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将欲夺之,必姑予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我力争讲一个不一样的《道德经》给大家,讲一个通俗的、透彻的《道德经》给大家,如果大家从里边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工作、生活有一些启发的话,这是我们学习《道德经》的好处、收获。

 

今天我们讲这句话在第三十六章,老子做了一系列的排比,讲“将欲歙之,必姑张之;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去之,必姑与之”。今天讲“将欲夺之,必姑予之”,这个“予之”跟前边的“与之”不一样,这个“予”是给予的予,这是给的意思。“将欲夺之,必姑予之”这话什么意思呢?这话的字面解释是上天将要把你这个东西夺去,一定先会给你、给予你。这句话和前边那些话一样,都被大家给解释成了老子教大家的权谋之术,也就是做事怎么能做得更好。

 

比如说你看小孩手里拿一棒棒糖,你想吃,这叫“将欲夺之”,想夺这棒棒糖,但你这么抢是不行的,孩子会哭的,那怎么办?你就使劲让孩子吃,你吃使劲吃,这孩子两口噎住了,不吃了,吐出来了,这时候你再吃,这叫“将欲夺之,必姑予之”,你先给他,你给他吃来你给他吃,你越给他,孩子越不爱吃了,然后你再吃。这是一种做人的技巧,我看基本上大家都是这么理解老子这些话的。

 

在我们社会里边有没有这种现象的?是有的。比如说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给打败了,怎么东山再起呢?他就是“将欲夺之,必姑予之”,他想要夺吴王夫差的土地,就必须打败吴王夫差,就必须先给他东西,不断地给他东西、进贡,进贡美女,把西施给他,迷惑他,然后给他金银财宝,我让你喜欢上珠宝,然后我给你进贡大的木头,让你建宫殿,你想大木头不能浪费了,建宫殿就要花钱,耗费你的国民财力。所以我先给你东西,不断地去给你讨好,结果这吴王夫差就放松了警惕,越王勾践一举兴兵,趁他出去的时候、会盟的时候,把精锐部队带走的时候,一举兴兵把吴国打败了,然后再兴兵把吴国给灭了,这就是“将欲夺之,必姑予之”。

 

这样的解释在古代非常盛行,基本上国与国之间战争的时候都会用到这样的技巧,我要打你,当然我不能先打你,我示弱,我麻痹你,我给你进贡东西,我们俩多好啊,我称臣,我服从你,我给你送东西,给贵国送东西,给送点东西再送点,不断进贡你,我这边不断的练兵,不断种粮食,等到我实力强了,我再一举灭掉你,所以你看老子真高明。老子告诉我们“将欲夺之,必姑予之”,这是人生的大道理。懂了这种道理,我们人生想夺什么还夺不来吗?你看得到的结论是我夺什么还夺不来吗?我们只要用老子的这种技巧、这种阴谋,先给你,让你麻痹了,然后我再抢过来,我就能抢过来的,这么解《道德经》,我觉得是在侮辱老子,我觉得老子讲的真不是这意思。

 

老子讲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呢?就跟我昨天讲的“将欲去之,必姑与之”是一样的,老子告诉大家“夺”和“予”之间是随时变化的、转瞬变化,就像福和祸一样,这福里包含着祸,祸里包含着福,这两者来回在变化,我们要看清这种变化,我们在里边要把握自己的立场,把自己的基础做牢,不要因为这种虚幻的变化导致我们的改变。

 

我们举个例子,怎么理解这事。比如说,“将欲夺之,必姑予之”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老天爷将要夺去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定先给予你、先给你什么东西,这话说的是一句真实存在的话,就是如此的。比如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上天赋予的,但是终究它要夺去、要拿走,是正因为它给予你了,赋予你生命,最终才能拿走,所以这个夺和予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在一起的,这两者就像阴阳一样在来回变化,所以我们要想得到,要知道最终也会失去,所以得到和失去之间的变化的奥妙,我们如果人生不能洞悉了解这里面的秘密,不能洞悉其中的真相的话,我们容易陷入这种痛苦中,陷入这种夺和予、得和失的痛苦中。

 

比如我举个佛教小故事,佛教佛陀有个弟子叫阿南,这阿南长的特别漂亮,仪表端庄,特别漂亮,长的很丰美,他出去沿街乞食的时候,因为佛教修行要出去,要沿街乞食,有一天就碰到一个女孩,这女孩一看这小伙子这么漂亮,就心生爱慕,这女孩长得也很漂亮,两人就心生一点情愫,回去这女孩就不思茶饭,就想我能嫁他该多好,太漂亮了,就羡慕。这女孩的母亲一看姑娘这样就比较心疼,就问怎么回事,一问,原来如此,那这样,我请来会法术的,我念点咒语,我把阿南的心神给拘来,让你们俩好。这阿南正好又乞食来了,结果那边一念咒,阿南就心神迷惑,就进入这个房间里了,跟这个女孩两个人相会,感情生出来了。

 

这时候佛陀就感知到这种情况了,佛陀是法力无边的,就把他们给拘来了,都叫来了。叫来以后就问这女孩,当然版本很多了,我就随便讲一个通俗版本。佛陀问这女孩,说你想干什么?那女孩说我爱他,你爱他又想怎么样呢?我要嫁给他,你嫁给他的结果又是如何呢?我嫁给他我要跟他在一起生活,要生孩子。那佛陀问她,那这个孩子长大了会变老吗?姑娘说会变老。那变老了这孩子会死吧,老到一定程度会死吧?会死的。那会死了你难过不难过呢?这姑娘一想一下愣那了,我生完孩子,孩子要死了当然要难过了,难过。那佛陀又问她,你这段姻缘从开始是以爱开始的,那最后等孩子死了,你会难过,带来了难过,那为什么这个爱会带来难过呢?你想到这里边的姻缘了吗?这里边的因果关系了吗?这女孩突然一下顿悟了,明白道理了,然后后来就跟佛陀修行了,出家也成为了一名比丘尼。

 

这是一个故事,那这故事很说明问题,说明很多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未必知道这里边因果,未必知道最后会失去,得到时候欢喜,失去时候难过,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欢喜和难过里边来回纠结呢?这是我们人生容易陷入的问题。

 

比如说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我们自己条件一般,但是我看上一姑娘,这姑娘太美了,美若天仙,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美好的人,我看她一眼我觉得少活十年都值了,你看有这种感觉,我一定要追她。这女孩对您没什么大的感觉,但我就追,我死命的追,我拼命追,终于追上了,结果人不喜欢你,这日子就过得怎么样?这女人跟她一样长的漂亮,长的高个的,像模特那种身材的,人家聊得来,她跟你就聊不来,看你像农民一样,结果最后以悲剧收场,这样的事我们生活中总是发生的,并不是说全中国就那么一件事,就那么一件离婚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生活中总是发生的,因为我们太想得到什么东西,可是我们就没想到这东西老天爷还会给你拿走的,因为最终所有东西都会拿走,这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老子这给大家讲了一段,你看着像是技巧,“术”的层面的话,实际这里边包含着大道,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姑予之”,你在得到的时候,在被给予的时候,你可能要想到这东西最终也会失去的,我们生命中一切都会如此的,所以放淡一些吧,把得和失、夺和予放淡一些,老子告诉大家,应该看清这些本质,得失都没那么重要,做好自己,你扎扎实实地每天把自己做好就行了。

 

就好比说《金刚经》,讲了那么多经典,但是佛陀怎么样?你看《金刚经》先讲,佛陀先是出去沿街乞食、托钵乞食,乞食完了回来把饭吃了,然后洗干净脚,坐那给大家讲法,这就是点点滴滴的修行,做好自己,为大家说法,利益众生,这就是该做的。

 

所谓得失那东西都没那么重要,别人所赠与你的、给予你的,转瞬之间又会失去的,所以这种得和失我们要看清、放下,这就是“道”,老子讲的并不是“术”,老子讲的是“道”。我们如果把它理解成为小术、阴谋,那是把这里面的内涵给丢掉了,那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这是《道德经》这段话的真正含义,我把它这么讲出来,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道理的。“夺”和“予”之间是相跟着出现的,您别看着暂时得到了,转眼之间有可能又被人夺走,所以我们放淡这些,所谓的“夺”和“予”在您面前不构成任何威胁了那么您这是真正入道的人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再用这句话去看我们生活中,你会发现处处有这种智慧在里边。比如说你说天上掉来一馅饼,您中了彩票了,您说这是我得到了,我真高兴,我兴奋异常,我一听我就晕倒了。您别那么高兴,因为我们要知道这得和失是相随着出现的,您得到很可能就会失去,您钱多了,大家都来找您借钱,您不借他们,亲戚跟您都反目了,您看亲情慢慢失去。有人中了500万彩票,跟媳妇离婚了,众叛亲离;有的人中了500万,然后离婚了,最后挥霍又没钱了。您看这得和失之间变幻是多么的快,所以忘记这得和失,你做好自己,以德行来驾驭自己的生活,那么有可能你生活中才真正幸福,这时候所谓500万不500万,对您没什么影响了,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这是老子《道德经》教给我们的智慧。

 

所以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聊这些,还是那句话,各位如果觉得学习《道德经》有收获的话,可以把这段音频转发给您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来了解《道德经》,走进《道德经》。



听友57296388

每天都听,而且是好多篇,感觉很不错,从小喜欢,现在才真正有一定的理解!感谢!

阿川加我注明来意 回复 @听友57296388

罗博士讲的最实用,最贴近生活。这才是普通老百姓最有价值的讲解。感恩罗博士的法布施。罗博士传统文化粉丝交流群fsyxjsxw12345

回复@听友57296388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阿川加我注明来意

罗博士讲的最实用,最贴近生活。这才是普通老百姓最有价值的讲解。感恩罗博士的法布施。罗博士传统文化粉丝交流群fsyxjsxw12345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58581919

昨天第一次听到罗大伦讲道德经,今天又听。有空一定都写下来!明天还要听听听……………………

路哥_gv

罗博士,佛陀的故事说不通啊,所有人都要死那还生下来做什么呢,都回归混沌不就好了。特别不理解佛教的一点就是禁欲,都禁欲不绝种了吗,如果人没了那教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微风山人 回复 @路哥_gv

确实不通,不合理,故事终归是故事,不是真实的,好多人包括佛教徒对佛陀所传的佛法或多或少都夸张、捏造,来圆所谓的“佛法”的根据。佛陀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不过他是圣人,必定有超凡脱俗之处,佛法也蕴含一定的哲理,但不能因为传播佛教而歪曲佛陀的本意

下雨天我在想你 回复 @路哥_gv

佛陀的禁欲是对弟子而言,而对于世间的人,佛陀倡导的是忠于自己的爱人,不邪淫。

听友321098071 回复 @路哥_gv

禁欲说的是婚前,禁止一切性行为。婚后节欲。

欣于吾所遇

罗博士,您注意下说“像农民一样”,虽然意思大家领会,但怕有人误会,希望以后避免一下,也减少麻烦

听友314821191 回复 @欣于吾所遇

和我想的一样

真心妄心 回复 @欣于吾所遇

你听的好认真啊

我是好好妈妈

像农民一样……,说得就不合适了

Tonnne 回复 @我是好好妈妈

可能只是说表面或一部分社会现象,内心应该还是值得尊敬的淳朴

小时候_hsm

这个佛陀的故事我是非常不认可的,如果都这样就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什么得到的都会失去,如果直接追求结果,那为什么还要人生呢?

听友219055361 回复 @小时候_hsm

我也觉得,既然人早晚得死怎么不直接跳楼这个意思

小幸运_oih 回复 @小时候_hsm

哈哈,佛说一切都是虚妄。因为最后什么都带不走的。而人的一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与时俱进,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