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一个诚字含义至深,包含性的体用兼赅,本末一贯。

圆满至诚有二贴药方子:上根器的可以从观照本性入手,中下根器的可以从修正行为着手,入手虽不同,最终成功都是一样的。

一起来聆听,张讲师如何引导我们认识“诚” ~~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我们看下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谓之性”,什么是“诚”?我们先解释一下“诚”,我们要来推演它的含义,“诚”还有很多其他的名称,比如说中和的中;或者《大学》说的至善;或者道家说的一;或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极,太极的极;或者佛家说的心性的实相,都是这个”诚“的意思,名称不同。


那么,照刚刚的说法,“诚”既然跟中和的“中”没什么不一样,那为什么在首章的时候说“中”,而这里要说一个“诚”呢?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有很多的疑问。因为“中”这个字是在讲性的体,我们就用“中”这个字。要去形容它不偏不倚的体,我们就会用“中”这个字。


什么时候用“诚”呢?要兼它的体跟用的时候,体用说在一块,说中、和这两个字是把体跟用给分开了,体跟用说在一块,怎样说才会更圆满?就用“诚”这个字。它还要代表出性的特质,还要代表命的精气神,还要代表出心里面成己成人的、凡事有成人之美的心思,要把这么多的义涵兼具在内,那还真找不出别的字,就是一个字而已,诚意的“诚”。


所以,当我们说性道之真的时候,我们说一个“中”就够了。可是我们说要修道成性之事的时候,包含他的思想行为、他的精气神,我们就必须用“诚”这个字才有办法。所以”诚“就是为了生成,这个是讲最终最终。诚有时候我们说它是诚实,那是讲最开始;已经生成了、成性了、诚身了,我们是讲修行的个人的终究、终极。


我们说一开始修行每个人都要诚实,我们是说一开始怎么入手。所以去实践“戒慎恐惧”、去实践“五戒”等等,去达到这个中和之功,而后慢慢、慢慢地诚身、成性,把这个过程里面,都可以用“诚”这个字来代表。


所以”诚“这个字,从一开始的诚实至终了,到最后的成功、成性、成道,体用兼赅,本末一贯的一个名称,体用包含了,还有一开始包到最后,本末都包好,所以才用”诚“这个字。所以,儒家用“诚”这个字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自诚明”的“明”,“明”是什么意思?明,明道也是明,明性也是明,明了事理也是明,那就要看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什么。从修行上观照自己的心性来说,“明”是不攀附情感之念,不避于恶好之欲,他洞明了心性的的实相,了无气血的滞碍,运用无碍,然后我们才叫做“明”。


那这个”明”字,一开始从小地方说,可以说从格物开始,一件一件事物的明白叫“明”。从这个过程来说反观省察的过程也叫做“明”。最后成功,成于诚正,才叫做“明”,明心见性的“明”。所以这个“明”,明白一件事情也叫做“明”;明心见性也叫做“明”;明了道也叫做“明”;说悟道了也叫做“明”。从心来说,诚正就叫做“明”。


修道不外是尽性这件事情,那至诚,其实就是佛家说的见性。中和是性情之正,而致中和从哪里开始?不外乎从“诚”开始。这个“诚”是什么?说简单一点,诚实;再进阶一点点呢?成人之美,凡事为人好、为人设想的心思;再进阶一点点呢?凡事都可以长养人的精气神;再进阶一点呢?思想、行为都切合本性,切合本性就等于以人合天了。所以“诚”这个字,可以从开始一直说,说到最后面,那当然最后“诚”必定是以见性为终了,以成性为诚。


所以什么叫德性?说成德就是成性,如果不能够明这个性的体,那个德是毫无用处,就没有所谓的成功的成。所以我们从这里说,“自诚明”这里,从诚开始而涵括着明,因了解了本性的特质,而涵括了本性的一切,开启了本性的智慧。所以“诚、明”就是佛家的定、慧。“自诚明”,这个诚明就是佛家的定慧,那“自诚明”就是由定而生出慧,跟佛家的这一段是同样的意思的。


所以“诚”是修道自身的功夫,可是说自身,也不是很奇特,是道之本来,我们性的本体,并不是由外面而来的。人如果能够至诚,不被这个物欲所蔽,不被气禀所拘的话,性光自充,智慧自足,这个是本来之智,天授之慧,是人人所固有的。他不需要思、不需要学,他反观即至,所以叫做自诚明。是直接观照本性的特质而运用于一切,自自然然明白,自自然然切合了那个主轴。这个是本性之自然,所以叫做自诚明,谓之性


下一句,“自明诚,谓之教”。教是圣人以圣人的实相的智慧,然后率领众生,由这种智慧而见他的本来之性,这个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赖于人之修为,跟人的教育,所以叫做。这个“教”这个字,现在的人已经把它误解为一种团体,或一种神秘的团体等等,赋予给人很多想象,其实教就是教,教育的教,教化的教,是一种修为,是一种修养,一种教育。所以这样的团体我们称它为教。


这个从性来说,性的至诚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并不容易得的。那是由于中等人以下的人,常常蔽于物欲,被气禀所拘,情绪多的人,其实就是被气禀所拘的几率大的人,所以常常会由情绪而夺了他的智慧,以此修养最重要的地方,也是这个中庸之教尤为迫切,中庸之教怎样迫切?中庸之教就是直指喜怒的人心,教导人发而皆中节的要领,就是怎么样观照心头的实相、气机的实相,而得到从气禀的枷锁里面走出来的学问。


这个教立于圣人,这个“教”一开始是观察凡人的性情,指导给凡人一些修持的办法,而最后教导给凡人达到中和的道。因明白了这个中和,做得来这个中和,而最后成性、而最后诚身,所以叫做自明诚,谓之教


这个自诚明,谓之性呢?其实是天道。因为它本来如此,它是无为之道,是性中的智慧自然显现,所以叫做性。


自明诚,谓之教是人道,有赖于人的修为,是依圣人所开的药方,而我们慢慢地学习,而明了我们的性,所以叫做教。人物之所以能够成就,是由于圣人所教导的这个诚,所以这个就是“教”之所以尊贵的原因。那教导众生的道也就是在这里,在哪里?就在本性的“诚”上面。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说“诚”到最后自然会有“明”,“明”到最后,也自然会有“诚”。“诚”跟“明”虽然一开始入手的时候有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循着圣人的教导,而慢慢地修明了修道之方,这是一开始是这样做的。那循着修道的办法,然后达到了至诚的功效,这个是他的究竟。那么“明”跟“诚”虽然这两个字不一样,但是最终成功的时候,“明”必拥有“诚”,“诚”必拥有“明”,它就变成是一样了。


所以由诚自明还是由明自诚,圣跟愚入手虽然不同,但最后是一致的。就是由理路也可以,由行路也可以,终究成功的时候,不分理路还是行路,是都一样的。


所以我们现在凡夫的修行,终究目标就是本性。可以直接观照本性的就观照本性,而观照本性有所得的时候,言行举止自自然然就会改变,这个叫做自诚明。如果观照本性不行的,我们就自明诚,怎么样自明诚呢?择善而固执之。然后慢慢、慢慢地,也可以修正,修正到我们的本性圆满,最后成功是一样的,所以这两条路是圣人开给我们众生的药方子。


好,再看下一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说天底下“至诚”的人,所谓“至诚”就是诚身到了顶点、见性到了顶点,见到他本来之性,显现他本来之性,能够至诚的人,诚也就是见了自己的性,所以能尽自己的性。“尽”这个字,就是发挥到淋漓尽致,运用到淋漓尽致,或护全他到非常的圆满,都叫做“尽”。


那什么是“尽性”?喜怒哀乐未发,它就是中,发了皆中节,谓之和,那么性的体用就尽得了,就是尽人之性。


这个“诚”,天地自然之行,“诚”是人物本来之性,一点不造作的,至诚是合于道而成于性,也就是佛家说的见性。所以君子由诚这个字,以成于性之体,然后来全其生,长养他的色身、长养他的法身。这个就是诚这个字,它的用处所在。


可是这个诚,不是只完成自己而已,不是只成就自己而已。诚就是有成人成己的心,为人好的心,他视人如己,视物如人。所以在他的范畴内,有一个人他对另外一个人有敌视,这个人对每个人都好,对有一个人敌视,这个人还没有诚。所以圣人没有这种偏私,圣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他人好。有的人用软的方法去引诱他,有的人用硬的方法去引诱他,那不代表他敌视那个他用硬手段的那个人,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他适合这个办法,而另外一个适合另外一个办法。


所以,去成人成己,这个是有诚意的人,他的自然之德。那既然是如此,能够尽自己的性的人,他就会想把这个好处要告诉别人,他就要去尽别人的性,就是我能够尽我的性得到好处,长养我的精气神,我就要去引导别人,让他尽他的性,见他的性,显现他的性,而长养他的精气神。


那民胞物与,推广给万物也是一样,希望各种万物都能够各得时宜,都能够得到它最好的生长。这个就是这一段所要谈的,说能够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够尽人之性,就能够尽万物之性。这个尽就是护全的意思,让它发挥、让它长养的意思。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够尽人性也能够尽物之性,那就是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的一种情怀了。我希望我可以得到长养,然后我希望我的父母、兄弟都得到长养,所以我希望我的家族的人得到长养,我的邻里的人都能得到长养,最后没有这种分别心,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得到长养。


他登高一呼,他提倡他的学问,推广这个心,也希望万物都能得到长养。所以让万物各遂其生,赞天地之化育。就好像天地雨露滋润,天地的自然,它虽然没有想要去让物怎样生成的心,可是所有的物得到雨露之后都生长,对不对?这个是天尽它的道,然后人、物都可以尽他的性,可以得到生长。


那圣人也是一样,圣人虽无心于万物,可是他自自然然做出来的,因为他之所以成圣,就是因为诚身,诚身就是因为有成人之美的心,自自然然都会希望别人更好。就像父母碰到小孩,都希望他更好,希望他吃的好、希望他穿的好、希望他以后有出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诚”这个字,只要是存在他的一心,存在他的一身,他可与天地同功,因为天地造万物,不外乎就是一个“诚”而已。


所以《中庸》首章不是这样说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个中、和现在改成“诚”,改成一个字。中、和是体跟用,分成两个字来说,诚是包含体跟用来说的,而且包含始跟终、一贯,来说的。所以可以与天地并列的,就是“诚”这个字而已。


也就是说,能够由“诚”来出发,我们就可以从修行来说,得到一个守简御繁的、一个根本的所在。就是说可以尽到自己的性,从“诚”开始。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也是由一个“诚”这个字而已。


可见这个字不简单,并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认识的诚恳、诚实、诚意,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带过的,实际上它包含得非常深邃。


回复@三渡渡人渡己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其他用户评论

黄清行

诚字在儒家里面有如此多的含义

听友185365679

听张老师的课犹如修行,择善至诚,静而能定,明心见性。感恩平台!感恩老师!

pearl000

情绪比较多的人,就是受自己的气秉影响比较大的人

林容_xe

诚,成人成己~~必须是真心实意有为人好的心!感恩张讲师的讲解!

存无见

观看全网儒释道三家统一结合讲的最深入的就是张讲师

当前评论用户

5317

简介:善,愛,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