼着观察杰出生命受难的不良的癖好。


生命的等级 

大家会问,他们难道也有资格来嫉妒李白吗?原来,文化比权力和财富更能够区分生命的等级。因此,一切著名的文化人都会成为别人生命等级的潜在的威胁。正因为这样,自古以来不少同行很想看到他们伤痕累累、尽快消失,不少读者很想看到他们挣扎呻吟、求告无门。过后也会说一些好话,但那大多是在他们死亡之后,这样的负面心态严重地损害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时机。


但是不管怎么喊杀,李白是不朽的。我说过那些喊杀的人如果还有灵魂留在历史上,那一定会为自己曾经与李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洋洋得意。20年前,安徽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找到我,说他们那里正是李白去世的地方。历代总要有碑刻纪念立于三台阁,但是缺少一个当代之碑,希望我来写,而且也希望我用自己的书法来写。


我想了想,就铺纸磨墨,写了一个碑。很快,这个碑就刻在万里长江的边上了。请允许我把这个纪念李白的碑文朗读一下,既然是以书法来写碑,当然适合文言文。但是我又希望一般的游客也能够读得懂,一起来纪念李白,因此又用了浅近文言,几乎就是白话了,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我的碑文是这样写的,大家听一听:


此为采石矶,李白往生地。追溯三千里,屈原诞生地。追溯两千里,屈原颠沛地。追溯一千里,东坡流放地。


这些绝顶诗人,或依江而生,或凭江而哭,或临江而唱,或寻江而逝,可见此江等级,早已登极。我曾问:在世界名山大川间,诗格最高是何处?所得答案应无疑:万里长江数第一。


细品中华诗情,大半大河所赐。黄河呼唤庄严,长江翻卷美丽;黄河汇聚百家,长江细雨霏霏;黄河滋润皇道,长江孕育遐思;黄河重在雄浑,长江固守神秘。两河喧腾相融,合成文明一体。


李白来自天外,兼得两河之力,一路寻找故乡,归于此江此矶。于是立地成台,汇集千古情思,告示大漠烟水,天下不可无诗。


诗为人生之韵,诗乃理想之寄。既然有过盛唐,中国与诗不离;既然有过李白,九州神采奕奕。


请注意我写的最后两句,正好与我们现在的课程紧紧相连,那就是:


既然有过盛唐,中国与诗不离;既然有过李白,九州神采奕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32978684

大家之气领略多彩中国文化

潇潇雨清

文化比权力和财富更能区别生命的等级,这里的文化需包括见识,具有相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却可能对一些重大事物缺乏见识与智慧。

虚空风筝丶

背景音乐是啥,每一次开头都感觉进入一种心流的恍惚感,感觉很好。

猜你喜欢
李白传|盛唐诗人传

他是盛唐的顶级大V,他是诗歌的代言人,更是千古流传的“诗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写出过许多千古绝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by:蓝海奉孝RT

诗人那些事儿~李白篇

读懂诗人,才能更好的读懂诗。可是我们发现,有很多读者,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接触过文学史的少年读者。对于诗人的认识是模糊的,陌生的。有间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套《诗人那...

by:囧二丫

诗人李白:大唐第一古惑仔

李白何以姓李?何以名白?何以是谪仙人?何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盖因天精地气,一时凑泊。大千造化,钟于一身。李白生于碎叶,长于四川。一生好入名山游,登山临水,访道寻...

by:堃哥我是文化人

李白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by:洞庭烟雨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

by:Ary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