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山之形象

2023-11-22 21:39:3616:55 317.1万
所属专辑:《山的声音》
声音简介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总结下来,有一下四个特征: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演变到现今,冠以“文化”头衔的名目有很多,例如,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等等,而我们的节目,想来跟大家聊聊相对没有被大范围关注到的——山文化。


信手翻阅一下中国的文化艺术文本,或回眸一下中华历史长廊,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化,历来与山有着不解之缘。

回溯上古洪荒年代,原始地貌犬牙差互,陡峭险峻。而如今的平原和坦途则是长期河流冲积和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因此,在中华远古的神话故事或地理学著作中,充满了对山川河海的描绘和记载。神仙不是居于山上,就是藏在水中:我们所熟知的泰山,传说是盘古的头颅化成的,昆仑山是西王母的地盘,太行山是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在河南、陕西交界处的便直接被叫做夸父山。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其中太行、王屋两座山本来是连在一起,天帝被愚公及其子孙移山的赤诚之心所感动,命大力神之子将一座放到了朔东,一座放到雍南。此外,我们的武当山和嵩山,与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武学有着深厚渊源。


流传下来关于山的古籍经典与诗词名篇,距今时间少则几百年,多则有上千年之久。《山海经》想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顾名思义,其内容就是关于山与海的记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以前读过的《西游记》、《聊斋志异》,里面提到的魑魅魍魉神仙鬼魅的出没藏身之地则不是山洞就是山头。

中国的山演绎了太多的中华传奇,承载了太多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也给予了国人太多的智慧和灵感。其中,最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是庐山和泰山。前者视为一种文化朝圣,后者还曾一度是有着皇权神授意味,用以祭天的法坛。那些诗词歌赋中对山的美赞,也促使后人慕名而来。

回望诗词盛世唐、宋时期,杜甫、苏轼、李白、辛弃疾、孟浩然、白居易等著名文豪,也都对山有着格外的偏爱,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篇章,我们来回顾和感受一下他们诗文的魅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我们脑子中根深蒂固,好像不管登顶哪座高山,都会脱口而出。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将它转化成白话文听一下: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其中,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本诗的一个绝妙之处就是全文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则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细致得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得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不言而喻,这其中蕴藏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不仅如此,同时还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唐朝的诗篇偏属浪漫主义。山,往往会表达为某种寄托,借以抒发情感;而宋诗更加偏向于思辨性和理趣,通过山,来表达某种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代表。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中的山指的是庐山。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除了唐宋诗词文章,更早一些的诗文也是随处可见“山”的身影和形象。曹操的那首四言诗《观沧海》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们的一代枭雄曹操,通过对山的描写,隐喻自己的情怀。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以景托志地表达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了解过曹操的豪迈,可以再来品味一下王安石的《游钟山》,有别样感悟。“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短短二十八字之内,便重复出现了八个“山”字,如此回环反复,朗朗上口,匠心独运。这样的诗作在古典诗词中是极少见的。也算是“出奇制胜,独绝无二。”

“山花落尽山常在”,写的是禅家缘起性空的核心思想。以山花喻世间一切有为法,生灭不止变化不休,如山花一般,年年岁岁有开有落。全诗看似在写钟山,实则是在写诗人的心。

山居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可窥见一斑;王维《山居秋暝》对山中美景一咏三叹,唯美之至;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白居易筑草堂于北香炉峰,其《庐山草堂记》开头便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为庐山奠定了很高的声望。

“背山面水”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上的人居经典。当代文人余秋雨前有畅销书《文化苦旅》,其“文化”、“旅”字流露了游历与中国文人创作之间的关系,其随后的《山居笔记》书名又道破中国文人无法释怀的“山居”情结。

有山多有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静水动,阴阳互生,这是古今中外崇尚的最佳审美和休闲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雅士鸿儒寄情于山水,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现代文学憧憬山居生活,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糅合了山的风骨,水的灵动。

如果说浩瀚、时而狂野时而舒缓的海洋造就了西方文明开放、冒险、挑战的民族性格,那么,肃默、厚重的山地和内陆给东方人气质中注入了沉稳、坚韧、内敛的因素。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与休闲方式迥异。西方人热爱帆板、冲浪、漂流、攀岩、野营、滑雪、山地自行车、沙滩排球等动态的运动休闲方式,同时,也有罗曼蒂克式的悠闲逍遥:如沙滩日光浴、海滨漫步、咖啡厅小坐、温泉浴、打扑克等;东方人则崇尚垂钓、卧游、归隐、神游、气功、观赏、品茗、吟咏等静态的休闲方式。


有山必有林,山林、密林成为庇护人类休养生息最后的处所,于是,才有了逼上梁山,占山为王、重上井冈山的故事;林也给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人们预留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有了《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的神话经典,并演绎了雪山飞狐、华山论剑、少林功夫等蕴涵中国哲学意味的武学传奇。山文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本期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山之形象”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想了解更多的山文化吗?订阅本专辑《山的声音》,每晚八点,与万科翡翠山晓 共闻大国文化品山居生活。


1840846ikyk

都在听

回复@1840846ikyk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钧兮女士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文化是儒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雅致,主播声音好听。

言之有李

主播声音好听

Adam_9ad

十岁的时候,故乡老宅身后的南山,留下了童年最美的回忆。春日蒲公英,夏日蝉鸣,秋日纸鸢,冬日松柏,我肆恣挥洒着儿时对山的渴求。看到了山,就看到了我的童年。 二十岁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在大四那一年登上了北京的最高峰灵山,这是我真正意义攀登的第一座高山,以后虽有庐山,黄山,三清山等名山留下足迹,但第一次俯瞰京都的场景却永远难以忘怀,因为,这代表着儿时北京梦的实现,也昭示着未来从这里书写。 徐志摩曾说:北京的灵气全在西山那一缕晚霞。三十岁,而立之年,我对北京龙脉西山,不仅是敬畏,更有一份憧憬~三十年与山的际遇,让我更加渴望能在西山脚下拥有自己的家。感谢万科翡翠山晓,对于我是家,是希望,更是身边的她。

moon121

主播的声音很有磁性,把我们都带入了山居生活的快乐中。

忆水流阁

理想人居在浅山。背山面水,天地自然的馈赠,养心养身丰润人的生活地脉。顺势而为,顺应风水脉路走势,博大的山居胸怀自会彰显无限底蕴。水秀山峻地灵人杰…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