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山居生活才适合现代人

2023-06-06 16:39:3714:02 85.4万
所属专辑:《山的声音》
声音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的土地崇拜观念,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是每个中国人潜意识中的需求。所以古人都很喜欢归隐山林,依山而居。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回归自然,追寻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安宁,那么本期节目就跟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山居生活才适合现代人。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全民亚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空气污染、癌症、抑郁症以及过劳猝死等,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型标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的出行代步工具,但是“它”的增多带来则是空气质量的每况愈下,尾气污染让人们苦不堪言。

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亩树林每年可吸收灰尘20-60吨,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0000-40000个细菌,而树林里只有300-400个细菌,树林也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而树木除了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外,更能调节气候。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近年来中国的气温也有逐渐走高的趋势,夏天动辄便是35度以上的高温。物理实验表明,当温度介于20-26度时,人体的感觉最为舒适。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这是因为树木由于蒸发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从而降低了空气温度。夏季城市30度的高温,在山林里可以降到20多度。可见,葱郁的树木能显著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噪音已经成为了危害人体健康的七大“杀手”之一。。据调查,城市中心作为商业、文教、居住为主的区域内,噪声均值在40-60分贝之间,而人们在睡觉时间噪音值需在35-50分贝。据世卫估计,仅交通噪声就使西欧每年失去约100万健康生命年。而中国噪音污染问题也极为突出,全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约40%的城市夜间噪声超标。然而树木具有隔绝噪音的功效,一般40米宽的树林带可以渐弱噪音10-15分贝,也就是说,如果居所周围能有茂密的树木,便能有有效降低噪音问题对人类健康的侵害。


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的问题。在享受城市快节奏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现代人在都市的钢铁丛林里待久了,负担越来越重,就会生出逃遁的欲望。但,欲望再大,在现实面前往往又显得渺小。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成为了:只剩下眼前的苟且,而没有了诗意的远方。

      也许大家都已经被所谓共同的规则和规律裹挟着往前走,根本停不下来、放不开,如果这样,无论所处什么地方,身在何处,都是患得患失、坐卧不宁的,只是盲目跟随,没有自我,这样的生活,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的。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山水栖居一直是人们对居住的至高向往。很多人都想要像古代文人墨客一样归隐山林。想象着从晨光熹微中醒来,推窗而望,看着远山的一抹浓绿,嗅着沁人心脾的花草馨香,告别喧闹的市井,不与世争,不与世浊,聆听空山鸟语,静观水流花开、白云来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于山水间寻求诗意的栖居,感受山野田园的纯真自在,生活悠然自得,发现生活至美。


因此,结庐而居,早已不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当代人想要在繁忙的都市节奏之外觅得一份山居生活的闲适,归隐山林以此需寻找失去的本心。山,是一种精神符号,寄托着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较城市的快与闹,山居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慢、静,还有养。呼吸着乡间原野,森林绿植带来的清新空气;日出日落,天空中漂浮的云朵也变得漫不经心了。“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应该就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诠释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山居生活也是出于对这种梦的渴望。

但是,很多人排除千难万难,想要回到乡村过山居生活,事实上真的就会那么尽如人意吗?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山居生活美好与诗意的一面,却殊不知,美好与诗意的背后更需要极大的耐心,极强的生存能力,甚至是对自我的挑战。


对于日常最基本的一日三餐,由于城市里餐饮业极其发达,极其方便的购物条件与外卖都可以很轻松的获得到食物。而山里每一餐食物都必须你亲自去动手。看似简单的做饭用的劈柴,都需要麻烦的步骤。首先,你得从树木丛生的树林里挑选出适合的那一棵,把它们锯断成段然后运回住处,等他们晾晒到差不多干了,再劈成合适的粗细和长短,经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它们才可以成为做饭用的柴火。

其次对于现代的人来说,食物品类与各种美滋美味让人应接不暇,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的存在,可是在山中这些东西将会统统失去。在山中所吃的东西极为单调,你将失去在大城市的便利,享受不到各式各样的水果,品尝不到各式各样的菜品。如果真过上这般原始的山居生活,你的味蕾恐怕是第一个怀念城市的器官。

而且隐居山林之间,医疗条件也难以的到保障,倘若你患上疾病,有钱也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像古代隐士那样生活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离群索居,粗茶淡饭,听松观月,晨钟暮鼓,坐山观云,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美,甚至令有些人向往不已。可是,一旦“具体”起来,就变得让人望而却步了。


综上所述,其实对于现代大部分人来说最理想的山居生活,是能在享受生活时,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而在有所需时,可以随时融入城市,回归人间的烟火,毕竟人类都是群居动物。古人一直信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大多也古代文人雅士所钟爱,而现代最适合的却是中隐。

而我们所说的中隐,正是像香山居士白居易一般,相比乡间的寥落冷清,都城的浮躁喧嚣,更愿意寻一方净土。香山居士的中庸之道,也是适合无数游走于城市浮华中的都市人的至高追求。所以浅山生活区就被发掘了出来。

浅山区是指在交通开发、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和宜牧草坡等相对深山区开发较早,较多林业用地、森林、疏林、荒山和荒地,一般成点块状和线状分布。浅山是介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貌类型,划入丘陵范畴,坡度多在15°以下,或呈波状起伏,或呈岗丘形态。海拔大多在100米至300米的山脉区域,作为平原和山峰的过度,它兼得平原路网的便捷和山地居住的意境;蕴含台地、平原等多层次地理空间,使得浅山地区成为水源及植物物种最为丰沛的涵养胜地。


“浅山”生活区,比与世隔绝的山水别墅更加相近,比依赖高科技改善室内人居环境的高端公寓要远;但并不影响业主工作生活之余,还能令其与原声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具备山的坚定、淡定、受宠不惊的情怀之余,向上入世,浅名利、浅世俗、随心、随性、随自然。所以营地浅山居住区的一大前提在于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今世界有着几大著名浅山生活居住区。分别是法国阿尔卑斯山南麓,美国比佛利山,.香港半山豪宅区和日本京都岚山,无一不是受人追捧,风景绝佳的居所归属。而如今我国北京西山浅山居住区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当代隐士们心驰神往的居所宝地,可以说在体验上与世界闻名的几大浅山居住区相比不遑多让。

可以想象一下,劳累了一天下班到家,吃过晚饭后,沿着观山步道一边欣赏山之大美,一边享受浅山生活的安逸与放松,是一种何其令人艳羡的快乐。路上如若碰到邻里,停下打个招呼,共品山林美景,不也是一大赏心乐事吗?

人类一直都是群居动物,古人一般的山林隐居生活在现代文明中,已不是最佳选项。所以浅山生活区对于现在城市里大多数人而言绝对是一个绝佳的理想住处。浅山生活会让生活充满更多的可能性。可以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浅山生活很可能会成为未来都市居住生态的新方向。繁忙的都市生活,希望您也可以依山而居,怡然自得。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同一时间,主播墨云与您相约《山的声音》,感谢北京万科翡翠山晓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浅山叠院,宽景洋房,翡翠山晓,墨云期待与您相逢在浅山。我们明天,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心语樊

非常好

林思君

什么样的山居生活才适合现代人

喜房 回复 @林思君

依山不离城

马姣_7c

这几天太忙都没有来得及听

喜房 回复 @马姣_7c

补课

猜你喜欢
《山之四季》诗人山居生活

高村光太郎是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最为推崇的诗人!《山之四季》这本随笔集,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中隐居生活。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人与自然的交织交融、新知故人的相...

by:素简悦读

山居杂忆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

by:醒着的夜wjr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⑴暝(mí...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山居杂忆

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家族命运在历史中起落沉浮,她的回忆更像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闲谈。

by:姥姥和牛申

山居岁月第一部:《山居岁月》

本书讲述了城市男孩山姆.葛博李自己一人挑战荒野生活,从一无所有到衣食无忧的故事。跟着山姆的脚步,“荒野求生”对于我们来说仿佛不再虚幻和遥不可及,你我与山姆一起征...

by:阿牛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