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心理学》

1699

【解脱心理学】



济群法师

  为什么要谈“解脱心理学”这样一个题目?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解脱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不仅声闻乘以解脱为究竟,菩萨乘同样要追求解脱。不同只是在于,菩萨还要进一步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修行就是对解脱的延伸和圆满。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说到解脱,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另一个概念——开悟,或顿悟。既然是顿,似乎是刹那发生的,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事实上,顿悟也是相对的,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某个特定时刻出现的爆发点。在此之前,必须有渐修的铺垫;在此之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所以,修行是一条路而不是一个点。在南传的阿毗达摩和汉传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以下简称《百法》)中,都为我们指出了迈向解脱的心理过程。了解这些心理,遵循解脱之路,解脱就会成为必然的结果。
  其次,现代人对修行的认识偏于事相,往往只关注自己拜多少佛、诵多少经、打多少坐,或是做多少和佛教相关的善行。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我们要知道,修行的关键在于用心。如果用心错了,就像偏离方向,再怎么做都是南辕北辙。事实上,不少人虽然修了很多功课,做了很多义工,却是带着贪嗔痴在做,所做反而成为我执和名闻利养的增上缘。正如《楞严经》所说:“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因为沙子不是饭的因,所以无论忙多久都煮不成饭。
  心灵世界由各种成员组成,当凡夫心出现时,我们能不能马上认出它?如果没有学过《百法》,很可能会混淆,就像佛经说的“心中不明,认贼为子”,把贼当作自己的儿子,以他为至亲,处处顺从,结果财产被偷光,家业被败尽。修行也是如此,因为不识凡夫心,听从凡夫心,所以给生命带来无尽麻烦。探索心灵世界,尤其是关于解脱的心理因素,就是帮助我们学会如何用心。
  第三,印度文化关注的重点是轮回和解脱,各种宗教都会对此作出解读。佛陀最初说法,也是围绕四谛法门,揭示了轮回和解脱两重因果。这和印度其他宗教的关注点相同,区别在于,佛陀对轮回和解脱的因果有不同诠释,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轮回,怎样才能解脱?
  我们知道,学佛要发出离心,要走出轮回,走向解脱。如果仅仅从字面理解,好像轮回是某个地方,解脱则是从这里到达那里。所以说到出离心,有人会将此等同于出家,担心马上要放下感情、家庭、事业,甚至因此而不敢学佛。其实佛法所说的出离,重点是出离内在的迷惑和烦恼;解脱,则是由开启智慧,解除迷惑和烦恼的束缚。
  佛法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简称心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理学”。我们知道心理学有不同流派,如果要给佛法加个定义,就应该是“解脱心理学”。那么,它和世间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从世间心理学来说,正常的贪嗔痴并不是问题。因为心理学是立足于凡夫人格,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贪嗔痴,所以它的关注点不在于此。只有当人们过分地贪或嗔,引发焦虑、忧郁、躁狂等异于常人的症状,且自己无力扭转时,才是心理学致力解决的。
  但从佛法的角度看,贪嗔痴本身就是问题,是一切心灵病毒的源头,又称三毒。我们之所以是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正是被这三种病毒所染污。所以佛教不仅要解决异常的心理疾病,还要从根本上断除贪嗔痴,否则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生死和轮回。
  那么,解脱心理学到底有哪些内容?

一、意识、潜意识

  唯识宗将人的心理分为八识五十一心所。其中,八识为心王,可分四组,分别是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
  1.前五识
  前五识是对世界最直接的认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认识来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五个渠道。每种识的产生要有相应条件,五根认识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五尘。当根尘相触,就会产生识,即眼睛对形色的认识、耳朵对音声的认识、鼻子对香臭的认识、舌头对味道的认识、身体对外在的触觉。
  我们能感知什么样的世界,就取决于这五个渠道。如果眼根坏了,不能在接触色尘时产生眼识,就会失去形色的世界;耳根坏了,不能在接触声尘时产生耳识,就会失去音声的世界。鼻根、舌根和身根同样如此。
  五识对世界的认识是直觉性的,属于现量,不带有任何思考和判断,否则就进入第六意识了。
  2.第六意识
  在心灵世界中,最活跃的是第六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是因为理性特别发达。有了理性,我们才能通过学习,对世界加以思考、判断和抉择。当然,这些思考乃至抉择未必正确,主要和我们接受的文化及处世经验有关。
  人类能开启智慧、证悟真理,是来自理性的作用,所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反之,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理性,也会给人生制造无尽的麻烦、痛苦和灾难,所谓“知之一字,众祸之根”。所以理性是双面刃,关键是能否善用。
  我们由理性对世界思考、判断、抉择后,会进一步付诸行动,形成思想、语言、身体的行为,佛教称之为“业”,是推动生命流转的动力。由过去的行为决定现在的生命形态,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再由现在的行为,决定未来成为什么。
  正因为如此,只要改变业力,就能改写命运。怎么改变?造业的渠道虽有身口意三个,但根源在于意识。可以说,意识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性格、人格乃至命运。我们现在生而为人,来生能不能继续做人?到底会进入哪一道?都取决于业力,取决于意识。修行也是同样,我们想解脱轮回,把握命运,也要发挥意识的作用,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
  可见,第六意识既会把我们导向轮回,也能令我们成就解脱,关键是怎么运用它。众生为无明所惑,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只有学习智慧文化,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视,才能超越自身局限。佛教的四法行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都离不开理性的作用。所以说,第六意识对修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