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1 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3-05-05 03:22:0214:35 91.1万
声音简介

今日金句 



今日研习 

1

喜马拉雅的听众,你们好,我是费勇。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课,当我们开始学习佛学时,我想我们首先要回到佛学的源头,也就是佛陀本人,所以我首先就要和大家分享,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成佛之后,有人问佛陀:“您是神吗?”回答:“不是。”又问:“那么,您是人吗?”回答:“也不是。”“那么您到底是什么呢?”佛陀回答,我是觉者。这个“觉”,实际上就是佛的本意,就是“觉悟”“觉醒”。佛陀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觉悟的人、一个觉醒的人,这样就是佛。


所以我们现在讲拜佛,其实不是拜一个神仙,而是拜一个觉悟的状态、拜一个觉悟的人。那么这个自我定位,使得佛陀和其他宗教领袖,比如基督,非常不一样。佛陀从不让弟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认为个人崇拜会阻碍你的觉悟。佛陀总是把自己看做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唯一不一样的呢,是他已经洞察了存在最深的秘密,或者说真理,也就是法。他认为,我们只有全然地去觉知这个法,才能唤醒我们的内在,走向觉悟和解脱。


虽然佛陀要求弟子们以法为师,也要求弟子们不要偶像崇拜,佛陀自己也从不把自己看作神,但作为一种宗教,在流传的过程当中,信徒们还是会把创始人神话化,还是会有所崇拜。所以,在佛教的话语体系里,佛陀的生平带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2

佛教里把佛陀的一生,归纳为“八相”,大意是佛陀一生的八种形态,或者说,佛陀成长的八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降篼率。降生在篼率天。关于篼率天,以后再具体解释,但既然是降生在天上,说明佛陀不是普通人那样从母体出生,而是自己从天上来到人间。


第二个阶段是托胎。虽然是自己从天上来到人间,但也不能从天上自己飞下来,还是要像普通人一样,从母体出生。所以,就要托胎。佛陀所托的母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六只牙的白象,口里含着莲花,在美妙的乐声里从天而降,走向自己,把莲花放进自己的体内,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随后就怀孕了。


第三个阶段是出生。当时的印度有一习俗,女子在生产之前要回到娘家去。摩耶夫人也在此时动身回家。当她走到蓝毗尼园无忧树下时,心中有异样的感觉,同时觉得身体有点不稳,想去攀附树枝,不想树枝自己垂到了她的手边。就靠在树边,王后生下来太子。也有的文献说是,佛陀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腋下出生的。


小太子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是最后一生,不会再生。我将用伟大的法雨扑灭地狱之火,让众生获得幸福。”这一天正好是逢中国农历四月初八,即为佛诞日。每年这一天,全世界的佛教徒和在家的信徒会集合在庙里,供奉太子佛像,举行法会,用香汤浴灌太子佛像。所以叫做“浴佛节”。 关于佛陀出生的年代,有很多说法,流行的有两种,一种是在南传佛教里,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而我们中国人一般把佛陀出生的年代定为公元前565年。


第四个阶段是出家。佛陀出世后七天,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佛陀是他的姨妈抚养长大。在巴利语的《柔软经》中,佛陀自己回忆早年在净饭王宫里的生活:“我很娇贵,非常娇贵,无比娇贵。在我父亲家中,为我建造了蓝莲花池、红莲花池和白莲花池……在我的上方,日夜撑着白帐篷,以免我受冷、受热,沾染尘土或雨露。”“我有三座宫殿,一座冬宫,一座夏宫,一座雨宫。在雨季的四个月里,女歌手们侍奉我,我从不下殿,别人家的奴仆吃碎米粥,而我家的奴仆吃米饭和肉。” 


佛陀从小的生活受到了很豪奢的保护。原因可能在于,佛陀出生后,有预言家预言他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要么成为伟大的君王,要么,出家成为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净饭王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伟大的君王,不希望他出家成为人类的精神导师。为了不让太子将来出家,所以,对于太子的生活采取了特别的保护措施,不让太子接触真实的世界人生。


在巴利文的一些文献里,提到净饭王为了阻止太子出家,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让他结婚,妻子名叫耶输陀罗,还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但佛陀自小就特别敏感,对于日常生活里的现象,有他自己的思考。到29岁那一年,还是离开王宫,彻底放弃世俗生活,放下尘世的一切羁绊,出家去寻求终极的真理。


第五个种阶段是降魔。这个魔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魔鬼,而是内心的魔鬼,杂念,烦恼,欲望,等等,是我们内心的魔鬼。佛教里把这些魔鬼叫做摩罗。佛陀出家以后,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战胜自己的各种心魔。在一些原始佛教文献里,佛陀降伏摩罗的过程非常戏剧化。比如,在《因缘记》里,摩罗用各种武器向佛陀发起进攻,还派出自己的三个女儿:欲染、悦人、爱乐上阵,诱惑佛陀。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经集》里,佛陀自己讲述如何在修禅的时候抵御摩罗的袭击,并说摩罗有十支军队,第一支军队叫爱欲,第二支军队叫忧恼,第三支叫饥渴,第四支叫贪欲,第五支叫昏沉,第六支叫怯懦,第七支叫疑惑,第八支叫虚伪,第九支追求名利,第十支叫自赞毁他。在《不动利益经》里,佛陀说:“现世欲和来世欲,现世欲想和来世欲想,这些都是摩罗的领域,摩罗的地盘,摩罗的庄稼。这些邪念导致贪心、恶意和毁灭,成为圣弟子修行的障碍。”


降伏了摩罗,就进入第六个阶段:成道,或者说成佛。关于佛陀是如何成佛的,以后的课程里会专门讲解,这里先放一放。成道以后,就进入第七个阶段,弘扬佛法,这在佛陀一生中比重很大。


最后一个阶段是涅槃。涅槃这个概念,在佛教里大概的意思是摆脱了烦恼的束缚,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如果我们把佛陀的出生定于公元前624年,那么,他的涅槃就是在公元前544年。如果我们把佛陀出生的年代定为公元前565年,那么,佛陀涅槃的时间是公元前486年。


3

佛教里关于佛陀一生的“八相”,基本上勾勒出了佛陀一生的事迹,以及回答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从人物传记的角度,那么,佛陀这个人基本可以描述为,大约公元前565年,他出生在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城,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他的家族叫释迦族,是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乡村部落,所以,佛陀也常常被被称作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国王,但他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出家生活,成为佛学的创始人,在公元前486年去世。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那么,有两个观察点可以讨论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个观察点,是把佛陀个人成长的经历放在印度的历史背景里,那么,他是作为一个叛逆者出现在印度舞台上的。佛陀生活的年代,在印度,正好是大转变、大混乱、很暴力的年代,小国之间战争不断,而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占据社会主流,造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另一方面,新的沙门(息恶、修道)思想在兴起。佛陀对于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都是持批判态度的。当时印度社会按血统把人区分为四个阶层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主要是商人;首陀罗、工匠佣人等贱民。佛陀的家族属于刹帝利。佛陀认为人是不分贵贱的,是平等的。佛陀成佛后,强调人人都有佛性,不分种族、阶层。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革命性思想。


第二个观察点是把佛陀放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背景里,那么,他是作为人类思想基本范式的创造者之一出现的。佛陀生活的大时代,就是大约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一些历史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人类轴心时代,那个时代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则有释迦牟尼,这些伟大思想导师,塑造了人类的思想的基本范式,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智慧源泉。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都对人类的困境特别关注,都具有怀疑一切的悲观倾向。比如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生活不是生活。”孔子对于现实的强烈批判,老子的逆向思维。但在对于人类困境的理解上,以及解决方案上,这些思想家显示了不同的思想路径。


在下一节课里我会和大家分享,佛陀是如何理解人类的终极困境的。



----------特别福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风之梦1979

非常认同老师讲的觉悟!

炯炯妈妈讲故事

费勇老师的金刚经修心课,是我焦虑抑郁时的指明灯,只要看到这本书,浮躁的心慢慢就能静下来,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值得好好阅读,感恩费勇老师

AG阿宝

最近家里发生重大变故,晚上听钵音,心里默背心经,内心平静安宁。

听友484097153

为什么去世时间比出生时间早?求解

潇影_c3

老师:你们的群怎么加?

猜你喜欢
佛陀的故事|佛学知识入门|静心安眠

本专辑内容取自各佛教知识及入门书籍,简要讲述佛教缘起、教理、简易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佛法不离世间觉,并非消极避世迷信。

by:花椒要麻

佛陀佛陀请开门

欢迎关注订阅号“就是吉喜”竹庆本乐仁波切所教授、指导的「那澜陀菩提佛学研习课程」,是传统佛法教育在西方传播、翻译和改编适应多年的成果。如果身处现代生活中想要「了...

by:吉喜诵读经典

与佛陀修行在红尘:不可不知的100个佛学智慧

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岁月,佛陀睿智的灭苦之道已被雕刻成金碧辉煌的文字,在寺庙中接受信徒虔诚的礼拜与供养。只是,已鲜有人用自己的双脚去真实地丈量佛陀曾经踏足的土地,...

by:朱雀文化书场

佛学

透过平实流畅的语言,领你进入佛陀的世界,契悟佛教的奥秘。

by:九妹吉祥

佛陀传

佛陀教导觉观身体、感受、心和法(心生之物象)的十六个观息法门。练习它可以让我们心轻自在和喜获法益。

by:善念善行爱相续

佛陀传

原文诵读,无背景音乐

by:心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