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篇】回答网友的两个疑问

2023-06-11 10:14:5816:54 7.5万
声音简介

回答网友的两个重要问题

今天这一期,我们来回答一下,听友提得最多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节目中多次提到的吴本,到底是真本,还是伪作?

首先说一个事实,应该有90%的红迷,认为《吴氏石头记》是伪作,能真正相信接受吴本的,恐怕不到10%,能始终坚持相信的,恐怕不足1%。

只要离开“吴本”这个小圈子,能相信接受吴本后28回的,寥寥无几。不信你去知乎上去看,知乎和早期的天涯论坛一样,里面卧虎藏龙,高人不少。但说到红楼梦,说到吴本,知乎里称之为癸酉本,那几乎都是骂声一片。我还曾经发了一个回帖,来和他们硬刚,结果平台还给我的回答,贴了个“无可靠信息来源,请谨慎甄别”的标签。还一度屏蔽我的回答。所以在知乎里敢宣传吴本的,都被喷得很惨。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接受吴本?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曹家说,也不认可朱明说?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所说的,颠覆了他们的固有认知。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对于红楼梦,中国人早就有了非常坚定的固有认知:红楼梦是风月儿女小说,红楼梦是一部世情小说,红楼梦是写清朝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史,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写曹家人、曹家事。

解放后的中国人,从第一次接触红楼梦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被灌输了这种固有认识。因为这些已经是写入教科书里的文学常识。而我们突然打破了这种常识,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人家能不跟你急眼吗?

还有个原因,红楼梦前八十回写得太美了,太经典了,虽然只有前八十回,不完整,就像断臂维纳斯。但就算是断臂的维纳斯,那也是爱与美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你想给她接上双臂,就算你接得再完美无缺,全世界的粉丝,都不会答应。除非你能再挖出一个同时代的,没有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出来。

在很多红迷心目中,红楼梦之美,也是不可亵渎的。我们可以对西游、水浒、三国恶搞胡编,但没有谁敢恶搞红楼梦。

而文字未经润色、又来历不明的吴本,竟然宣称就是真本,那当然会被红迷们认为是对红楼梦的亵渎。

为什么台湾蒋勋读红楼、台湾欧丽娟讲红楼,那么受文艺青年的欢迎?

就是因为蒋勋、欧丽娟他们,读出了年轻人心中的红楼。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红楼梦,就是那么的唯美,那么富有诗情画意,那么的缠绵悱恻,同时又带有淡淡的哀伤,又夹杂世俗的无奈,还有些甜而不腻的心灵鸡汤,以及似是而非的人生哲理。

这是标准的小资文学经典啊。再加上蒋勋老师那磁性又温暖的声音,夜半时分,为你娓娓道来。你整个人都融化在了爱与美的意境里,不能自拔。

吴本的突然出现,太不和谐了,太煞风景了。就好比《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也如同薛蟠说的“绣房里蹿出的大马猴”。瞬间撕掉了风花雪月的面纱,粉碎了专家们自以为是的解读。原来我们心目中的《红楼梦》,不过是“皇帝的新装”,都是我们想象、附会出来的。而真正的《红楼梦》,竟然是一部隐藏的血泪历史。

这才是很多人不接受吴本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觉得受到了冒犯,受到了羞辱,是被啪啪打脸了。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怎么可能读错?

那么多红学家,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怎么可能读错?

那错的,当然就是这部来历不明的吴本!

所以,从一开始,人们已经打心底里排斥吴本这个异端邪说了,至于说吴本文笔太差,结构不合理,是后人伪造等等证据,不过是说服自己的理由罢了。

我们不用和那些反对吴本的人去打口水仗,也没必要一条一条驳斥他们。我在节目的第一期就说了,要真正读懂红楼梦,那就什么人的解读都不要听,哪怕是写进教科书里的常识,也不要去相信,就是先看原文,尤其是多读几遍第一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an),读多了,一定能感觉出作者藏在字里行间里的秘密。

但如果总跟着红学家们的那些解读,去读红楼梦。那还不如不读。

第二个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梅村?

吴本前后的有两段批语,是明确指出作者是吴梅村,相信吴本的朋友,也基本认可作者就是吴梅村。

但有朋友就质疑,吴梅村在公元1672年就去世了,那红楼梦里写到过1672年以后的事物,比如《庄子因》这本书,比如衍圣公孔继宗,比如时宪历,……关于这些问题,要解答起来,每一个都能写一篇文章,网上有吴雪松老师、至真斋主老师等人,早就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有兴趣的朋友去找来看看。

其实吴本的批语说得很明白: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

吴梅村是1672年去世,放了几十年。此前也有人几次增删,但都不太满意。然后才轮到“我”,受命增删此书。至于“我”是谁,那就不知道了。

红学家此前认定红楼梦最早的抄本是《甲戌本》,也就是胡适在上海旧书摊淘到的那一本。书名其实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由于胡适等红学家坚定地认为,这个甲戌年是乾隆年间的甲戌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红学家就基本认定《红楼梦》是1754年问世的。这时候离吴梅村去世已经82年了。那当然不可能是吴梅村写的。

但别忘了,干支纪年,是60年一轮回,这个甲戌年,为什么一定限定为乾隆年间的甲戌年呢?但也有可能是往前推60年,就是康熙三十年的甲戌年啊,即公元1694年。这时候距离吴梅村去世,也就22年。

吴本批语说,吴梅村的这本《风月宝鉴》,闲置了几十年,几次增删。那到康熙的甲戌年,刚好经历了22年,也做了几次增删,终于推出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你看是重评嘛,说明前面还有初评。

请注意,这里说的重评、初评,并不是只是在旁边写几条批语那么简单,而是要对原著直接做出增删修改、丰富润色。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红楼梦》,经过反复多次的增删润色后的本子。吴梅村的《风月宝鉴》,每一回只有三四页,我们现在看到红楼梦,每一回少说有七八页。甲戌本是重评石头记,而吴本的全称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单独用吴本的批语当作证据,肯定难以服众。其实其他抄本也有些批语,透露了《红楼梦》的来历。比如甲戌本第一回页眉,就有一条批语:

雪芹旧有《風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这条批语是胡适等人认定作者是曹雪芹的重要证据。

但批语说“雪芹旧有《風月宝鉴》之书”。旧有,就是过去有、以前有这么一本书。但他有这本书,不代表就是他写的。更不能证明这个雪芹,就是曹家的曹子孙。因为红学家说的曹雪芹,大概出生于1715年,而红学家认定甲戌本是1754年,这一年曹家的曹雪芹是39岁。

而甲戌本是脂砚斋重评本。脂砚斋在重评红楼梦时,说曹雪芹早已泪尽而逝,那曹雪芹真正写红楼梦的时间,还得大大提前。书中楔子就说了啊,曹雪芹增删十载。那少说也提前十年,也就是曹家的曹雪芹至少在29岁就基本完成了《红楼梦》。

而《风月宝鉴》又是雪芹以前写的书,那时间就可能更早了。而他的弟弟棠村为《风月宝鉴》做序,那他弟弟恐怕就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更要命的是,红学家考证的曹家的曹雪芹,是个遗腹子,一出生就家道中落了。他的爷爷曹寅已经去世三年了,他父亲也死了。他哪来有个弟弟棠村呢?

其实裕瑞的《枣窗闲笔》早就说出了真相,我们再重复一次:

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

这段话说得很明白,裕瑞等旗人贵族,早就知道有一本叫《风月宝鉴》的书,但不知道是谁写的,而曹雪芹得到了这本书,就借题发挥,在删改的时候,把他家里的事也故意写进去了。

那曹雪芹是谁呢?裕瑞、敦敏敦诚兄弟、富察明义等旗人贵族,认为曹雪芹就是曹家的子孙。因为他们看到的《红楼梦》,就是从曹家传出的。但他们也都知道,这本书并不是曹家人写的,那只是曹家的藏书。要知道曹家,特别是曹寅的藏书之多,也是天下有名的。他还组织刊印《全唐诗》,我们今天能读到《唐诗三百首》,还得感谢曹寅。

不过裕瑞是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的人了,他出生的时候,曹寅已经去世60年了。包括袁枚等人,都错把曹雪芹当作了是曹寅的子孙。有一种说法其实更合理,就是曹雪芹是曹寅本人。曹寅很受康熙皇帝宠幸,《红楼梦》就是创作于康熙年间。

王巧林老师的考证,也提供了新的证据。王巧林认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顾景星,而顾景星又是曹寅的舅舅,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顾昌带着书稿,来投奔曹寅。正因为如此,曹家才得到了《红楼梦》的书稿。

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风月宝鉴》的作者就是吴梅村,而《风月宝鉴》又是《石头记》《红楼梦》的前身。或许《风月宝鉴》的抄本,的确是顾景星儿子顾昌带到曹家的。一同带过去的,还有顾景星生前的著作,后来在曹寅的帮助下,刊刻出版,就是46卷的《白茅堂集》。

但顾景星又是吴梅村的朋友,他很可能是从吴梅村那里得到了《风月宝鉴》。甚至有可能,顾景星就是吴本的修改者。但吴本后28回,显然不能对外流传的,而曹寅又非常喜欢这本书,很可能曹寅化身曹雪芹,对吴本进行删改。但直到他去世,也只是删改完成了前八十回。

当然这是我的推测,有资料显示,曹寅曾经自号雪芹。所以曹雪芹不可能是曹寅的孙子。裕瑞、袁枚等人,距离曹寅的年代太久,错把曹寅的孙子当作曹雪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胡适又根据他们的错误记载,彻底将曹雪芹锁定为曹寅的孙子曹霑。

在《红楼梦》楔子里,提到了几个人,其中有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这个吴玉峰,很可能就是顾景星,因为玉峰、玉山,就是昆山。昆山的得名,就是因为山上有玉嘛。《千字文》就说“玉出昆冈”。而顾景星祖籍就是吴地昆山,后来搬到湖北蕲Qi春去的。而那本《白茅堂集》就有一个印章,上面写着“家住蕲春玉峰”。

吴玉峰是顾景星,那东鲁孔梅溪,很可能是写《桃花扇》的孔尚任。金陵十二钗的十二首曲子,很可能就是孔尚任写的,因为这些曲子的批语里,几次提到了“北曲”。北曲就是指孔尚任。他最有名的一首北曲,就是《桃花扇》里的《哀江南》,其中最后一曲中间几句,至今还经常被自媒体引用: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桃花扇》里的曲子,其风格、意境,以及里面的历史隐喻,和红楼梦的曲子,是如出一辙。

到最后,本子才到了曹雪芹手里,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所以曹雪芹手里的《红楼梦》,肯定不是吴本了,从批语来看,曹雪芹手里的抄本,很可能就只有前80回。

而《红楼梦》最初的本子是《风月宝鉴》,风月宝鉴的作者是谁?那就是空空道人。

所以吴梅村对应的,应该是空空道人。就是空空道人在大荒山无稽崖下的大石头上,把《石头记》的故事抄下来,传到人间。后来空空道人改名情僧,石头记,又改名《情僧录》。而吴梅村也是个亦僧亦道的人物。他晚年回顾一生,说的一番话,令人无限感叹:

吾一生遭际,万事忧患,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殓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

空空道人是《石头记》的真正作者。而吴梅村是最接近空空道人的。以吴梅村在文坛的地位,以及在文学、史学和戏曲上的造诣,他是最有能力创作《石头记》,也有创作的动机。以前我们也说了,吴梅村写诗最喜欢借用历史人物典故,比如把历史上的黄巾军黑山军,比作当时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而红楼梦里,那个黑山村的乌进孝,显然就是影射张献忠。“黑山”二字,就是源于东汉末年的黑山军。他亲眼目睹了明亡清兴的改朝换代,分别在明朝的紫禁城和清朝和紫禁城都做过官。明朝的灭亡,让他一生都备受痛苦折磨。所以他写《风月宝鉴》,是完全有可能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Merlin166

这没什么根据的一个书,来路也有问题,你吧啦吧啦的。

小鱼海棠花未眠

敦敏、敦诚。

问花游

感觉明末那些人都疯了啊

猜你喜欢
网友提问篇

大家好,我是爱讲故事的老郑,感谢大家的收听,找我请看个人资料。

by:爱讲故事的老郑全集

网友诗作

温州本土网友诗作朗诵

by:谢斌斌温州

回答

梦里风景如画,长安不吝繁华,熬江湖厮杀,护你纤衣薄纱。窗台雨声滴答,枯井难掩风沙,叹霜雪如花,思念或至白发。...

by:华语音乐

沙雕网友咸叽叽

沙雕网友咸叽叽,为大家带来欢乐:有搞笑视频集锦、恐怖聊天记录等等【^_^】

by:梦三巴萨messi

戒赌网友投稿

愿大家莫粘赌,博得一分甜,吃其九分苦,我是戒赌路上,我在戒赌戒贷公众号:戒赌路上!等你!

by:戒赌路上

网友灵异亲历

灵异!灵异见闻收集!

by:不爽大人

历史杂谈10000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杂谈包罗万象10000篇的小故事涉及各个时期各个领域有你熟悉的有你感兴趣的也有你闻所未闻的长期更新素材饱满历史杂谈...

by:锋哥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