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高甲戏:大稻埕

2897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闽南高甲戏《大稻埕》简介:

       大稻埕位于台北,是闽南移民开发的码头,19世纪后期成为台北的经济中心——这一连接两岸贸易的码头与长街,成为早年台湾移民社会的一个缩影。《大稻埕》由国家一级编剧、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十二届“文华剧作奖”获得者曾学文编剧,讲述的是:1895年,清朝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一夜之间大稻埕的常民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大稻埕船头行老板林天来一家瞬息之间分崩离析。林天来与三个性格迥异、志向不同的儿子,在“家国”突变中,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撞,亲情的纠葛、爱情的牺牲,家的破灭,让他们做出了人生的抉择;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林天来和老三以中国汉子顶天立地的筋骨,以及义民们用生命写下了顶天立地的抗日壮举。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中国精神。

声音8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