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故事

137

这是我早年发表在报刊上的一篇散文,虽然过了好多年,但每读一次都会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洗礼。这篇散文的题目是《霉烂的雨披》

 

有些记忆是无法忘却的。

一九七七年我被抽调到柳树乡,搞基本路线教育。那时的我还是个毛头小伙。有一天我有点儿急事必须返回县城。回县城要先坐汽车,再换乘火车。可突然下起了大雨,去往火车站的桥涵冲坏了,造成了汽车停运。焦急的我在汽车站里望着窗外的雨帘一阵的茫然,不知所措。等了一会儿,看看雨较先前小了一些,时间还来得及,也就没有多想,就毅然的走出了汽车站,决定冒雨步行。柳树离火车站有七八里地的路程,雨后的沙土路面变得泥泞不堪,我顶着小雨前行,可谓举步维艰。

路程过半,雨却又大了起来,还好,正路过一个小屯儿,我急匆匆地奔向路边离我不远的一处茅草房,一头钻到了低矮的屋檐下面避雨,试图躲过这阵不小的雨势。过了一会儿,屋里出来一位老大娘,看我躲在屋檐下冻得有些发抖,就让我到屋子里去避雨。我谢过大娘便进了屋子。屋子里黑漆漆的,室内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是很贫困的寒居陋舍。小坐了一会儿,看到外面的雨小了一些,我便起身向老人家告辞。老大娘说,你这样顶着雨赶路是要感冒的,我给你找点儿东西披着吧。老大娘从箱子里鼓捣了一会儿,拽出来一块粉红色的塑料布,让我披着遮风挡雨。老大娘说啥时候再来给我捎回来,还有用的。眼里充满了慈爱与期待。我向大娘道了谢就又钻入了蒙蒙细雨之中。
  那块塑料布披在身上,似乎有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流淌,它伴着我走出了风雨。回来后我把那块塑料布擦干净叠了起来,放到柜子里,并惦记着某一天给老人家捎回去。
  时间变幻着季节,寒来署往,这件事渐渐的在心里被淡忘了,一晃就是十个春秋。一九八七年我搬家时它从柜子里掉了出来,由于受潮,塑料布上长出了点点霉斑。索性,我就把它拿到外面盖在了柴禾垛上。时间腐蚀着它,它再也抵挡不住风吹雨打,在酷暑严寒中,一点点地破碎、霉烂。
  一九八八年的深秋,因工作的关系我要去柳树下乡,要经过那里。我忽然想起了那位老人,也想起了曾经的承诺。于是在去那里之前我到商店里买了一块相同色调的印花塑料布,准备还给老人家,以了却这桩沉年往事。
  虽隔数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间房屋。此时此刻,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觉得有些无颜面对善良的老人。但还是鼓起勇气,轻轻的叩响了房门,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我向她说明了来意,她说她是老人的小女儿。老人已在两年前辞世。得知这一消息,一阵酸楚袭上我的心头,一种内疚和负罪感油然而生。我向她诉说了当年的情景,并向她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我无法看见我当时的面孔,也无法形容当时的表情,这许多年的光景,我的失信给老人家的心灵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她会用怎样的眼神去重新审视人世间的善良与真诚?又是带着怎样的对世事的感悟离开的人世?

在对自己的不断追问中,我突然懂得了:诚信是对爱的最好的诠释。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