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赵文子认人认透心思

2023-10-02 09:17:3322:08 1929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礼记
声音简介


本集讲赵文子和叔誉在坟场的一番对话,通过对前人的评点,看出文子很有智慧,认人认得清楚。也表达他所赞赏的是那种光明正大、为国家谋利、 也可为自己谋利的人,但不会损人害己。 他在生时为国家推荐了七十几个良才,但一个也不与之私下往来。可见到他尽忠职守、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不谋私利,非常正直的人。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务员的礼、一个为臣的礼。


檀弓下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叔誉曰:“其阳处父乎?”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


各位同学,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接着上一次的课程往下讲,我们看本文。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赵文子是晋国的一个大夫,他过世之后,他的谥号叫做文。这个赵文子是赵盾的孙子,他的母亲是晋成公的姐姐,叫做赵庄姬。叔向,叔誉就是叔向,他是晋国羊舌大夫的孙子,名叫肸。那么九原呢?九原就是晋国的这个卿大夫,他们死后所葬的地方,因为卿大夫都是家族式的,世袭的,他们葬的地方,就叫做九原,所以以后这个九原就泛指这个墓场了,乱葬岗啊。

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那么赵文子就对叔誉,就是叔向,对叔向说,看着九原有好多好多的坟墓,而且都是以前的达官贵人的墓,对不对?那么他就有感叹了,说这些死者如果都能够再重新站起来,假如死者全部复生的话,那就是很多以前的达官贵人。“吾谁与归?”那么我可以追随谁呀?我可以效法谁呢?

各位我们常常也会有这种感叹,就是在身旁找不到一个可以追随,可以一辈子来效法的人,那么就会遥想古人,尤其是赵文子他所处的时代,他这个时代非常的乱,乱臣贼子一堆!那到底谁是真正可歌可泣的正人君子可以追随,所以他就想这些死者,如果都能够死而复生的话,我可以跟谁来学习呢?

叔誉曰:“其阳处父乎?”

阳处父是襄公的太傅,就是教襄公的人。那么叔誉就对赵文子说,说阳处父德行不错吧,我们就追随阳处父。

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赵文子他就说,他说:“行并植于晋国”,并就是专权的意思,好像一个人揽权揽的很多,就是,很专权。“”就是直直的,就是很刚强,又专权又刚强,说这个人在晋国专权又刚强。

不没其身”,就是说他没有办法得到善终,他是为什么被狐射姑所杀害,这个言行招摇,然后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没有办法善终。

其知不足称也”,所以这个人他不能够防身远害,对不对?所以他这个智慧,实在是不值得我们称道,那还跟他学习个什么呢?

其舅犯乎?

那么这个叔向就跟赵文子说,那么晋文公有一个忠臣,其实这个忠臣就是晋文公的舅舅,他的名字叫做犯,所以叫做舅犯。晋文公的舅舅名字叫做犯,这个人,他对晋文公忠心耿耿,这样的忠心耿耿,怎么忠心耿耿?晋文公当时逃难的时候,他是年轻的时候,国家里面发生乱世了、夺权了。他就赶快出亡,他出亡之后,舅舅叫做犯,一直都跟随着他,当然当时还有很多的忠臣跟着晋文公,后来晋文公就回来掌权了,他说这个人这么中正,那么可以效法吧?

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

赵文子不满意,这个人你们都是认为他很忠职,可是我认为他“见利不顾其君”,这个人只想着利益,不顾他的君,这个人的心肠不够仁厚,不够宽厚。所以“仁不足称也”,不是一个仁厚的人。

为什么说这个舅犯是见利不顾其君的人?

他有一个故事,因为晋文公不是出亡很久了吗?他那个时候叫做重耳,他不叫晋文公,他是回来掌权之后,才叫做晋文公。这个重耳出亡在外,然后形势已经大好了,要回去了,他就看到重耳,又要返国了,那返国他在中途就想,就想说他返国的时候,我们这几个忠于他的人,跟着他在外面出亡这么久,他回去会不会变了心?会不会变了心,利禄都给别人不顾我们呢?


然后他就故意,在那个时候是重耳,在他面前就是使了一个小小的心眼,假装要离去,这个事情是发生在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天的时候。因为秦穆公派人要护送重耳回到晋国,要回去掌权,走到了黄河边上的时候,那么这个舅犯,他就想,这回去到底他还记不记得我们呢?可以共患难,不一定能够共富贵,他这个时候就拿了一块宝玉,就献给重耳。他说啊,他跟重耳说,我在你旁边牵马执鞭来服侍你,走遍天下各国,说了半天就在说他的辛苦了,他说我得罪您的地方太多了,连我自己都知道我有很多罪,那何况是您呢?这有一点在挖苦他,都还没回去掌权,然后舅犯就说了,说那我从此就离开吧,我到别的国去,反正我已经把你护送回来了,我过错实在太多了,我不配再待在你的身旁。


各位,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在已经要回去掌权,走走走,已经走到要进要接近城门了,刚好隔着一条河,过了河就是城门,就要进去当君了。这个时候忽然把最好的宝玉还给重耳,说我得罪你太多,我不配当你的臣,其实就是挖苦他,然后要让重耳重重的给他许一个承诺就对了。

这个时候重耳就说:“我回去,我要不跟舅舅同一条心的话,就以这个白水为证”,然后就把舅犯给他的那块宝玉“嘭”一下扔到河里面去,他说:“我求河神来为我们作证,回去的话,我跟你一定是一条心,过去,你有难同当;我回去,我要跟你有福同享。”所以就把宝玉丢到河里面去,所以舅犯就跟着重耳一起回国了。


各位,就是因为有这一段,等于在一个君子的心目中,你要回去就回去,你都别说话也就好了,回去之后,重耳记得你就记得、不记得你就算了,你就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好像你看,说起来好像是说他自己的过错,其实是歌功颂德,就是说我为你牵马,我为你执鞭,我为你服侍,已经走遍天下各国了,这个简直就是在让重耳回想起,历历在目所有艰辛的所有的画面,各位对不对?他说“我得罪你太多了”,其实是他对他奉献很多,他所要说的是,我为你奉献走遍天下各国,而不是得罪你太多,他为什么讲这番话?他是很怕回去之后,他真的忘了我们,所以故意来这么一招。


各位,君子不必这样,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给我就给我,不给我就算了,我能够在那边当官就当,我觉得不能在那边当官,那时候就可以走,我看情况办事也就得了,对不对?可他偏偏来这一招。

所以在一个君子来看,赵文子就说了,说见利不顾其君。你看这个时候,就只想到回去要不要分给我利益,要不要给我利禄;要不要给我爵位。还没呢,八字还没一撇呢,回去还要治国,对不对?各位,回去还要安民,要为百姓怎么样来施政、来教育、来设想。他现在只是想到,我以前这么辛苦,现在总该有一点收获,到底你会不会给我收获?好吧,让我来说说,我为你牵马执鞭服侍您,走遍天下各国,为自己歌功颂德了,只是用一个不同的方式而已。逼得重耳,身为他的君,硬是要指着河,请黄河来作证,所以说这个人不够宽厚,这个人要我学习吗?我宁可不跟他学习。你看赵文子是相当一个有智慧的人。

赵文子接着说:我则随武子乎。

那我就跟随武子。武子他的名字叫做士会,“随”不是跟随的随,这个是因为武子他是封地在随,所以叫做随武子,也并不是我要跟随武子,不是这个意思,他那个我则,那个""就是效法谁,我效法随武子。

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为什么我要效法随武子?因为随武子这个人,他利益他的国君,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各位,我们利益别人可以,我们为了大局设想,我们舍身取义也可以,但是没有那样的必须舍身取义的情况之下,随随便便就犯了一个小过,或者是太招摇自己的才干,然后犯的那些小人,以至于那些小人把你给杀了,那你的智慧就非常的浅短了,各位对不对?他在朝为官的时候,他又所做的事情能够为天下国家着想,能够利益他的国君,他又不会张牙舞爪的,到处去示现他的才干,以至于得罪了一堆的人,然后让别人来陷害他,所以他的智慧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你看,从这里可以看得到。


还有谋其身不遗其友,他为自己谋谋利益没有关系,各位,我们君子到天下到哪里也是谋利益,只不过是谋一个光明正大的利益而已,对不对?谋一个光明正大的利益,但是不会是侵吞了我的朋友,不会让我的朋友因此而得到,而获得损失。这个人就是可以效仿的地方。

各位,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应该要怎么样?要积极的进取,积极的进取的过程,不去坑陷别人,不去对不起别人,不去陷害别人,不会因为我得了利益,别人就要受到伤害。所以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有体有用,这个八面玲珑,非常圆满。所以我则随武子,我来效仿这个随武子。

晋人谓文子知人。

这句话是记述这段故事的人后面所加的批注,所以因为这一段跟叔向,赵文子跟叔向的这一番的对话。所以晋国人就说,赵武子是一个能够认人认得很清楚的人,他说文子是个认人很清楚的人。

因为前面讲过了几段,比如说舅犯这一段,事实上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舅犯是非常非常尽忠的一个人,对这么样苦难的情况下,都愿意跟着晋文公的人,偏偏在快要享富贵的时候,用了一个拐弯的方式去要挟他的君,一定要给他一个承诺才行,才肯回去;要不然的话,我现在就要走了,其实这等同是给他难堪。各位,如果重耳晋文公,已经快要回去共享富贵了,偏偏一个忠臣偏偏离开,是不是等同给他难堪呐,不是这样吗?就是为了一点点的利益的承诺而已。


那么另外一个阳处父,阳处父不也很好吗,对不对?因为他做什么?他做太傅的一个人,偏偏他很专权,除了专权,能够做出一番功业倒也罢了,各位古代的豪强也都很专权,但是做出一番利人利己的功业倒也罢了,偏偏他不没其身,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办法保护好,他的自律不严,所以不值得效法,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说,要认识一个人也不简单。


现在的人只看到一个人某一点的好处,就歌功颂德,他都忘了说他其他还有三四个缺点;然后,当我们讲这三四个缺点的时候,他就说其实他也很好了,他怎样怎样。所以君子看人不是这样,就是看他体用能不能非常的圆满、非常的兼备,这是利益自己,很好啊。

没有古圣先贤不说利益自己不好,那就利益自己不能损及别人呐;我帮助我的国君,效忠我的国君,也很好,在这个过程里面,不会做无益的牺牲,对不对?生命也是很可贵,无益的牺牲,好像一条命根本就不值钱。当然有必要的时候为国家舍身取义,当然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的时候,为什么要小小的事情,就要来杀生害命呢?这都是智慧不足的关系。

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

这个就是在讲说文子之人,那么记述的人就在讲文子的美德,文子这个人“其中退然如不胜衣”,中就是内心,退就是谦让,柔和。文子这个人,他的内心谦让柔和,凡事都不跟人计较,那种柔和的姿态,就像是连衣服都撑不起来一样,他的意思就是连衣服这么轻,你都还撑不起来。“不胜衣”其实这是一个比喻,哪里是不胜衣呢?只是比喻说他的身段真的是很柔软,柔软到你不知道怎么样去拒绝他。然后很多事情就在他柔软的身段里面,就被他办成了。

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吶吶然,吶吶然就是说话很困难,语言不畅通的样子,说木呐木呐,就差不多同样的意思。他说话的时候口才很笨拙,好像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这个就是文子的样子。

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但是这个文子,他在晋国服务,他看到了有良才,他就把这个良才举荐给晋国,让晋国来用,他所推举的良才,“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管库之士是就是说府吏以下的,在各个公家里面都有一些管事的人,那由这个官长,各地方的官长所直接推荐的,然后推荐良才给这些官长可以用。

“七十有余家”,家本来是大夫或者是士他们的统称、总号,意思就是说,光光文子所举荐给政府的人才,就多达70多人,其实70多人,因为一个人养了一家,所以就是70多家。各位你一生你举荐好的人才给你的上司有几个啊?给你的公司有几个啊?给你的单位有几个?根本就数得出来的,对不对?光光他一个人,举荐优良的人给这个公家,就七十几个人。

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

他在活着的时候,他不和他所介绍出去的那些人,互相有利益往来,一点点金钱的往来,我都不愿意,为什么?因为我自己当官,我有多少俸禄,我就拿多少俸禄,我不会说,因为我介绍这么多人出去,各位,如果一个有私心的人,介绍70个人到公家单位里面,你可想他的势力有多大,对不对?他就可以上下其手、左右逢源,但是他所推举的偏偏都是正义之士,而且他推举之后,让他们就为公家服务。他活着当官的这些过程里面,他不会跟他们有任何利益的往来。所谓,比如说我推荐你,对不对?那你过年过节是不是很感谢我啊?这个过年过节、逢年过节就送东西到我家,他不跟他有这一些方面,连礼物都没有了,一点点的利益交换都没有,你看这个人很正直了。


死不属其子焉”,他临死,要死了,他的遗嘱里面都没有说:“谁谁谁,我当时介绍你到国家里面,对不对?我死的时候是不是儿子托付给你?你就好好照顾他。”他有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打算打算,也没有。他有没有去跟他的君跟朝廷说:“我死了,我的儿子你们要给他世袭,你们要给他一个官位继续往下做。”有没有呢?也没有。所以你可以知道说赵文子这个人一生避嫌,不拉帮结派、光明磊落。

为什么记述在《礼记》里面呢?这个记述《礼记》的人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说这个就是礼,告诉我们说,一个知礼的人就是像这样。所以现在的贪官污吏都是个不知礼的人,因为我们现在认为礼不重要。各位,尽忠职守、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不为自己谋私、私人利益。这个就是做一个最基本的公务员的礼,礼怎么会不重要呢?

叔仲皮学子柳。

叔仲皮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鲁国叔孙氏,叔孙氏的家族,叔仲是他的姓,皮是他的名字。“”是教导的意思。那么子柳是叔仲皮的儿子,这意思就是说叔仲皮,平常来说都是亲自教导他的儿子,有关生活的礼节、生活的学问,都是叔仲皮亲自教的。

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

叔仲皮有一天过世了,那么他的儿子子柳的妻子,是一个鲁钝的人。这边“其妻”的其,不是指叔仲皮,而是指子柳,子柳的妻子她是一个鲁钝的人。

衣衰而缪绖。

那衣就是她穿着,穿着这个衰服,衰服在古代就是斩衰、齐衰。那么这边所说的是媳妇,媳妇为公公应该要穿什么呢?应该是齐衰,不是斩衰。“衣衰而缪绖”,这个缪绖是什么呢?用麻,麻绳搅一搅,然后做成腰带、头带,这个就是绖,前面讲过的。那子柳的妻子为他的公公应该穿什么服?就是齐衰。那其妻虽然是鲁钝,他还知道说,要为她的公公要穿齐衰的丧服,然后头上有缪绖,腰上有缪绖。你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是鲁钝,但是她这一点其实是还做得很好。

叔仲衍以告。

这个是仲皮的弟弟,等于是子柳的叔叔。子柳的叔叔,叔仲衍就告诉子柳,说:“你的太太穿着丧服穿错了。”

为什么他会说她穿错了呢?因为当时的富人,已经把很重的麻服都改成比较细的、比较轻的,比较好看,各位,丧服还在求好看的奥。那么他看到子柳的妻子穿的是很重的齐衰,他就觉得她穿错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已经改成缌,缌服这个麻已经做得很细,意思就是说,古代那种淳朴的礼节,已经渐渐的比较麻烦的,都已经被取代了,渐渐都弄得很平常了。所以叔仲也就跟子柳讲,你的妻子穿错了。

请繐衰而环绖。

“繐衰”,就是比较细、比较疏的麻布了,已经很像一般的衣服了。他说:“你就叫你的妻子穿这个细的麻布。”“而环绖”,环绖就是手绖,头上的这个绖。

因为叔仲衍,他并不知道古礼,他只是看现在大家的礼都是这样。所以就告诉子柳,子柳一想也对,大家好像都是这样,是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穿错了?所以他就请叔仲衍来告诉他的妻子说,你改这个细的丧服。然后这个头就用这个环绖,都是降了一等就对了,因为她的公公对于他的妻子来说,应该是要齐衰,这是比较重的丧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冬荐稻

趙文子觀人觀透人的心思很有智慧:又推薦72良才為官而不與之往來,真是正直之人的好示範啊~

听友216699805

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末吾禁也。」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

听友216699805

檀弓下第四(31)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文子曰: 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叔誉曰:其阳处父乎? 文子曰: 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 其知不足称也。 其舅犯乎? 文子曰: 见利不顾其君, 其仁不足称也。 我则随武子乎, 利其君不忘其身, 谋其身不遗其友。   

1881725lzbg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叔誉曰:「其阳处父乎?」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末吾禁也。」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

猜你喜欢
文子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

by:狙公赋予

《文子》

文子,字辛研,号计然,通玄真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文子学道早通,且博学无所不通。曾游学于楚、齐。在齐授学,形成齐国的黄老学派。常游于吴越,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

by:蒼穹之下_ub

文子阅读

丫头长大了!一个工作一个学习,陪伴与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用我们的阅读来陪伴彼此!丫头自我介绍:我是你们的可甜可咸可喜可悲可萌可怨可狠可爱的小蚊子呀!

by:馨月玲珑

《尹文子》

尹文,(约公元前360—前280年),齐国人,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宋尹」学派始祖,生平不详,大致活动在齐宣王、愍王之际,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

by:祖茹蕙_谦恭信敏_祖尚

原文版《文子》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家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

by:婉卿讲书

《文子·臻经典》

完整传承中华之道统以及教统。有高度,有次第,有方法,中华传统文化之经典。

by:s悦心

免费|夫人认钱不认人|玄幻奇幻&欢喜冤家&HE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成亲之前,陆肆月觉得武仪观是世上最好的地方,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有点穷...

by:爱奇艺de电子书

圣贤典籍 文子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著有《文子》一书,文子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

by:正方无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