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2:王宏图|丹麦王子复仇记

2023-05-05 23:58:4122:51 8.8万
声音简介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王宏图。今天我给你讲解的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莱特》。它是莎士比亚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悲剧之一,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他戏剧的特色,而且也是欧洲当时最杰出的作品,可以说是最为深入地反映出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


我对《哈姆莱特》有一种特殊的情节,怎说呢,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对它的演绎,又或者是对它的影视话剧改编版本,甚至别人对这部作品的续写,我都忍不住要看一看。今天我就和你分享一下我这些年的欣赏体验。可能是一家之言,但也正应了开头那句话,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怎么读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家的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讲《哈姆莱特》这部作品,必谈莎士比亚。不过这次我不会给你事无巨细的介绍他,因为他的生平实在太不传奇了。


作为16到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为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才华和影响力,肯定会在近四百年来西方世界中博得头筹。


 


那么莎士比亚靠什么从那个时代脱颖而出了呢?


有人说啊“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可说对了。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16世纪英国的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熟悉欧洲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英国自古以来一直是欧洲西北角的小国。在古罗马时代,它曾是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罗马帝国一个偏远的省。后来历经盎格鲁-萨克逊、丹麦、诺曼人的入侵,但其势力范围不出英伦三岛及法国的部分地区。到了16世纪,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余年,在她的统治下,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始赶超其他欧洲强国。


一个标志性事件便是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雄霸海洋多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启了英国海洋霸权的序幕。同时期英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现在所使用的近代英语也是在那一时期慢慢开始定型。


经济的发展,通常是娱乐诞生的摇篮,在那个时期英国戏剧演出非常繁荣,尤其在首都伦敦,观看戏剧表演成了市民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娱乐项目,就像我们今天很多人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样。


如果你要跑到伦敦去旅行,十有八九会在泰晤士河南岸的环球剧院参观一下。当年这里开着一个很大的剧场,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便在此演出。不过,当年的剧院已毁于火灾,今天人们看到的是现代的仿制品,它的目的是激起人们对那一英国戏剧黄金时期的怀念。那时英国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说到莎士比亚,他的一生除了叙事长诗、抒情短诗之外,创作了近40部戏剧作品,而作为他“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莱特》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半个多世纪以前,根据英国著名演员奥立佛·斯通主演的戏剧改编拍摄而成的电影,就引进到了中国,电影的中文名称改为《王子复仇记》,而为哈姆莱特王子配音的则是著名演员孙道临。


多年前,上海京剧院曾将《哈姆莱特》改编成京剧。为了适应京剧表演的氛围,其中的背景从丹麦移到了中国,人物也角色一律转换成了中国人,但基本的情节构架保持不变。它不仅在中国各地演出,还远渡海外,到欧洲各国巡演。2007年,我在德国汉堡时,曾看过这部京剧的演出。在场的德国观众兴致满满地看了演出,这部他们耳熟能详的剧作,竟然能用中国的京剧形式再现,剧中人物背景又全是中国元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也反衬出《哈姆莱特》这部戏剧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然而和他的作品相比,莎士比亚的生平显得实在是太单薄了。


他的生平我们至今都无法搞清楚。有关他的生平记载非常简略,只知道他1564年出生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成年后去伦敦谋生,在戏剧圈中脱颖而出,后来跟人合股组建了个剧团。到了1613年,他年近50岁时告老还乡,隐居乡间,过了三年3年便与世长辞。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他的出生日和去世的日子都是4月23日。其实我觉得这可能是以讹传讹,或者是随便记录的。由于当时剧作家演员在英国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费心会为他们写传记,所以随便一写,他的生辰和忌日就成了同一天。事实上,这种情形也出现在中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我们今天能读到他的剧作《窦娥冤》《救风尘》,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也是所知甚少。


由于莎士比亚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没有上过牛津剑桥那样的名校,所以后代不少人对那些作品是不是他写的存有疑问。他们觉得莎士比亚作品内容博古通今,既有对上层宫廷生活的描述,也有对市井风情的展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涉医学法律无所不包,这不可能是一个乡村的土包子能写出的。


不过我觉得这倒是一种偏见,因为至今没有人能提出确凿的证据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虽然作为一个作家,莎士比亚生平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就像好些年前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这部电影当然很好看,但基本上出自虚构,没有多少史实依据。


莎士比亚属于这样一类作家,生平平淡无奇,作品则气象磅礴,波澜丛生,对人世的观察与思考全都融化在作品中。另一类作家则是生平事迹戏剧味十足,它的光彩甚至盖过了作品,像美国作家海明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可以这样说,如果四百多年前英国没有出现莎士比亚,近现代西方文学的面貌会大不相同。


莎士比亚作品繁富多彩,从类型上看,就有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你仔细看它们就可以发现和这个作者极富智慧,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极其敏锐、犀利,他运用的语言活力满满。他洞察力超群,思想的新颖与深刻,同时代群星闪耀,我觉得也没有人能与之匹敌。


他的作品题材多种多样,涉及政治、宗教、伦理等,他的词汇量特别丰富,很多来自拉丁语和法语,对近代英语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说的很多英语,比如Cold-blooded冷血、Dawn黎明,这些词汇都是莎士比亚独创的。


好,言归正传,接着我们就说说《哈姆莱特》故事本身,只有知道了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我们才能从中发现它的闪光之处,也才能捕捉到它留给后人,不断探讨、不断追究的谜题。


从我上面提到的电影的中文译名《王子复仇记》,其实你对《哈姆莱特》的情节梗概能猜到个七八分。它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得知父亲死后,王位被叔叔篡夺,母亲也背叛父亲的情况下,不断地去寻找、追究真相,并为父亲复仇的曲折经历。对于这类故事,我们中国的观众一点不陌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五花八门的宫廷争斗可谓层出不穷,血腥味十足。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他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并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而莎士比亚写的这一复仇故事,可不是他虚构的,在历史上真有这一事件,12世纪末问世的《丹麦史》对此便有明确的记载。由于这一复仇故事如此吸引人们的眼球,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它多次被改编成各种版本的戏剧搬上舞台,莎士比亚的这部剧本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可以说是同类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曾几何时,哈姆莱特王子堪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本人贵为王子,长得一表人才,同时爱上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尽管美丽的奥菲利娅对他感情是否真诚还存有疑虑,但哈姆莱特相信只要他坚持不懈地向后者表达爱意,终有一天能俘获她的芳心。


他在当时德国首屈一指的维登贝格大学求学。但一场突如其来的事变改变了一切:他的父亲、为丹麦开拓疆土战功赫赫的老哈姆莱特国王,猝然间暴死,叔父克劳狄斯趁乱夺权,继承了王位。哈姆莱特匆匆回国奔丧,但更让他感情上接受不了的是,他的母亲葛特露竟然不顾当时禁止叔嫂通婚的戒律和儿子的感受,在丈夫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便和小叔子克劳狄斯结了婚。为此哈姆莱特郁闷透了。


尽管哈姆莱特在感情上对叔父存有抵触情绪,但克劳狄斯还是设法在安抚他,拉拢他,并公开允诺他是王位的继承人。这就使得哈姆莱特陷入了极端矛盾的情绪当中,他犹豫再三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他父亲的鬼魂显灵了,向他披露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他是被克劳狄斯谋害的。虽然哈姆莱特一直觉得他父亲死得蹊跷,但出于慎重起见,他没有完全相信鬼魂的话,他担心有可能是恶魔施的诡计。由于担心自己的真实意图被叔父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哈姆莱特不得已装疯卖傻,不仅如此,在他心爱的奥菲利娅面前,他也是疯话连篇,让人既好气又好笑,摸不着头脑。


奥菲利娅见到昔日英俊潇洒的王子变成这副模样,非常难过。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则相信由于女儿奥菲利娅回绝了王子的求爱,使王子陷于绝望,但新国王觉得这样的理由并不充分。正好这时有一个戏班子到王宫里来,哈姆莱特便抓住机会顺水推舟,将鬼魂所说的谋杀场景编排到戏中,同时请国王王后来观看演出,想借此观察他叔父的反应。不出所料,叔父克劳狄斯看到他的罪行原原本本地在舞台上复现时,一时间惊惶失措,异常恼怒,当即拂袖而去。


在叔父看到他的罪行在舞台上曝光,怒而离场之后,这对哈姆莱特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叔父跪伏在地祈祷,哈姆莱特路过之时,完全听到了祈祷中的忏悔,这时他已经知道了叔父的罪行,完全可以冲上去给他一剑,但他却没有,反而觉得在叔父祈祷时杀死对方,会给这个凶手进天堂的机会,达不到复仇的目的。


换做我们设身处地想想,一定会觉得哈姆莱特给出的不杀理由实在是太可笑了。到底他是不敢,还是有其他什么顾虑呢?在这之后,哈姆莱特的母亲葛特露看到儿子得罪了国王,急忙把他叫到自己的卧房里。御前大臣波劳涅斯是个急功好利者,就在王子和母亲交谈的时候,他躲在帐幕后偷听,想打听点秘密好借机向国王邀功请赏。不料王子发觉帐幕后躲着人,以为是他叔父在那儿,此时此刻哈姆莱特终于忍不住了,叔父和母亲已经碰了他的底线,他努火中烧,一剑刺过去,当场要了波洛涅斯的命。


从表面上看,哈姆莱特王子取得了胜利,因为他终于拔出剑刃,出了一口恶气:他总算弄清了父亲被害的真相,鬼魂所言不虚,他可以着手复仇了。但他的这一近乎鲁莽的大胆举动不仅杀错了人,直接将叔父触怒了,而且将自己的真实念头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把他自己置于前所未有的险境中。


在父亲去世后的这段时间里,哈姆莱特和叔父一直相互戒备,面和心不和。如今他们俩是彻底撕破了脸,克劳狄斯发现这一切后,又生一毒计。他知道众目睽睽下将哈姆莱持除去,会激起众怒,于是他让哈姆莱特作为使节前往英格兰,暗地里写了一封密件,想借英国国王之手把他除掉。你看克劳狄斯阴险不阴险?他不但杀了哥哥,还想把侄子一同除去。


在这里,我们终于能够感到全剧的矛盾点即将集中爆发。我们也会发现,接下来的剧情,已经容不得王子像以前那样犹豫再三了。这封密件到底写了什么呢?


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莱特夜不能寐,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偷偷打开了国王的公文,发现他叔父竟然要求英国国王见信后当即将他斩首。震惊之余,哈姆莱特王子自己以丹麦国王的口吻草拟了一封文书,要求英王将那两个送公文的来使处死。那两个成为刀下冤鬼的来使,一个叫罗森格兰兹,另一个叫吉尔登斯吞,他们是王子幼时的玩伴。在哈姆莱特装疯后,由于他们俩和王子的特殊关系,国王曾派他们去哈姆莱特那儿一探虚实。


在哈姆莱特将假冒的文书盖印封好后,第二天他们就遇上了海盗,王子在与海盗的搏斗中脱逃,返回丹麦,而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在摆脱了海盗后,继续前往英国,在英王看了假冒的文书之后,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刚才我提到,哈姆莱特在母亲的卧室中误杀了当时丹麦宫廷里德高望重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这的确惹出了大麻烦。而且波洛涅斯恰恰是哈姆雷特的爱人奥菲利娅的父亲。


父亲死于非命,奥菲利娅也变得疯疯巅巅,最后不小心掉进溪流中,溺水身亡。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得知父亲身亡,心急火燎地从法国赶回丹麦,誓言要报杀父之仇。国王克劳狄斯在得悉哈姆莱特并未死于英国国王刀下,而正在返程途中,心中又生一计,想借雷欧提斯的手杀死哈姆莱特。这样,雷欧提斯报了杀父之仇,国王也能除去哈姆莱特,简直两全其美。


故事终于进入高潮了!这就像我们看电影,一决雌雄的阶段就此展开,这也是戏剧冲突最高潮。


狡诈的国王鼓动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比剑术高下,其间暗藏杀机。果不其然,一场血腥的杀戮发生了。国王担心雷欧提斯无法在赛场上杀死哈姆莱特,因此暗地里在酒杯中加了毒,没想到王后葛特露抢先喝下了这杯酒,随即中毒死去。


在比武中,雷欧提斯先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一把夺过那柄抹有毒液的剑,反刺雷欧提斯一刀。两人先后中毒死去,而哈姆莱特在咽气前,径直冲到叔父面前,给了他一刀,最后两人同归于尽。


你看,在这场刀光剑影的搏杀后,现任的国王、王子全都命丧黄泉,而最后坐收渔人之利不是丹麦的任何一位王储,反而是邻国挪威的王子福丁布拉斯。要说这个福丁布拉斯,还是比较有运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回到很多年前了,当年老哈姆莱特国王还活着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他和挪威国王决斗,当时两人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双方以各自的国土为赌注,胜利的一方将把失败一方的国土收入自己囊中。在那场决斗中,老哈姆莱特赢了,占有了挪威的国土。但年轻气盛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心中不服,不时纠集人马寻衅滋事,一心想光复故土。而丹麦宫廷中的这次仇杀,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按照当时的惯例,丹麦的国王由贵族会议推选,哈姆莱特在临死前,也把赞成票投给了福丁布拉斯。加上丹麦当时的国土中有很大一部分原本也是挪威的领土,在国中无主的非常情况下,这些因素都顺风顺水地将这位野心勃勃的挪威王子推上了丹麦的王位。


这恰恰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老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其实啊,在欧洲国家的历史中,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当王储之位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悬空的时候,由于姻亲关系,别的国家的公爵伯爵继承王位的事情非常多。再比如中国的历史当中,每逢乱世小国争斗,几十年便会有一次帝王的更迭。


你听完故事后会有一个直觉:哈姆莱特复仇故事的逻辑套路和中国的很多宫廷争斗类似,在西方文学中也不乏这种情节,但为什么莎士比亚的这部作品就成了世代为人传诵的经典呢?


我想,真正让它成为经典的不是它的情节本身,尽管紧张曲折的情节让《哈姆莱特》高潮迭起。然而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作品,除了雄辩华美的语言外,主要还在于它塑造出了哈姆莱特这一复杂的忧郁王子形象。为什么一个人物形象就让它永垂不朽了呢?好,这就是我在下期来为你解答的问题。今天就到这里,我是王宏图,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4515qqpf

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弑兄夺嫂的叔叔最终被正义反噬……

金声玉振刘言翡语

李小二拿的事皇叔剧本吧

李李源

老师们讲的真好,计划重新阅读这些书。

泰极老三

我觉得应该用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by:因心尔雅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又名王子复仇记,写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是经典中的经典。

by:声命之舞

哈姆莱特|AI电子书

【内容简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王猝死,其叔父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并娶了他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逐步弄清了其叔父弑兄篡位的真相,决定为父报仇……【作者介绍】...

by:凤凰联动_电子书

经典必读 | 哈姆莱特

内容简介《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世界经典作品,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

by:休慌

哈姆莱特经典台词选读

《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

by:东骧老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