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 公鸡和珍珠

2023-07-01 20:25:4702:53 92
声音简介
伊索寓言 公鸡和珍珠

公鸡登上一堆粪土, /在上面刨个不亦乐乎, /最后翻出了一颗珍珠。 /“我眼前的这个‘宝物’/对我有何用处?/倒不如找到一颗麦粒一/我们这些庭院里的鸡鸭羊猪, /都用它来饱肚。 /更何况, /我也不用佩带这个‘宝物’, /它又不能使我容貌突出, /让人们去把它当宝贝吧, /尽管它光彩夺目, /对我却毫无用处。”

——特列基阿科夫斯基寓言(选自《俄罗斯寓言百 篇》,陈际衡、赵世英译)


寓言的一个基本手法是“拟人化”。这则寓言里的公鸡也是“人格化”了的。它代表那些缺乏审美情操的庸人。“珍珠”、顾名思义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东西。它,晶莹透明、光芒夺目,给人以美感。然而,在这样美的事物面前,“公鸡”却大叫:“对我有何用处?倒不如找一颗麦粒……用它来饱肚。”“公鸡”所需要的仅仅是维持其生命的物质生活资料,而对精神生活和审美无所希求。就是说,它缺少审美情操。是的,“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贩卖矿物(也有人译作“宝珠”)的商人, 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难怪“公鸡”大声嚷道:“尽管它(珍珠)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这就是“公鸡”式人物性格中的喜剧色彩,或者说,这正是“公鸡”式人物的可悲之处: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人”的价值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只有动物才仅仅满足于直接的肉体需要,而无所谓精神的或审美的要求。
“公鸡”式的人和事我们并不陌生。十年动乱时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破坏,首饰香料被封存,服装款式“清一色”,全国一片“红海洋”,“美”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代名词,因而人人谈“美”色变。尽管美受到如此摧残,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仅没有泯灭,反而更加强烈。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拨乱反正,党中央作出了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指示,号召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全国人民正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从物质到精神美化自己的生活。因为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人的生活,并不是象公鸡那样以“填饱肚子”为满足,而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3页)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他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

by:海星派派派派派大星

伊索寓言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

by:晨歌_77

伊索寓言

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明星,闪烁着熠熠光辉!

by:白家煜

伊索寓言

很有趣的故事,适合亲子共读,小故事大道理如果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感谢支持与关注

by:唇间暧昧

声音主播

1314121162

简介:喜马拉雅知识大使,古籍唤醒计划文史主播。做人学艺宗旨:宁要大家大气的不完美,也不要小家子气的精雕细琢。戏曲老行话:不疯魔,不成活。随心随意,随缘随你……”熟悉的陌生人”。。。声音是灵魂的音乐,用声音传递温暖的力量。上译片毕克、邱岳峰、尚华、童自荣、李梓、苏秀、刘广宁、乔榛、丁建华及上海电视台杨明、情感沧桑的徐涛老师等配音大师的声音追寻者。 《黑暗的公正》译制剧片有句台词:“正义女神虽然蒙着眼,但她能明察秋毫” ,让我们安静下来吧,一起品味人声。悲哀的生存年代,家乡安顿不了肉身,他乡安顿不了灵魂,从此便有了漂泊、孤独和牵挂!聆听是一种缘分,因为心与心的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