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7197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贝多芬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他在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的传统,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积极更自觉。在创作中他追求内在的感情的深刻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严峻,作品富有哲理性。

       与前人的安魂曲作品相比,无论在内容或在音乐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创一个全新的意境,更富于人性。这一作品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声乐作品,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也使他在整个欧洲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德意志安魂曲》把合唱、独唱与管弦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亨德尔的复调音乐传统。

        这首19世纪杰出的合唱作品,表达的是慰藉和温暖。克伦佩勒这一版本曾被不少人批评为演绎过冷。克伦佩勒的速度及节拍非常严苛,但他于处理旋律上的细致流畅感,他于缔造极富形态的强弱度方面,其节奏是层层推进的,但同时允许了许多温柔情感溢现。这个演出是充满人性的温暖与慈悲之心,合唱团在咬字及音质混和方面经过特别苦心的经营,演出水准极高;而舒娃兹柯芙和菲舍尔-迪斯考的组合是众多版本中最杰出的,他们在声音技巧上表现出一派自然神态,令其他所有版本的独唱家们为之失色。《德意志安魂曲》开始创作于1857年(时24岁)。到1861年,安魂曲已经写了四个乐章。1865至1866年间,为悼念母亲的去世,又增加两个乐章。1868年写出有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此曲才告完成。
       全曲创作历时11年。最终版本的《德意志安魂曲》共有七个乐章。唱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旧约和新约圣经中关于死亡、信仰和永生的段落中精心挑选编缀而成的。
       全曲大致分成两部分:在第一至第三乐章的前半部分,与第四至第七乐章的后半部分中与田园诗般的第四乐章分开。前半部分哀悼的情绪与后半部分慰藉与安宁之间,以第三乐章最后的赋格曲巧妙地完成过渡。第一乐章中不用小提琴,用中、低音弦乐与竖琴极好地衬托宁静的哀伤;第二乐章中两个葬礼进行曲管弦乐部分的变化向众赞歌转化,第四乐章木管和圆号以温暖的音色融入合唱和对另一世界更美好生活的渴望,都表现得极有特色。由于勃拉姆斯极其熟悉《圣经》,唱词编来浑然一气,不落痕迹,只就文字来论,已是大手笔。他写的音乐和他挑选的唱词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里虽然也有哀悼,也有悲伤,但是没有传统的关于末日审判的恐怖,没有奉献、赎罪、超拔的内容,而是代以一种不同的关于生与死的信念: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如花,草必凋残,花必谢落;但是有信仰的,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会从上帝那里得到安慰。如果把这里的" 上帝" 换成" 信仰" 二字,就有着更广泛的涵义。
       从美学的崇高美角度而论,这部作品是属于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亨德尔的《弥赛亚》、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同一等级的,这是布拉姆斯年轻时的成名之作。由此可见布拉姆斯是站在怎样的起点上的。一位网友说的好《德意志安魂曲》"是无声也无泪的哭泣",
(英國企鹅三星带花,Gramophone史上最偉大百張古典唱片)


唱片编号:EMI 566903-2

女高音:施瓦茨科普夫

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

乐团:    爱乐乐团

指挥: 奥托.克伦佩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