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生死朗读

4534

谁是谁的朗读者?

背负历史十字架艰难成长,那些罪责与背叛跨越半生隐匿于心。


作家曹文轩说:“当我们不怀有任何探究之心去阅读《朗读者》时,我们会不时地陷入那种巨大而美丽的悲悯。”

毕飞宇读完后,直言他相信了莫言对他说过的话,“好的小说一定是教人欲哭无泪的。”

麦家更是坦言《朗读者》是影响他人生的五本书之一。


一位德国顶尖大学的法学教授,也是一位真正的法官,本哈德·施林克,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说。意想不到的是,这部小说自出版之日起,从德国的每所中学到世界各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走出德国后,它连续两周问鼎《纽约时报》畅销榜,也是首部登上其畅销榜首的非英语小说,还入选奥普拉书本俱乐部(Oprah Book Club)。

改编自《朗读者》的同名电影,由著名影星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她借此荣膺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影后,震慑了无数人的灵魂。


禁忌之恋:15岁少年突如其来又遽然消失的惊世爱情

青春萌动的米夏埃尔,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交往,读书,热恋。就在这时汉娜不辞而别。

时隔八年,米夏埃尔再次见到汉娜,竟然是作为被告出现在法庭上。那是关于战争与历史的判决。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

她是谁?

这是一场怎样的审判?

到底隐匿深藏着什么秘密?


一份庄重:对二战洞彻灵魂的反省

作者借米夏埃尔之口说出“在某种程度上,我和汉娜爱情的痛苦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是德国的命运,我只能比其他人更难以摆脱,更难以战胜。”

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难题,二战、历史、民族、爱情、人性、尊严……


爱情、历史、人性交织,赋予小说多重魅力

曹文轩在《精微之处,深藏大义》里写道,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

作者施林克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制造悬疑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在的深度把握。它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这些机关需要我们经过小心翼翼的考证与掂量,才有可能打开:

谁是真正的朗读者?

米夏埃尔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

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米夏埃尔,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这整个社会?

……


欢迎收听《朗读者》!



声音48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