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二) “信”的陷阱

2023-07-06 17:06:0720:58 1.2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五常
声音简介


好德性要如何去行持?张庆祥讲师通过精彩的小故事来告诉我们如何落实“信”德,又不至于堕入执着的陷阱。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否要求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信守承诺?那孔子又为何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为什么守信有时反而会沦为小人?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信?如何才能“入于百花丛,一叶不沾身”?答案尽在其中。


 二)“信”的陷阱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能够行这五者于天下,能够把这个仁给做好,那哪五者呢?恭、宽、信、敏、惠,你看光”仁”这个字,也要什么基础才能够成就呢?信。当然我们这样子讲,那个“义”要不要信来成就?也是要,都是需要的,信,这个字,最为重要。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君子一定要先信,信就是,我所做出来的已经切中一个君子的节度,而且已经有一个时间,而且感召人家的悦服,而后劳其民,如果未信就开始劳其民,百姓就认为你在利用他。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跟朋友交往,你要说说他的缺点,让他能够接受,那你得要先你的行为行事,要先有一个切中君子节度的样子,你跟他相处的时间,要让他感受得到,你的德,而后跟他讲的时候,他会非常惭愧说,对,我应该要这样,如果你跟他建议什么,其实你比他还糟,各位,这个效果大不大?那效果就很小很小。


所以这个信,除了讲内在自己不失于己,还有一个意思,达于外,他明德显现于外,让人看得到了,让人信服得来了,所以人信之,那个信也有外面的意思。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有为天爵打拼,有为人爵打拼的,有两个都一起打拼的,我也可以为人爵打拼,里面不失我的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行仁义忠信这样的德性,乐善不倦,所有善事尽量去做,这就是经营我们的天爵。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世面上的那些官位,那是所谓的人爵。所以当你在做这个仁义忠信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返回我们的先天。信,这个德,它很重要。


子使漆雕开仕。孔子叫弟子漆雕开去做官,对曰:吾斯之未能信。说我还不能不失己,而且我的德也还未洋溢于外,让人能信服,所以我还是觉得我不要当官,子说。孔子听他这样讲,非常的高兴。漆雕开还没有把握,他就坦诚他还没有把握,这样有没有信?这就是信,不失己,我就是我的德性,我的才气都还不到,我就说我不到,他的信还没有到,我承认我还没到,就我承认的这个心是信的,那他的实质是还没到,这大家都知道的,他的心已经先信,心先信了之后,他的性就跟着慢慢接近了,他说这个话,信已经一百分了,这就是信。


我们要了解信这个字,说不失己,是不失实相的你,不失现在的你。我的现在距离实相也许是远的,我承认我现在距离我先天是远的,我承认这个学问很好,我正在追求,我承认我现在正走在三分之一,我正走在一半的道路上,这个就是信。


我承认我现在不能指导你,我承认我指导你可能现在是有问题的,这个就是信。你的信,经过这一番坦诚,一百分。你的内在的学问,会跟着这个坦诚一直前进,这是很重要的。信也会有执着,所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不失己,也要近于义,能够辅助别人,这样子说出去的话,承诺过的话,才能够去实现它,才叫做信。信如果说出去,有损与人,也许有助于己,但是有损于人,即使我已经承诺了,抱歉我不做,那你说:“你不讲信用”,不讲信用就不讲信用,我答应你的事可以不讲信用,于公义上我必须不讲信用,才叫做讲信用。


所以任何学问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讲,讲五德的时候,每一个德后面我都会告诉你,那一个德有的陷阱,那一个德的执着,是因这样子训练下来,才会成为一个可用的君子之才,而不会训练一群硁硁然小人哉!


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我最怕训练这种人,我很讨厌这种人,最不喜欢就这样。一个德给你,你就要会开始去,什么时候可以用,而什么时候不能用,不近于义就不能用,义就是肯舍己而为人。我这个事情做下去,也许会损伤到少数人,没有错,但受惠的是更多而更长远,这样有没有义?这样就有义,信要近于义,好,做。如果对你坦诚,但是却不近于义,我对你这个小小坦诚,没有错,实相是这样,真相是这样,但我一坦诚了之后,结果我损害了一个大局面,让一个大改革不能发生,那我这个信,有没有意义?就没有意义。


信要近于义,才能够实施,,就是实施,不近于义,不要实施,你有权利不实施,这就是智的地方。因为这个信这个字,有不变的意思,可是不变要更高更远一点,我们要面对天理的不变,我们要为众生的利益不变,我们为众生的心意不变,而不是为现在这个小小的真相变不变的问题。


好比说我们讲孝,孝于父母算是孝,孝于父母却逆着天的时候,各位,到底要怎么孝?有可能最后的目标还是要定在孝于上天。忠,你说忠于我的上面那个长官叫做忠,可是你的长官不一定对,有的时候他逆着天,那你到底要忠于上天的那个忠,还是忠于长官那个忠?所以这个有远近,有大小。最后都不能违背最远最远的那个上天大道所定的一个目标,才是我们整个仁义礼智信最后的它一个依靠,必须符合正道乃称为信。所以那个时候你答应的事也好,或者是有这个真相,我并没有这样讲也好,统统称为信,这样各位了解意思吗?那就是信。


那个江湖大哥,做了一个什么事,虽然是不对的,烧杀掳掠,那个小弟就挺他,那个叫做义,有一天那个小弟不挺他了,叫不叫义?那叫真义,但对那个大哥来说是不义,对天地来说是真义。那个挺他的,对他大哥来说是义,对天地来说,是不义的。就是你要取哪一个?你自己心里要有一把尺。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是固执不通,跟石头一样的顽固,硁硁然,说话一定信用,做事一定做出结果,硁硁然,小人哉!都不会变,要变,行必果,不一定要按照人家怎么说怎么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要做到那个结果出来,不一定,也许我半途而废,我可以马上改弦易撤,我得要改,虽然说他们说,这样做是对,这样做是对,可是这时候我就不能这样做,行不必果。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两句刚好相对,相对的,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个意思就是在贬义很固陋不通的小人。孟子说:大人,这怎么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义字当头啊,这些都可以改的,就取大的来说啦。


子日: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就是偷,偷了真正的信,好信都不更改,死不更改,答应都不能改,允诺了都不能改,有没有。可是啊,却不去学正道是什么,大道是什么,所谓不好学就是讲大道不好学,那就是贼啊。小忠为大忠之贼,对不对,小信为大信之贼,有没有?小有为大有为之贼,


小孝为大孝之贼,这是常常一个修行人所犯的毛病。孟子举一个例子,陈仲子,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陈仲子这个人很清廉,不合义理的时候知道把整个齐国这么大国家送给他,他也不要。人皆信之,而且每个人都相信他不会要。因为陈仲子实在是够清廉的,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这个陈仲子很有义,但是这是小义,为什么呢?这是舍箪食豆羹之义,好像施舍一点人家东西的那种义,小小的义啦。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一生达成的事情,就是亲戚,父子之情,君臣,上下的义。可是陈仲子因为他哥哥得不义的俸禄,他就要离开他哥哥的家,他妈妈跟他哥哥住,所以他离开他哥哥的家等于离开了谁?就离开了他妈妈。然后了呢他们的国家请他去当官他也不要去,因为他哥哥得的不义的俸禄,然后呢这个人这样的义气就非常的清廉,全国上下都知道他非常清廉,都非常可怜他,也非常相信他,也非常支持他。几乎所有的声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孟子批判,就说:那是小家子气的义,真正的大义是跟你的父母保持应有的关系,跟你的君臣保持应有的关系,为你的天下国家众生去设想。可是他一样都没有做,可是那个时候如果他留着,留在他的家里面,住着他哥哥的豪宅,跟着他妈妈享受天伦,然后呢接受他哥哥的推荐然后去当官,我相信他受到拥护绝对不会有现在的如日中天。


各位对不对,对吧,因为他做了一点大家都看得到的小义而如日中天,清明的明声而如日中天。但未当官日理万机的辛苦,有没有,也不会说到了朝堂上还要跟很多的群小去抗争的这个危险的那种人反而是没有什么能敬佩的,因为我们会觉得会说他是在专一个混口饭吃的薪水,对不对?这个叫做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这怎么可以呀,人们就是这样,智慧浅陋,我们常常喜欢吹捧一个人小小的看得到的清高的德性,而忘了那一些胸怀天下做更大置业的人,你根本就看不到,这就是我们一般众生的病,就是以小舍大,这个呢,信是小信不是大信,这不是圣贤所称道的信。


至于孔子所说的乡原,万章问孟子说:一乡皆称原人焉,原人就是很厚道谨厚的那种人,无所往而不为原人,那么这个人一乡称赞到哪里都被称赞啦,孔子称乡原为德之贼,到底是为什么?他说:非之无举也,那个乡原虽然很厚道,大家虽然很赞赏,那个小小的事的赚取了大家眼泪的那种清廉,那他平常其实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非之无举也,想要举出他的错误举不出来。刺之无刺也,要刺他的要害刺不起来。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跟污世打成一片,大家的欲望下所追逐的东西其实他一样也没有少。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一般人认为的美德其实他都还行的不错哦。众皆悦之,自以为是,他自以为德性高操,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尧舜之道是什么?不止是小家子气所认识到的仁义礼智信,这仁义礼智信还有它权变的那一面,有没有?永远围绕那个最大最远的主轴,而不变的那一面。只要那一面抓的好,它就入于百花丛,一叶不沾身啦。他到庙里面,到朝堂上去退小人去迎君子去了,他就去作为啦。所以这个尧舜之道,这些自命清高的小德性的人所不能懂,说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不愿为众生奔波于道路,所以叫作德之贼。


这一些小德性的人把天下的爱怜啦垂怜啦通通给吸走了,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现在是会做环保的人吸金比较快还是提倡黄庭禅比较快,会做环保的随便一登高一呼几千万啦,你说黄庭禅观照内心哦,你三块钱也募不到(台语1325),对不对?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圣贤他不是排斥那些小德性,而是说我们竟然大小不分啦,不可以这个为德啦,不可以这个为信啦。这个圣贤所为的意思是这样。


好像尾生抱着桥柱而死啦,这种信就不可取。还有一个人不是吗?生前的时候拿了一把好剑然后去看他的朋友,然后他朋友就说出他很喜欢他的那把剑的意思,那这个人心里就想,那他既然这么喜欢我就要送给他,等我办完这一件事情,剑是拿来护身的对不对?等我走完这条山路,办完事情回来,我要送他。回来的时候,他朋友死掉了,那他要送他的心愿未能达成,但我一定要实现我的诺言,他就把他的剑挂在哪里呀?坟前的树上。然后大家都在书里面赞扬他的信对不对哦。依我看我是不屑,因为你挂在树上,他其实用不到。它只会生锈,对不对?你的内心已经答应他。但他已经过世了,这件事情就已经了了。当然只是一把小小的剑我们只是以这个来做论断。君子是权变无穷的了,君子没有这样的固执啊,你可以有很多更好的办法。


信的部分我们就谈到这样,根据以上我们谈到信的一些基本定义,我们就来回想,以前我做的事呢,哪一些我认为是有信,以后呢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道场上,我认为我可以怎么样来持行这个信,如果我要执行信这个的德,那我可以怎么去做它,如何具体的去落实它。


我先再补充一点哦,这个五常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到今天大略做一个说明,但这个实施五常它是用在一个契机一个节点上,这个概念我们必须加以说明。讲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就先讲礼,礼的一个实例。


例如说今天早上我们看到一个老师,然后见面的时候呢我们就跟他行一个礼,对不对?可是待会绕了一圈那个老师从厨房后面又绕回来后面还见面,那还需不需要行刚刚那个礼,那就不需要啦。因为你在这个场地里面绕来绕去一定是会碰得到的,哪有一说碰到就行礼的,


恭而无礼则劳,对不对,超过了,你说什么时候才行礼呢?其实是见面那个契机才行礼,好吧,他如果说出门去了然后过了二个小时回来,当然可以,那还算见面,对不对,行个礼。


像祭祀的话,譬如说要献贡的时候,献贡我们就有一个献贡的礼,有一个作为一个节点的开始献贡,献贡完了之后,要做下一个程序,我们必定是喊一个口号,作为下一个程序的起点。然后大大的一个行礼,然后中间这一个过程你就做那个动作该把它完成,中间每一个动作不必再大大的行礼,那不必啦。然后这个完了之后要进入下一个程序,


再一个大大的行礼,然后呢,那中间就做那一些动作,只是这样子的。古人出楚都是这样,我们迎接一个行人,怎么样用那个礼,当他来的时候,平常日常是怎么的生活,等到他要走的时候我要大大的行一个礼,然后要怎么样送他出去,各位要了解这个意思,所谓这个礼,


就是施行在由这个状态变到下一个状态的这个节点上,才是去施行的时候,仁义礼智信也是一样。什么时候存仁啦,你不是说我今天24小时我就来揣摩一种爱的感觉,那你会疲惫死,对吧?当我看到不忍人的事的时候,那时候自然由然而生那种不忍心的感觉,那个希望他更好的感觉,那一刹那就是持着仁的时候,那个仁一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决定怎么办,来帮他化解这个,让他还能够更好,当他办法出来的时候,就是去做你该做的动作。这样了解意思吗?就只剩下这一些,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匍匐向路井的时候,那个仁心一起来,或小孩子在外面淋雨、受难,被丢弃,我们的仁心不忍心就会起来,不忍心起来是那是那个时候的心,但是你不能够那个不忍心一直持续存在三年呐,对不对?那是不可能的啊!所以持心不论哪一种心,仁义礼智信,重点在持的时候,就是由这个状态变那个状态,中间那个机。


譬如说,我正在工作那就是在工作啊,轻松愉快的去工作啊,然后做做做我看到了那一个人这样做一个非常的困难的工作,显而易见他那个样子是做不太来的,他四处求援无人,本来正常状态已经进入另外一个状态的关节点,那个关节点就是那个义所要发生的时候。当你已经决定开始去帮他挺他了,那个义那一刹那已经出来了,可是你去挺他,却需要三天才能完成,那这三天你都会一直保持那一刹那的感觉吗?不是的,那会累死人的,这样各位了解吗?


人性是这样,所谓的至情至性他的发动,他就是这样而已。在那个刹那那一个节点的时候,他会自然的发生,他发生我们完全知道意思,但是你还是要观照实相,他该下去的时候下去,但是因这一个恻隐心,


因这个是非心,因这个持让心而产生的你想应该要怎么作为,老天爷在我们身上设计这么巧妙,一个这么美妙的性,该怎么办他会有一个心给你,那个心给你的时候怎么办,你开始想那个智慧,然后你就持续去做,到下一个节点又一个转变,那个转变再来的时候就去行那个礼,从仁可能变成义,从义可能变成信对不对,它会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好比我们三阶的整天的训练里面你将会有碰到很多这个情况变到那个情况,这个心情变到那个心情,这个机变到那个机,有没有?中间在持那个仁义礼智的时候啊,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面来持的,这个就是我们要加以说明,这样才不会造成很多同学自己觉得我一直都没有持好,因为那个仁慈在胸口的时候,没有十分钟就跑掉了,我是不是那个功力还很需要加强,有没有?不是这个事情,那一刹那之间是老天爷要来通知你说机改变了,来其他交给你,这样了解意思吗?在中间的过程保持那一个自在、那个畅然,就是固养我们的本来的清真,它的一个节点接一个节点,画起来是一个漂亮的人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吉平2010

不需要一直持着一个仁,有份轻松自然就好。解惑了,感恩讲师!

言观观言

感恩!20230528

Linzhlie

感恩讲师,三教贯通,行云流水,娓娓道来。从每天习练内心禅站桩、静坐到每天聆听格物九讲,道德经,金刚经等,多年疑惑,豁然开朗。

祥只

感恩讲师

守一丶

感恩张讲师!

猜你喜欢
自信的陷阱

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志新的看法,并一步步指导你通过清晰简单的练习,来管理恐惧,焦虑,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帮助你跳出自信的陷阱,建立真正持久的自信。

by:SatSandeshKaur馨蔓

自信的陷阱

[澳]路斯·哈里斯著王怡蕊陆杨译

by:青竹皮

自信的陷阱

你是否因为缺乏自信、害怕失败、自我怀疑,错过了生活中的很多机会?无论是公开演讲、担任领导,还是邀请某人约会,你是否都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在本书中,...

by:哇啦啦大二喵

自信的陷阱

本书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从ACT的崭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穿透自信的迷雾,看清自信的陷阱,走出成功的迷途,创造充实、自信和丰富...

by:郭毅为你读书

旷怡之声:《自信的陷阱》

你是否因为缺乏自信、害怕失败、自我怀疑,错过了生活中的很多机会?无论是公开演讲、担任领导、还是邀请某人约会,你是否都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在本书中,...

by:旷怡5

《自信的陷阱》读书笔记

《自信的陷阱》作者:[澳]路斯.哈里斯。在本书中,作者解释了之所以那些广为流传的自信技巧都不管用,是因为它们都建立在错误的规则之上:人们错误地以为,只有自己有...

by:六月清芬

拆信的星期二

信人远邮,车马蹒跚山高水远里,都是人间真意盼即赐复,信中见告主播塔拉、主播鸽鸽,与你遇见,拆信的星期二...

by:听友3106607

这个信字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有理由的信,我们要找一个道理,一个理由,一个逻辑来让我们信一个东西,这叫交换,这叫数学,这叫物理,叫做有条件地开始达成某种目的。这不是...

by:静心悟道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