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2023-08-30 06:16:3010:40 28
所属专辑:华妹子爱读书
声音简介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大成耕读 2023-08-30 05:00 发表于陕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晚一卷书 ,作者每晚出品

作者:每晚yebo 责编:青歌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知命者不怨天,

知己者不怨人。



《庄子·渔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

他飞快地跑起来,不料跑得越快,留下的足印就越多,影子也追得越紧。

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直至筋疲力尽而死。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

就像故事中的人,对外界过于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激起了情绪上的波澜。

最终在自我的纠缠与焦虑中,将自己彻底压垮。

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千百年来,庄子的智慧,不仅藏着为人处世的学问,更是内含修补心灵的良药。

当你活得纠结痛苦的时候,不妨就读一读《庄子》。

01
不抱怨生活的苦

学会转变心态

《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名叫孙休的人,年纪很大,却一事无成。

他在家乡种地,每年收成都很差;外出谋求一官半职,又四处碰壁。

他整天愤愤不平,有次就向老师扁庆子诉苦:

“从来没人质疑过我的德行与勇气,我落到这步田地,只怪上天给我安排了不幸的命运。”

扁庆子听完,摇了摇头说:

“你身上完好无损,耳不聋,眼不瞎,腿不瘸。这就够幸运了,怎么还反倒埋怨老天呢?”

听了这番话,孙休不再言语,灰溜溜地走了。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生活中有很多像孙休这样的人,遇到难处,总是喜欢找人诉苦。

殊不知,抱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被负能量包围,不断消耗自身精力。

心理学家安杰卢说:

“如果你看不惯某些事物,那就改变它;如果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

少点埋怨,多些反思与行动,才能脱离内耗的泥潭。

北宋庆历二年,大才子曾巩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落榜了。

当时一同落榜的很多人,纷纷发起牢骚。有的指责考官过于严苛,有的抱怨自己太过倒霉。

曾巩却一言不发,反倒默默收拾起回乡的行李。

临行前,老师欧阳修将他召去,满是遗憾地对他说:“真是太可惜了。”

没想到曾巩却摇头说:

“我没考中,是因为还达不到要求,请老师放心,我会继续用功,来年再考。”

面对落第,曾巩并没有抱怨指责,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回到家乡后,他一心扑在书上,潜心苦读。

终于在嘉祐二年,曾巩再度参加考试,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中进士。

《淮南子》里说,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改变自己,换个心态。

下雨自己打伞,跌倒独自爬起。

遇事不避,向内归因,才能将抱怨转为动力,轻松跨过命运的刁难。

02
不在意他人眼光

过好自己的日子

《庄子》里记载,在极北之地,有一只鲲鹏。

它的脊背长几千里,振翅起飞的时候,翅膀就像是挂在天边的云彩。

鲲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向遥远的南方飞去。

路过一片低空时,麻雀看见了它,讥笑说:

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

你为什么这么蠢,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向南飞呢?

面对麻雀的嘲讽,鲲鹏不为所动。

它继续翱翔,最终飞到南方天池,获得了真正的自在逍遥。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像麻雀那样的人,他们喜欢随意评价,热衷于指指点点。

若你过于在意外界的审视和非议,最终折磨的只会是自己。

1999年,作家余秋雨应电视台邀请,担任《千禧之旅》纪录片的嘉宾主持。

没想到这次“抛头露面”,引来外界巨大的诋毁。

很多读者甚至评论家都指责他“不入流”“沽名钓誉”“向金钱低头”。

面对漫天的恶意,余秋雨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随后几年,他前往中亚、西欧等10多个国家,探索历史遗迹,追寻文明演变。

最终历时四个多月,他写出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经典著作。

这些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的作品,成为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击。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对于世人的称赞,我们不必激动,对于世人的责难,也不必沮丧。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受外界干扰,永远活在自己的节奏中。

人生不易,学会放过自己,不要轻易被外界的噪音动摇,也别用他人的标准绑架自己。

当你屏蔽了外界的闲言碎语,专心走好脚下的路,自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03
凡事不纠结

过松弛的生活

画家何多苓曾在《十三邀》中,讲了一个观点:

任何事情,都要松一点比较好。

活得太紧的人生,难免拧巴而焦虑,松弛下来,才能为自己解绑。

《庄子·田子方》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孙叔敖曾经三次出任宰相,可他脸上却从不见任何喜色。

他也曾被三次罢官,但也从不见有任何忧愁。

好友肩吾十分好奇,就问孙叔敖:“三次上任,三次罢黜,你心里是怎么感受?”

孙叔敖回答道:

“我觉得该来的不必推辞,该离去的也挽回不了,得与失往往自己无法掌控,又何必纠结其中?”

正如作家亦舒所言,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勿愤愤不平。

面对人生的起伏,最好的姿态就是物来顺应,不忧不惧。

唐高宗时,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朝廷内外官吏的稽查考核工作。

当时有位转运使,在督运朝廷物资时,因途中船只遭遇风浪,损失了若干粮米。

卢承庆给他考评批示为“临运损粮,考中下”。

看到考评,这位官吏很平静,没说什么就转身告退了。

卢承庆很惊讶,要知道,考核的等级与升迁、俸禄是直接挂钩的。

想了下,他觉得此人很有雅量,于是将考绩改注为“非力所及,考中中”。

不料,这位官吏知道后,仍一如上次那样,一脸淡定。

卢承庆对此非常欣赏,最后便将其考绩改为“宠辱不惊,考中上”。

无论是幸与不幸,这个官员始终心态平和,最终收获内心的淡定,也得到了生活的奖赏。

作家汪曾祺说:“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知道,明天迎接我们的是阳光明媚,还是风刀霜剑。

若时时忧心忡忡,事事都挂在心头,那就如同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锁。

不妨把心放宽一点,把事看淡一点。

在生活这场兵荒马乱中,保持淡然,才能笑对风雨,于绝境处发现转机。



《庄子》里说:“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外在的苦难,通常来自刑具;而内在的痛苦,则来源于自己与自己的冲突。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是它的终结者。

读懂《庄子》,从现在开始,整理好内心,不抱怨,不在意,不焦虑。

大成耕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读了·知了

在声音里感受温暖,让人生充满正能量

by:有声了了

研读了凡四训

书籍信息:《了凡四训》内容重点:修身养性,积德行善,逆天改命主播介绍:热衷于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者推荐人群:适合热爱生活,热衷学习,立命改过迁善之人

by:腾云颂

我读了一本书

节目主题:我读了一本书~自己很喜欢的一本文学名著《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主播介绍:喜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摇摆·姝涵,时而安静,时而闹腾,这...

by:姝涵__

读了点儿喜欢的

节目内容:读我看到的,并且适合读给你听的文章主播介绍:我是网络小白,但我想认真读书,用自己的声音认识更多的需要听这些文字,诗歌,散文的朋友。适合人群:所有心向阳...

by:Q向阳花K

读了上瘾的历史故事

生活里的一地鸡毛,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古往今来都是一样。听听历史里的故事,总结人生经验。跟着历史人物,学点有用的东西。你的生活可以过的更好!每周二、周四22:00...

by:浪小喵

读了凡四训修美好人生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by:shu薯片pian

解读了凡四训,觉悟生命智慧

繁星点点,历史的河流中闪烁着无数智慧的火花。《了凡四训》便是这星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道德的准则。此书不仅是袁了凡先生对后代...

by:赵斌频道

必读的最棒绘本,今天你给孩子读了吗?

面对浩若烟海的绘本,我们该如何选择?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孩子多大可以开始?我相信,这是困扰每位家长的难题欢迎大家订阅本栏目本栏目适合每一位不知道如何选择绘本,...

by:若宇宙

幼学琼林(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读了《增广》会讲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蒙学教材中的“百科全书”

听《幼学琼林》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

by:亭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