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家—傅葆琛的故事

1129

傅葆琛(1893-1984),四川成都双流人,教育家。1893年5月出生于成都丝棉街,祖籍永安傅家坝。
傅葆琛1909年春入读私立南开中学,1913年夏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清华毕业后被派往美国留学。1918年毕业于俄勒冈州森林学院。同年秋应聘基督教青年会起一战中的法国,在里昂、马赛、巴黎等地为华工教育服务,编辑识字课本 《通俗六百宇韵言》和《华工周报》。1921年春返美,初在耶鲁大学森林学院学习半年,随后转入康奈尔大学农业研究院乡村教育系,1924年获乡村教育博士学位。
1924年11月,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总干事晏阳初的邀请,回国出任该会乡村教育部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28年5月在上海与章金箴女士结婚。同年秋离开平教会。

1928-1931年,先后任燕京大学教授、山东齐鲁大学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兼研究实验部主任。1931年回北平,1931-1936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并先后或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
1936年因章金箴治病,携家人移居上海。其间任四川省政府设计委员会专门委员,研究平教会四川试验县工作。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傅葆琛带着二儿子傅启民离开上海辗转回川,应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之聘在成都任教。自1937年至1952年,先后任四川大学教授、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系主任、乡村建设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等职。其间,在威远县升平乡和简阳县傅家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
1950年新中国第一届国际儿童节,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主办儿童教育玩具展览会。1952年院系调整后调重庆任西南师范学院教授,次年申请回成都任成都体育学院教授。
1955年退休,住成都青羊宫附近的望仙场街3号。
1984年8月8日去世,享年92岁。
1989年3月,骨灰安葬于傅家坝牧马山东麓,原“私立乐育中学” 校址旁。
傅葆琛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二十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