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意识: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 | 了解自己读懂他人

2827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刘晓霞,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校外硕导,心理咨询师、性格分析师,致力于亲子教育与家庭关系领域,深耕心理学20年。开设:知我心理研习社。


内容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天真、单纯的,对父母都是百般依恋,但为什么长大后情感就淡漠了,产生距离了?


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远比掌握知识和学习成绩本身重要千百倍。现有的知识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它,而是为了在思考时有素材可以依托。儿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有更好思考能力的人。一个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答问题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不卑不亢、踏实前行的人。


人只能活在当下,无法预知未来。只要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永远没有后悔的必要。


序的节选

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或者说,我爱管的事,经常和我自己的个人利益没什么关系。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班里组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和一位老人聊了起来,老人说,你们来了他们很好,你们走了他们就打我们。老人的话使原本开心的我瞬间愣住了。回到家里,我跟母亲诉说了这件事,母亲叹了口气说,你是管不了的。

再后来,我就趴在床上默默哭了很久。我在想,我真的帮不了什么吗? 是的,很多时候,我帮不了什么。

比如,当我看到有的家长对待孩子简单粗暴,家长青筋暴起、斯文尽失,孩子在一旁哭的委屈,我真的很着急。 心理学专业给人练就的基本功,是学会接纳人的多样化存在。学会倾听而不是打断、学会共情而不是质疑、学会信任对方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信任自己插手他人问题的能力。

我的内心深处,还是小时候那个女侠士,然而我拔刀相助的方式更加有覆盖力。内心那个女侠告诉我——写一本书,来让更多人听到你想说的话。 本书献给成年人内心深处那个孩子。我们习惯于假装坚强——像个大人那样。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个孩子。那是我们最脆弱的地方,只敢与最亲密的人分享。我们需要亲密关系,就像孩子眷恋母亲那样——温暖而安分。




主播:上林春漫



声音36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