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上):大隋能臣第一人

2023-06-16 10:04:4716:01 1.7万
声音简介

本期节目:


隋唐盛世,名相辈出。但是要说这群星光璀璨的辅国能臣的第一人,一定是高颎。这位名相担任大隋宰辅二十年,文武双全。上马能率军破敌,下马能辅佐君王政通人和,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臣。很可惜最终没能得以善终。


高颎的父亲高宾在北齐为官,为避奸臣谗言投奔北周,进入大司马独孤信府内做幕僚。独孤信还赐性高宾一家独孤姓。高颎少年时期就以聪明,好学,擅长辞令著称。据说他家有一棵柳树,百尺高,所以家乡的老人都说,高家要出贵人。高家和独孤家非常交好,所以高家和独孤家的孩子们也经常走动。高颎和独孤伽罗皇后只相差四岁,他和杨坚同龄。所以高颎和独孤伽罗可以算的上青梅竹马。两个人一直以兄妹相称。据说高颎和伽罗曾经相互中意,但是独孤信反对,说你们二人命里注定,一个是开国功臣,一个是一代贤后,你们不在一起,国家大兴,要是在一起,亡国之祸。当然这是后人的一种杜撰,因为在伽罗嫁给杨坚的时候,高颎还是无名之辈。不管他和伽罗是否情投意合,独孤家和杨家的政治联姻是势在必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高颎和伽罗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这肯定促进了高颎接受杨坚招揽的决定。杨坚把持朝政以后,知道高颎精明强干,并且文武双全,因为这个时候的高颎已经随越王宇文盛讨平稽胡叛乱,初立战功。杨坚想把高颎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当高颎得知杨坚的意思的时候,他说,“愿意接受驱使,即使事业不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决定随着杨坚赴汤蹈火了。高颎刚一投效杨坚,就遇到了需要他救火的事。因为对杨坚把持朝政不满,尉迟迥起兵叛乱,他派遣他儿子尉迟惇率步骑兵八万,进驻武陟(治)。尉迟迥是北周名将,他曾经率军平蜀。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中国古代,能够领兵平蜀的都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面对如此强敌,杨坚先派名将韦孝宽攻击叛军,当时韦孝宽手下多路将领,但没有谁是杨坚的心腹,就连韦孝宽即使年事已高,杨坚因为无人可用,才令老将军再次披甲上阵。韦孝宽的确是当世名将,他击破了尉迟迥对怀州的围困。然后在武陟与尉迟的军队隔沁水对阵。这将会是非常关键的一仗。杨坚当然需要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在战场监军。本来呢,杨坚打算派崔仲方前去,结果崔仲方以父在山东请辞。而帮助杨坚拿到辅政大权的刘昉,郑译一个说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一个说有老母在不宜远行。总之杨坚根本无人可以为他在此关键时刻解忧。就在这个时候,高颎站了出来,请命前往,杨坚大喜,委任他为监军。临行前,高颎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辞别他的母亲,说忠孝不可两全,毅然踏上了征途。古时打仗,监军和领兵大将不和导致惨败的例子比比皆是。高颎此时年岁尚轻,但有杨坚的信任,韦孝宽年岁已老,德高望重,但杨坚对他的忠心心存疑虑。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令出多门,相互掣肘。但是高颎和韦孝宽做的非常好,两个人配合无间。高颎到达前线以后,和韦孝宽商议,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尉迟惇马上命人从上游放下火筏,打算烧桥。高颎命令士卒在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尖后宽,前高后低,像坐着的狗),阻拦了尉迟的企图。当韦孝宽率军渡河之时,尉迟惇挥军稍退,打算趁韦孝宽半渡的时候攻击,结果被韦孝宽识破,乘机擂鼓猛进,而高颎在全军过桥之后,下令焚桥,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结果韦孝宽率军奋力猛攻,尉迟军大败,尉迟惇单骑逃回了邺城。这场大胜是韦孝宽和高颎亲密合作的结果。之后,韦孝宽和高颎挥军直逼邺城。尉迟迥集中全部兵力13万,准备誓死一战。韦孝宽率军初战不利,被迫撤退。高颎和手下的宇文忻,李询在观看了战场情况之后,用了一个非常铁血的手段。南北朝时期,民风彪悍,两军对垒,民众居然观战。所以高颎等人命令军队,先对围观的民众射箭,顿时百姓大乱,哭天抢地,四处逃避。宇文忻趁机大喊,“贼败矣!”尉迟家败了。这样韦孝宽大军士气大振,尉迟军士气重挫,此消彼长,尉迟军大败。尉迟迥被迫自杀。至此,尉迟迥起兵68天就被平叛了。这里韦孝宽,高颎的功劳很大。尤其是高颎,他在杨坚危急关头,无人可用的时候,挺身而出,平定了危局,杨坚对他更加信任和赏识。很快高颎就进位柱国,成为杨坚的得力助手。


杨坚建立大隋,立刻就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夜),兼纳言,朝臣无人能比。杨坚经常称其姓独孤,而不呼其命,圣眷极重。定会召到别人的妨恨,所以便上表让位,让于苏威。隋文帝准备同意此事,让其担任仆射。几日后,隋文帝说:“苏威在北周时隐居于世,你竟能够推举他出来。我听说推举贤才的要受皇帝赏赐,怎么可以让你辞去官位呢!”于是下令要高颎复位。不久,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在这以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高颎辅佐隋文帝,为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政治方面,开皇元年(581年),高颎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制定新律开皇律,奏请颁行。新律废除了枭首、车裂及鞭刑,减轻了徒刑,还取消了一些审讯酷法,对旧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同时给予了贵族士大夫相应的特权,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县、州逐级上访伸冤,编成了一部相对宽简的律令。《开皇律》承上启下,既是对旧律的继承,又是唐初律法的基础,对后世的律令产生了深远影响。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长安旧城,自汉以来,屡经战乱,凋残日久,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高颎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为后来唐代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他行政、官制等各种制度,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斟酌损益,建立新的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在经济方面,自北齐以来,贫苦农民很多被迫沦为豪强的荫户,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高颎建议采用“输籍定样”的措施,隋朝建立之初有四百多万户人口,开皇九年有七百多万户,大业二年有八百九十多万户,隋朝户口的增长要归功于高颎的输籍法。高颎将全国户口按资产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多交税、下等的少交税。具体实施中,则让县令在每年的一月五日为户口定样,确定等级,编撰在册,并以此作为依据收税。从而让原本荫庇在大地主家的佃农脱离出来,成为国家交税人口,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因此隋朝出现了虽然天灾不断、但是人口数反而持续增长的现象,这就是输籍法的作用。“隋氏之盛,实由于斯”。正是因为高颎这些杰出的贡献,杨坚更加器重他,高颎当时常坐在朝堂北侧的槐树下以办事,由于此树不成行列,有司欲将其砍伐,隋文帝特命不许砍伐,以示后人。


大隋初建,隋文帝杨坚非常想吞并江南,灭掉南陈。开皇二年(582年),陈宣帝去世,隋朝廷内外将相议乘机南下灭陈,因隋国基初立,准备不足,高颎奏礼不伐丧。二月十五日,杨坚诏高颎等班师回朝。六月十一日,杨坚遣使往陈朝吊丧。此时北边突厥军事压力很大,隋无力南顾,故以礼不伐丧为由,暂停对陈用兵。同时命高颎镇守要塞,高颎到任之后,稳定了北方的军情,使得杨坚南征的计划没有了后顾之忧。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诏令高颎安抚江、汉一带的民众,高颎在那里很得民心。十一月,杨坚问平陈之策于将相。高颎献策说:“江北气候寒冷,水田收割较晚;江南气温较高,水田收割较早。估量陈国收获季节,我们略略征集点人马,声言要掩袭陈国,他们必定会屯兵防御,这足以废其农时。他们屯兵,我们就解甲,如此再三,贼人以为常。以后再集兵,他必不信,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我们就过江,登陆而战,士气倍增。另外,江南地湿,房屋多为茅草竹子,所有的积蓄,都没贮藏到地窖里。我们可以偷偷派人去,就风放火,等他修好后,再去放火。不过几年,自可使陈国财力俱尽。”隋文帝按他这个办法办,因此陈国人更加穷困。就这样,大隋灭陈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以晋王杨广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集中水陆军51.8万,分为八路攻陈。高颎时任晋王杨广元帅长史,三军的参谋事项,都由高颎决断。十二月,隋军兵至长江,各路隋军势如破竹,进展迅速。到了开皇九年一月,隋军已经攻陷陈建康。高颎入建康,见陈叔宝床下京口前线告急密奏尚未启封。由此可见当时大隋雄师锐不可当。晋王杨广遣使索要贵妃张丽华,高颎说:“周武王灭殷商,杀了妲己。如今平定陈国,不应娶张丽华。”于是下令在清溪杀了张丽华,杨广为此非常不高兴,当时说,“古人说,无德不报。我将来一定为高公的德行好好报答他。”这也给后来高颎的悲惨结局留下了伏笔。灭陈之时,高颎又与裴矩收陈氏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此战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纷争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高颎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当高颎班师回朝的时候,隋文帝杨坚慰劳他说:“你讨伐南陈后,有人说你谋反,朕已经杀了他。君臣之间亲密的关系,不是苍蝇之类的小人所能离间得了的。”高颎又请求让位,隋文帝下诏书说:“你见识远大,谋略很深,出京参谋军事,帮助平定淮海一带;回京掌管禁军,我把你当作心腹。自我受禅登基以来,你常常参与机要,尽忠竭力,心迹俱尽。这是天降良臣于我,让你帮我,望你不要再费口舌辞职了。”杨坚就是这样优待、奖励他。 [9]  这以后,又有人先后在杨坚面前进高颎的谗言,杨坚大发雷霆,疏远并贬黜了他们。杨坚对高颎说:“你独孤公就像一面镜子,常被磨擦,越磨越亮。”开皇十年(590年)四月,两个朝臣上奏说:“水旱不调,罪由高颎。”请求废黜他。二人都得罪而丢官。杨坚对高颎的礼遇更加优厚。他的夫人贺拔氏卧病,隋文帝派人问候,同时前去探病的人也络绎不绝。杨坚还亲自到他府第去,赏他钱币百万,布帛万匹,又赏他千里马。就在高颎刚刚刀兵暂歇的时候,北部烽烟再起,高颎再次披甲上阵,我们下集再讲。


第十九集大隋名相高颎(下)

公元599年,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隋文帝杨坚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杨谅未亲临前线,以高颎出朔州,杨素出灵州,上柱国燕荣出幽州,三路进击突厥。四月,高颎命上柱国赵仲卿率兵3000为前锋,与突厥相遇,连战7日,大破突厥;隋军继续追击至乞伏泊,再次大败突厥,俘虏千余人,杂畜万计。这时,都兰可汗亲率大军赶至,将隋军团团包围。赵仲卿乃将部队列成方阵,四面拒战,坚守五天后,高颎率领大军赶到,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高颎率军追过白道(内蒙呼和浩特西北),越过秦山(今内蒙大青山)700余里,然后还师。高颎在准备追过白道时,曾隋文帝请求增兵,有此大臣认为高颎欲反,隋文帝也未有所答。不久,高颎已凯旋而归。杨素也指挥大军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高颎再立大功。在大破突厥的前一年,高丽国王高元率骑兵万余进攻辽西,隋营州总管韦冲将其击退。隋文帝得到奏报后大怒,初四以杨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汉王长史,和周罗睺率水陆大军30万进攻高丽。高颎坚决请求不要用兵,但是隋文帝不听。不料陆军出临渝关(今山海关),发生疾疫;水军自东莱(今山东掖县)出海,遇大风,船多漂没。士卒死亡十之八九,结果无功而还。而高丽王高元因惧怕隋军,亦遣使请和称臣,隋文帝遂就此罢兵。高颎在军事上的功勋越大,表现越强,他的处境也就开始由盛变衰了。一代名臣终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悲剧收场的道路。


高颎人生的反转原因来自于几个方面。当然最关键的是杨坚态度的转变。自古帝王都对功高震主的臣子都会猜忌极重。尽管高颎一再谦虚退让,几次提出辞官,但是他还是难以推辞杨坚的挽留,留在了朝堂之上。很可惜,杨坚的态度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杨坚对高颎再信任,但他终究抵挡不住其他几方面对高颎的诋毁。那究竟是那几方面呢?


首先,杨素对高颎的忌恨。作为大隋首位名相,高颎在人才推荐上做到了为国举才,不予余力。史万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诸多隋朝开国元勋都是“高颎”举荐给隋文帝的,高颎可以说是“史万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人的恩师。后来,杨素贪功冒进屡次与“史万岁”争抢军功,高颎屡次劝阻杨素说:“处道,你要适可而止,你杨处道只不过是坐镇指挥,而他史万岁可是热血沙场,你如此与史万岁争抢功劳,与你的先祖‘杨喜’冒杀项羽、贪图爵位,有何区别,杨敞、杨震都是一代贤相,这才有了弘农杨氏,难道你还不知错”,杨素回答高颎道:“昭玄老师,我杨素比你小三岁,我敬你为老师、兄长,已然不错了,很对,我的功劳都是史万岁的,可是史万岁得自己有本事自己要回来,否则休想从我这里夺走,你别忘了,隋朝皇室与我杨素都是弘农杨氏、杨喜的后代,你该不会去骂当今的大隋皇帝吧”,随后,杨素拂袖而去,贺若弼对高颎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宰相大人举荐的这三位将领,都堪称绝世名将,他们深得太公尚父的文韬武略之道,只是唯有这杨素,有魏延之貌、猛,宰相大人一定要多加提防”,高颎当了隋朝二十年的首席宰相,当时,隋朝只有一个尚书令(尚书仆射),他就是“高颎”,隋文帝时期,没有一个人担任过“尚书左右仆射、尚书令”,只有“高颎”一人同时兼任尚书左仆射、纳言一职,高颎甚至还掌握着“隋朝”的中央军区的“长安城”的所有军队而官居“左卫大将军”,而在整个隋文帝时期,杨素即使打败了突厥、消灭陈国,杨素在隋文帝时期也只能担任御史大夫、荆州总管的职位而无法担任任何属于宰相的官位,可惜正因为“高颎”独霸隋朝宰相之位长达二十年,这才让自恃军功最高的“杨素”开始嫉恨高颎。于是,杨素就去投靠杨广,因为杨广在平灭南陈的时候和高颎结下了仇怨。杨广允诺杨素说:“杨素王叔不必在意,来日寡人当了皇帝,必让杨素王叔担任尚书令,可比那高颎的尚书左仆射高一级”,杨素随即就说:“杨素必对晋王马首是瞻”。就这样,杨素和杨广勾结在一起,准备扳倒高颎。但是高颎在杨坚心里的位置极重,只靠杨广和杨素是无法得逞的。正在两个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也加入到打击高颎的行列,这个人就是独孤皇后。


我们前面说过,独孤皇后和高颎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虽然不指望友谊天长地久,但也不应该翻脸成为仇敌。可是,世事无常,最好的朋友和最狠的敌人也许只有一线之隔。说起来高颎和独孤皇后的仇怨完全是来自独孤皇后对感情的偏执和疯狂。我们前面讲到过,杨坚宠幸尉迟贞,独孤伽罗大怒,将尉迟贞杀于后宫,杨坚负气出走,高颎一路狂追,拉住杨坚的缰绳劝他回宫。本来这是体现高颎名相风采的佳话,很可惜也成了高颎和独孤决裂的开始。因为高颎说了一句话,“陛下怎麽能为了一位夫人而轻天下。”注意这里的夫人指的正是独孤皇后。这可是让独孤皇后大为恼怒,作为自己的好友,你高颎不为我说话也就罢了,还轻视于我。不仅如此,高颎随即就去了后宫劝导独孤皇后道:“伽罗皇后,希望你日后不要再跋扈干政,女人贵在矜持,不在于强横精干”,独孤伽罗也是一个狠人,她就对高颎说:“听说你夫人病了,你还是回家好好照看自家夫人去吧,免得命犯贪狼”,高颎哑口无语只得回家。高颎的夫人过世了。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仆射老了,身边没有了老伴,陛下帮他再找一个吧。”杨坚听从了独孤皇后的建议,询问高颎。高颎流泪辞谢,“我老了,下朝之后,也就是在家年年佛经,不再想纳妾室了。”杨坚也就作罢。可是不久,高颎居然有了小妾给他还生了个儿子。本来杨坚听到消息挺高兴,没太在意。可独孤皇后抓住机会了,她表现出不快。杨坚问她为何,她说,“陛下还能相信高颎吗?陛下想赐婚给他,他心中有人,却欺瞒陛下,今天事情败露,陛下怎麽还可以相信他?”这是诛心之言,杨坚自此开始疏远高颎。独孤皇后看见杨坚已经开始对高颎有看法了,马上开始继续找机会加一把柴。高丽出兵,高颎力阻,最终无功而返。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颎刚开始不愿意去,陛下强迫他去,自然不会成功的。”这又是一句诛心之言。天下没有人比独孤皇后更了解杨坚的了,在关键的时间,关键的事情,独孤的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当猜忌的种子种下,当负面的看法形成,任何事情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汉王杨谅年幼,杨坚把军事托付给高颎。高颎自然是尽心尽力,但是杨谅年幼,很多建议高颎就直接忽略了。没想到杨谅颇为不满,居然跑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说他侥幸才躲过高颎的毒手。独孤皇后把这件事转告给杨坚,杨坚更加不高兴了。而高颎和杨坚夫妇的矛盾达到最顶点就是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坚询问高颎的意见,高颎表示反对,“长幼有序,怎麽能轻易废除呢?”独孤皇后听杨坚转述给他高颎的意见,就单独召见高颎道:“昭玄,你是不是一定要管我一辈子,谁都可以反对杨广被立为太子,你最不应该阻止我立杨广为太子”,高颎大惊失色下跪请求独孤伽罗饶恕。但这个时候,高颎的命运已经不会扭转了。凉州总管王世积因事被杀。当审讯时,有宫中秘事,说是从高颎处得知,隋文帝极为惊异。法司又奏高颎曾与王世积交通,收受他赠送的名马。高颎因此而被问罪。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弥、刑部尚书薛胄、兵部尚书柳述等都证明高颎无罪,隋文帝更加恼怒,把他们统统拘留起来,从此朝臣中没有再敢为高颎说话的人。是年八月,高颎被罢官。不久,隋文帝在秦王杨俊府中召高颎侍宴。高颎感叹不已,悲不自胜,独狐皇后也跟着哭泣,左右的人都流泪不已。杨坚对高颎说:“朕没有对不住你,是你自己辜负了自己。”杨坚对侍臣们说:“朕对高颎胜过对自己的儿子,虽然有时看不到他,但他好像就在我眼前一样。自从他离职以后,我一点都不记得他,好像本来就没有高颎一样。不能拿自己要挟君王,自称天下第一呀!”由此可见杨坚对高颎成见之深。后来,高颎封国的国令上告高颎私下做的一些事,说:他的儿子高表仁对他说:司马仲达当初托病不朝,于是拥有天下。您今天也遇到类似情况,怎知不是福份?’”于是杨坚大怒,把高颎囚禁在内史省拷问他。司法部门又上奏高颎别的事,说:沙门真觉曾对高颎说:明年国家将有大丧。尼姑令晖又说:开皇十七、八年,皇帝有大灾难,十九年不可能活过去。’”杨坚听了,更加震怒,回头对群臣们说:帝王之位,岂可力求?孔子以大圣之才,作法传世,难道他不想当帝王吗?天命不可罢了。高颎和他儿子交谈,自比晋宣帝,这是什么心思呢?有关部门请求杀高颎。杨坚说:去年杀虞庆则,现在又杀王世积,如再杀高颎,天下人会怎么说我?于是除掉高颎的官籍,让他作平民。高颎的母亲曾经告诫他说:你富贵已到极点,只有一个东西没有,那就是杀头。你应该小心呀!高颎从此常怕祸乱。后来等到高颎被免职后,高高兴兴,一点遗憾都没有,认为这样子可以免除灾祸。但是只要还被朝堂牵扯,灾祸是躲不掉的。隋文帝杨坚驾崩,杨广继位。高颎被再次启用为太常卿。突厥启民可汗将入朝,杨广当时下诏收集北周北齐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制止。杨广不高兴。杨广那时十分奢侈靡费,声色更加讲究,又发起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十分担忧,对太常丞李懿说:“周朝因好乐而灭亡,殷鉴不远,怎能又这样呢?”当时杨广对启民可汗恩宠和礼遇太过分,高颎对太府卿何稠说:“这个胡人颇知中原虚实、山川险易,恐怕他成为后世的祸患。”他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一点纲纪都没有。”有人把这些话告知隋炀帝,炀帝认为高颎诽谤朝政,将其诛杀,时年六十七岁,其诸子也被徙边。同时被杀的还有宇文弼、贺若弼。可惜了一代名相高颎,最终也没能避免杀身之祸。


高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以天下为己任。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隋代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业绩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堪称隋唐第一位名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如鱼得水哈哈哈

高炯的人生也很好了

如鱼得水哈哈哈

百姓都是看热闹的,官兵就是另一个群体

谁谁谁哥哥哥

JIA罗,不是QIE罗

Viiking 回复 @谁谁谁哥哥哥

就是茄萝,佛教梵文翻译过来的

1787376cvyj

这个高,背景强大啊!

猜你喜欢
大魏能臣

以前录过,不过质量不太好,今天想重新录制一下看看,喜欢的朋友支持一下新建一个听友群,欢迎来聊天!qq1016495472

by:封登

隋末之乱臣贼子

【内容简介】横空出世的英雄,光荣而辉煌的帝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甚至无边无际的英雄气概一直蔓延到遥远的未来。生活在天朝下的李信来到了这个光辉岁月的时代,金...

by:有回声更精彩

是,大臣

作者:(英)乔纳森·林恩/(英)安东尼·杰伊编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译者:王艺出版年:2012-8...

by:上海贝多芬

陈舜臣-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

290年的时间放到了57个回目里,是有些简单,但也很是清楚。基本没认真看过中古史的,偶尔翻翻却能把一些破碎流离的上学片段汇总起来,记得那时候,更多纠结在细节,反...

by:需要能量的摩羯三

钦差大臣

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钦差大臣》,于1836年发表,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钦差大臣》描写纨绔子弟赫...

by:因心尔雅

大臣号遇难者

大臣号是一艘漂亮的三桅九百吨帆船,从南卡罗来纳州的查理斯顿到英格兰的利物浦作商业航行。航行途中,船长改变航线,决定从百慕大群岛方向航行。这个不祥之地似乎引发了大...

by:宫羽雅音

大明之大奸臣严嵩

【小编推荐】飞卢小说网历史类天榜作品内容简介:主角穿越大明,成了大明阁老严嵩!他开始祸害大明官场。那些君子们,一个个被严嵩吊打。那些美女们,一个个被严嵩欺负。....

by:飞卢听书

大清重臣李鸿章

爱国?报国?误国?卖国?他在生前死后,引发人们议论,千秋笑骂,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他就是一个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四朝元老——李鸿章。少...

by:启明听

中国十大权臣

权臣之路,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褒贬自有历史评说!

by:醉山恋

声音主播

32271616.6万

简介:播讲人: 朱爱明,北京土著,毕业于北京大学。自年少起,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饱读史书,深感以史鉴人,通览古今中外是人生最大之快事。如今年过不惑,方斗胆愿意将所知,所感与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一起领略历史长河里每一朵独一无二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