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回眸历史长河,山居生活 ,自古便倍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春秋时期,范蠡告别名利场,相传与西施泛舟于太湖之上;东晋有陶渊明弃职而去,归隐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唐代更有王维将山水园林“搬”至家中,足不出户,便可赏林游湖。



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何如此偏爱山居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走进古代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

山居文化是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诗词画作里可窥见一斑。文人墨客、雅士鸿儒喜爱居于山林这一心理,可以追溯到“返归自然”的道教思想——老庄哲学。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土生土长”也表现在与我们的名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谓“列仙之儒,居山泽间”。现在人们所说的仙,这一“仙”字便是由“人”与“山”所构成,而隐居的文人雅士也同是“山”与“人”,追求仙风道骨,形成了道教的“灵山崇拜”文化。

研究道教的史学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分化和发展”,“改造和充实”的时期。自曹魏以来,道教提倡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希翼得道成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认为神仙居住在山中,因此众神毕集的灵山便为人们所崇拜,而五岳是其灵山崇拜文化的主体。

神州大地众山之中,惟五岳最尊,五岳诸山成为道士隐士们,谢绝尘务、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也成为了传授道书的地方。许多失意的文人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一条出路也信奉了道教,如王导、谢安、庾亮等。这批名士均出入玄儒,礼玄双修,真正实践了“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玄”。

从南宋开始,士族厌恶劳动,鄙绝庶务,不谋仕进,退隐山林大有人在,如王敬弘,王延之,谢惠连等。这一系列行为无形中推进了源自原始形态的山崇拜文化。

山,实在而又稳重,不像泥尘一般随风飘散。面对巍峨的高山,会产生一种崇高感;面对涓涓的流水,会产生一种柔美感。大自然的雄伟高大、宽阔阴柔渐渐成为一种人格现象,“崇高”“优美”等便成为一种人格的象征。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就如这山一样古朴秀丽、典雅静穆,毫无仕途小人言以抵毁、阿谀奉承般的肮脏做派。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归园田居》正是其仕宦情结与山水情结激烈碰撞的精神产物。

陶渊明的一生中非常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并没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后来,陶渊明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庄子顺应自然的理念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一拍即合,加上他厌恶官场,专注于田园生活早有隐逸田园之意,正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的最终抉择是从“尘网”中挣脱出来,归隐山林,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理想。因此自魏晋以来以陶渊明为典范,超凡脱俗,远离尘俗,悠然雅趣的山居生活成为了一代代文人雅士所向往的生活方式。也正因有了陶渊明这一典范,大家越发对山居生活趋之若鹜。

诗仙李白跟陶渊明的经历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仕途而选择归隐山野。但不同的是陶渊明是不甘为五斗米折腰,主动退隐田园,做一个悠闲山人,对尘世毫无眷恋,更符合一个隐士的风范。而李白则是在官场失利、被挤压之后被迫远离世俗,这种清高显得有些无奈,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悲愤感。

众所周知,李白少年成名,梦想当一位游侠,这也是他为什么有很多侠客主题的诗。他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后终于得到了宰相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在唐玄宗面前,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赏识。但当时唐朝处于藩镇割据的境况,玄宗又沉浸于与杨贵妃的欢好,不理朝政,所以对李白的才能并不感兴趣。加上李白狂傲的性格得罪了当朝不少的权贵,所以李白的仕途艰难万分。在无比悲愤的心境下,李白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组诗《行路难》。

最为著名的便是组诗中的其一,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为无数身处失意之中有志之士激励自我的千古名句。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另外两首较《行路难》其一名气稍逊,但却将李白复杂矛盾、回环往复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行路难》其二,与其一中的表达有相通之处,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而第三首诗纯言退意,与第一首心情有异。第三首诗纯言退意,与第一首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此篇用典频繁,但不是自比古人,而是通过对古人的评论表达出至为复杂的心情。首先对许由、伯夷与叔齐的弃世提出非议,可见前两首所说的“济沧海”“归去来”并非心甘情愿;可是,接着又对伍员、屈原、陆机、李斯之殒身政治表示不满。弃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济世又深感世情险恶,两边都不是他原意选择的出路。正因为如此,李白的“行路难”才有别于鲍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剧性。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的诗歌大都述说自己的平时生活,用诗词记录了自己的大半生。在他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于是决定离开官场,归隐山林,这才有了后面很多赞美祖国山河秀丽的诗歌。这些诗歌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淡淡的透露出自己不愿意放弃的理想抱负。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雅士之所以寄情于山水,是源于对仕途坎坷的自我疗救。一头扎进自然,在山水之间来平衡失重的命运,慰籍受伤的心灵。

虽然从他们的诗句里不难发现,不少诗人在年轻时也曾气冲霄汉,壮志凌云。李白说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贾岛说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如今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但是,这些恃才傲物,睥睨天下的人大多都在现实中摔得鼻青脸肿。于是,诗人的仕途生涯显得坎坷黯淡。理想的破灭让诗人们认清了自己的“命”。但是仕途的穷途并非生命的末路,在山水之间,诗人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归宿。

所以总结下来,古代文人雅士钟情山水,除了受道家思想影响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之境遇;而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能够排遣忧愁、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无可厚非,人对于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有种接近本能的羡慕和渴望,湖光山色,有规律的生活,回归于大自然之中,没有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在不知不觉中治愈了人心。

我们不能狭隘地将山居生活理解为一种逃避,相反,它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野心。是我们想要“明智而忠诚地度过漫长的一生”所做的努力。

现代城市生活中,山居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或许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余,像古代的隐士一般,寄情山水,回归自然,找寻那颗因忙碌而迷失的本心。

这期节目我们一同了解了古代文人雅士之所以钟情山居生活的原因,想了解更多的山文化记得订阅本专辑。


喜房

带着小板凳来了

回复@喜房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热爱学习新技能

来了,主播声音好听

1395288dhai

背景音乐非常美,和文字、声音非常贴配、协调

1398599ygjl

来了来了,喜欢主播的声音,主播挺有情怀啊

言之有李

看简介说评论有奖耶,特来评论一下~主播声音好听哦~

芙萝拉_bv

太喜欢这个系列了

当前评论用户

134181万

简介:我是小雅; 祝大家天天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