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孔子初任中都宰

2024-03-15 22:06:0816:24 3.1万
声音简介


孔子第一次为官任中都县令,他上任不久便制定了婚丧嫁娶等生活礼节的一系列法令,以让民风归于淳朴。这些政令颁布一年,西边的诸侯国就纷纷效法。


相鲁第一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今天我为各位安排《孔子家语》,这本书总共有四十四章。有王肃所注的,也有郑玄所注的。这两家的注解呢,稍微有一点儿不同。这个《孔子家语》呢,是孔子的后代,有一个叫孔猛,勇猛的猛,他从家藏里边拿出来,后来王肃看到了《孔子家语》的文章,然后就把它做了一些注解。另外郑玄也对这些文章也有作一些注解。


我之所以要来谈谈《孔子家语》,是因为它跟国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谈到国学,中华民族里面最足以代表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骨干的,那我们当然要首推孔子了。他的徒弟所传下来的“四书”啊,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孔子所写的《易经》、孔子所谈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的主干。所以我们如果说有谁最足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化内涵,那么我们不是推孔子,就是推老子。


孔子比较入世,所谈的东西呢,比较是纲常伦理,在修身、齐家、在治国方面,就是跟生活比较有切身的关系。老子非常高远,所谈的东西是高远意境的,倒没有直接深入到生活、家庭、伦常、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之类的关系,没有这么详细的去说明它。


《孔子家语》特别拿出来谈的是它那里面记载着很多孔子对于当时的达官政要的一些言谈,对于弟子的一些言谈,对于身旁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他是怎么如何处置,他是如何表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还有很多过去我们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误会,如果你把《孔子家语》从头到尾看一遍,你就会对这个人更加的了解,更加的赞佩。总共四十四章,我们看看有没有办法把这个内容大概的谈完,我是希望尽可能谈完,因为它对于纠正以前对于孔圣人的一些误解是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先来谈第一篇:相鲁。现在我们看本文。我们从进入《孔子家语》的文章,然后来比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看到底有多少差异,我们就可以略窥孔圣人的行仪,他的气节和值得我们中华民族来佩服的地方。


看本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孔子第一次正式出来当官,做中都邑,它是鲁国的一个邑,邑就是等于现在的一个县,县份,做中都县的县令叫做宰,就是主持中都县的一个最高的领导人叫做宰。孔子出世,第一次出来当官的时候几岁呢?五十岁,我今年刚好五十岁,就差不多我这个年纪第一次去当官。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他当官之后呢,就开始来订定一些婚丧喜庆呀,生活礼节呀,这些每一个节度都把它定下来,让众生有所依循,生活才有一个规范。他当官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就是前面做什么,我跟着后面做,反正少做少错,对不对?孔子不这么想,他一上任,就先看到了一个治国的骨干,主轴,他看到这个主轴过去已经有一点偏差,为了要让这个主轴回到应有的轨道上来,所以先制定了养生送死,婚丧喜庆,他们节度应该怎么做。


长幼异食,年纪五十以上的视为长者。然后他们所吃的东西呢,有些人牙齿会摇动呀,有些人身体比较弱呀,吃的东西和年轻力壮的人可以吃比较粗糙比较坚硬的东西不同,特别为他们准备一份,这是一个意义。另外一个意义呢,表示敬老尊贤的意思。所以长幼从五十岁为界限,五十岁以上的,另外准备了丰厚的养生的饮食,比较粗糙的呢,就由比较年轻人来吃,这是表示敬老尊贤。


虽然敬老尊贤这几个字你没有直接去宣扬他,可是当这么一做的时候,每个人对于长上都会有特别恭敬的心自然会兴起,因为在一日要吃三餐,等于三餐里面都可以示范出特别对长上恭敬的细节,已经耳濡目染,根本是不需要另外去提倡,每一个人就能够植入他的心田的。


强弱异任,身体比较强的做比较多,挑比较重,身体比较差的呢,挑得比较轻,做的比较少,累呢一样的累,但是因为体能不同,所以他们负担就不同,这样才是公平。现在的人所谓的公平,强的跟弱的要提一样重,然后那个弱的肯定是累死,对不对?所以把这个强弱异任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情,这个是孔子上任,也是他行政的一个要务。


过去我曾经看过,为了要表示男女平等,看到一个影片,美国有一个女孩子跟着大男人去爬电线杆,然后跟着出操,训练得浑身都是肌肉,表示她终于可以爬电线秆,终于男女平等了。可是我所看到的画面是,她爬上去之后呢,下面有一堆男人在下面保护她,那如果每一个爬电线杆的男人下面也要有一堆人保护他的话,那再十倍的人也不够啊。


这就是把那个平等的意义搞混淆了,平等是来自于人性的平等,平等是来自于工作之后大家都是尽上努力的,那个疲惫是一样的,而不是硬把强跟弱的人拉成一致,然后做同样的事情,然后最后女人得去打仗,然后去挖煤矿,不是做这些事情。这个呢是古圣人跟我们现在的人看法是不同的。


男女别涂,这个走路的时候呢,男女是分开的。那你说这个古人怎么这么刻板,这么呆板,怎么做这些事情呢?当然这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现在来看看现在的社会,台湾的离婚率现在是超过了五成,那究其原因呢,其实就是因为男女的界限太过于混淆了,这个男女杂处的机率太多了。


那古人呢用很简单的法令,然后呢好久好久不曾看过一个人休妻离婚很少见到的了,那现在简直是见怪不怪,大家都是这样,你仔细看看现在小学生、国中生那个单亲家庭有多少啊,那简直是超过了50%,还是很惊人的,这样的社会怎么会健康呢?


那孔圣人用了一个简单办法,把男女有别,把它给示范出来,大家对于这个男有分,女有归,不是属于你的,不是你的先生,不是你的太太,你就不敢再有非分之想。男女的界限拉开之后了,也不至于想入非非嘛,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情也就不会多了嘛,那我们就对男女比较少纷纷妄想,然后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做一些学问,做一些事情,这不是很好嘛?所以就做了男女别途,就是走路分开的意思。


路无拾遗,拾遗就是别人掉东西然后把它捡起来,无拾遗就是说这个东西即使拿了不私纳啊,不是藏为己有,那多半的情况就是如果看到有人掉东西,看到的人不敢拿,然后就蹲在路旁就等着,然后等那个掉东西的人回来拿,大半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既然有这样的提倡,也有这样的良民开始做示范,久而久之就成为风气。


所以像今天我所看到的这个报纸,那有个老翁带了六万八千块,骑着摩托车,结果不小心从口袋子飞散了,然后后面一路的人都有人捡,当他发现回去要的时候都要不回来,拿到的也都不给他了,不还他了。这个就是拾遗,已经捡了然后又不还,已经都被发现了说那大家都捡了,飘的满路嘛我捡到也就是算我的了嘛,这种就是世风日下的想法。


在上个礼拜一个大学女生还读法律系的,捡到了好像是几万块的样子。然后还给一个老太太呢,结果她要跟她要,因为她是读法律的嘛,根据法规,我有权要求要三分之一,那个老太太很穷,掉了这些钱能够捡回来呀,竟然又被要了三分之一,看一看还是一个享亭玉立的大学生嘛。


这种捡东西,古人哪,杵在路旁就等着人来,问一下他掉了什么东西,如果说对了,全部都要送还给他,还要在那边义务帮他看管,就生怕掉的那个人不回来。现在人捡到之后啊,因为大家都不还了嘛,所以呢,有的人还,有的人不还嘛,那有的时候是这样,送金钱回派出所没有人认领嘛,所以就规定没有人认领,多少时间之后,你可以去要求你的所有权。然后呢也规定说如果你捡到钱呢,你可以要求几分之几,法规是这样规定,其实这简直是启人贪念嘛,不如孔子这样提倡是很好的,路无拾遗就是不占为私有。



器不雕伪,就是使用的器具,不纹饰不雕龙画栋的,不雕画不伪诈叫做不雕伪,雕就是本来只是一个杯子而已嘛,平常人用在家里用很朴实嘛,一个陶做的,或者是瓦做的,或者是木头做的都可以嘛,不要雕龙画凤,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的尊贵,没有的。


过去的大禹呀,舜也好,他们当皇帝,他们朝堂上用的东西,因为是敬上天用的是敬祖先用的,为了表彰一个国家的尊贵用的,所以呢,都非常的庄严浮华,但是家里私用的东西呢,非常纯朴,一点点都不雕刻,质朴无华啦。那在上的人这样示范,在下的人,也就不会用这些身外的东西来去突显他的身份地位呀。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只要有一点钱想尽办法就要突显出他的身份地位,那他想得到的不外乎就是衣服、包包、鞋子,再来就是器具、沙发、床,极尽能事去突显出他所用的器具是跟别人的不同。


那孔夫子这样的一提倡呢,大家都知道夫子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朴实无华,一个真实啦。


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那么棺跟椁不同,棺是内棺,椁是衬在这个棺的外面,保护着这个棺的叫做椁。棺呢,四寸,意思就是说这个埋葬的时候呢,第一个达到节俭的目的,但是节俭又不失让他亲人的骨肉不要跟泥土混在一起,那所以要求这样。当然,你也可以用五寸的棺,你也可以用六寸七寸的棺,当时达官贵人很多人这样做,然后椁就更大了。


可是这样子一来呢,大家都在比,比谁尊贵、比谁高尚、比谁比较对得起先人、比谁比较孝顺,对不对?用这些身外之物来比嘛。那为了让他们不比不竞争,就来规定一下吧,棺就是这样的棺,四寸的棺,第一个不至于太浮华,第二个不至于说几年之内让他的先人的骨去挖坟时候找不到,跟泥土混在一块,不至于这样的,定为四寸,外面的衬棺就是椁,有五寸。


因丘陵为坟,我们刚刚讲养生送死之节嘛,这个就是送死之节。顺着,因是顺着,顺着丘陵的地势来做坟。因为坟大半是需要一些高起来的土,那顺着丘陵山坡的形式你就不必花很多的能力去做很大的坟嘛,因为山丘,每个都是丘的形状,这也不跟生人争地嘛。就是比较最节俭方便的方式去做


不封不树,这个封就是高坟,不特别去做高的坟,就给他定个基本尺寸。那你不要超过这个尺寸,超过这个尺寸就叫做不合理,那也不尽然叫做不合理,只是说如果有人高有人低,大家都争这个高,越叠越高嘛,有钱的人可以叠很高嘛,可以请很多工人嘛。那这样子呢,这个性命的质朴,内心的质朴就不见了,整天都在比较,吃的也要比较,生的也要比较,死的也要比较,对吧,整天都在计较,心情七上八下,哪里还有心情可以修性命。


不树,树的旁边不种松柏。那当然不只是只有松柏啦,就是任何看起来特别豪华好看的很花钱的那些树,都不会种的啦,反正坟上就是长草而已啦。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大家都不用花精神在这儿。譬如有钱的人种的柏树特别多、松树特别多,种的金树、银树随便你种,都不这样做,就是任何有钱没钱大家都一样,这个规格就是一般生活水平的人都可以做得到。


行之一年,就刚刚这样,几件养生送死简单的规则做了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所有西方的诸侯都来效仿。那说西方,东方是什么呢,因为鲁国在东方,当时这个所有的诸侯差不多都在西方,那也就是等于说其他各国的都派人来学习说:哦,这个小子怎么样治国才一年啊,会产生釜底抽薪的一个民风的改变。其实刚刚各位可以看他所颁布的东西,其实是很简单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Duc_de_Bourgogne

一大堆经典解读,搞得不知从何下手

人间小爬虫

男女有别这句话应该没有,而是夫妇有别。两层含义,一,就是男女有别,跟猫和狗一样,是不同的,没有褒贬,就是普通的科学认知。二,有别于其他人。夫妇之间是专有的异性关系,应该有别于其他异性。然而现在异性关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才乱。圣人的智慧真的太伟大了。

笨笨的素素

跟孩子一起听,透过小故事,又有张庆祥先生讲解,很棒很正确的国学启蒙!

燕子htz

跟着孔子家语经典学习群才没有掉队,品味它的美,感谢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孔子为何成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孔子

本书讲述古代伟人—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

by:肥妖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

by:冰瑶_2s

孔子传

曹尧德、宋均平、杨佐仁合著的《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秉受尼山灵气而生,头生圩顶聪明颖悟,诗礼乐修身,孝仁德立世。传道受业,周游列国,门徒逾三千,贤者七十二,为后人留...

by:凝与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