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期:“哲学照亮文化精神” 高瑞泉 微信提问

2023-06-15 23:50:3418:53 3427
所属专辑:文汇讲堂2014
声音简介
69-6期:“哲学照亮文化精神” 高瑞泉 
日期:2014-05-18


主讲嘉宾    

高瑞泉,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微信提问内容:

文化和哲学

梦想佳(黄梦佳)

今天的讲座您提到反思和文化自觉的关系,强调两者对形成批判思维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实践中如果我们有了批判性思维就会与一些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出路,请问高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矛盾现象呢?还有就是怎样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性?

 

靳菁

我觉得中国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对各种外来事物有非常强的吸收能力,最终汇聚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文化。比如佛教就被非常好的融入中国文化中来,甚至成为文明核心的一部分。所以本着人类文化自然交流的心态,我们也不知道中国以后还会吸收哪些外来思想。抑或是基督教,或者其他的文化成果。而近现代以来,我们过于强调中西之辨,把中国文化建构成了一个死板的符号,只看到了传承和静态,却忘记了它的吸收能力,动态发展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过于强调这是中国的,那是西方的,自然而然让它们碰撞交融,才是抓住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呢?

 

董晨

“文化之如空气,哲学之如火焰,思想之如粮食”。现在空气有点雾霾,粮食有点短缺,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高。文化时清时浊,思想时多时少,哲学延绵留长。文化是因,哲学是媒,思想是果。不知老师认为这样的逻辑是否成立?

 

 

王士田

难道所有的哲学都能照亮文化精神吗?哲学不是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是有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之分,还有世界观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等等。是否真正的哲学才能照亮文化精神,才能放射出正能量?

哲学与生活

G我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最近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要求老师从各自学科角度入手开设短课程,我只想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看待媒介及其内容,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请问高教授,从哲学角度还有与媒介素养的别的切入点吗?

 

 

 

观点:

 Suming

感觉高教授的视野高远,又阐述通俗,其观点很给人启迪。想到2 个问题:

1)无论是中国的从先秦子学时代,还是到后来经学时代,还是西方从轴心时代,到后来“非轴心”时代,似有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大量的哲学思考或哲学大师都是出现在礼崩乐坏、旧秩序瓦解而新秩序未建之时期;而重建新秩序,就要思考和回答大量哲学问题,才会造就了文化精神的高涨和哲学的繁荣。一旦新秩序建立,主流价值观形成,争论不再迫切,哲学和思想就会萧条。直到新秩序变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次礼崩乐坏,哲学再次繁荣。而且往往是新秩序的构建、是通过思想的尖锐冲突和哲学观点的大量争辩来推进,通过社会的腥风血雨暴力为代价而形成的,很少是文明温和转变的。所以,当下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一定也是艰难,甚至出现腥风血雨也有可能的。

2)旧秩序的礼崩乐坏,多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扩大后,与其他人群和秩序发生冲突而造成的,新秩序的形成,往往也立足在不同旧秩序的融合,能够适应不同人群融合后的新条件。每次新的融合,就会促成新的哲学,以构建新的秩序。随着人类活动空间范围正在不断深入的融合,一定需要不断构建更新的秩序,因此哲学一定会不断进步,只有当世界充分融合,全球主流价值共识形成,这种主流价值共识才是世界哲学研究的范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

本系列讲述了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主讲人生动的讲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用处和意义,为我们讲述了近代哲学家们对哲学所做出的贡献。

by:大脑改造计划

哲学:《哲学的盛宴》

读本书,是一次了解哲学大师、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本书从古希腊时期到当代西方,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

by:故里的一言读书

哲学类《哲学九讲》|牛津大学哲学入门

作者始终愿意用尽可能简单明了的方式阐述最基本的问题,因为他相信,在试图达到最高境界的简化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视为理所当然,远比全错或半对半错的陈述要危险,无论它...

by:王子狼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