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6966
内容简介

王永彬,清咸丰时人,具体行藏不详。其所撰《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近代以来,其书影响颇大,与明人洪应明撰写的《菜根谭》、陈继儒撰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西方文化汹涌而人,猛烈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太平天国的起义,大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无情地冲击着“神圣”的儒家伦理道德。

在此情形下,优秀的士大夫们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路。作者王永彬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求变自强不仅仅只需要单纯的技术引进,更重要的是制度和道德的改造和建设,他发出警醒世人的呼声:“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他还认为道德的培养必须从教育入手,而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这是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他说:“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人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王永彬还无情鞭挞清廷的腐败荒淫,他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绝不可能与政治腐败、道德伦丧联系在一起,他在《围炉夜话》中写道:“仕宦虽称贵显,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为官之道重在廉洁公正,精勤爱民。王永彬还提醒官吏们:“漫夸富贵显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后世;任教声名煊赫,人品心术,不能瞒过史官。”

王永彬对社会现实洞若观火,疾呼政治改良和道德建设,探求修补世道人心的捷径,企图用自己的心灵之光照射出一条走出精神困境的道路,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围炉夜话》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读者所推崇。由于主播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恰逢喜马拉雅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能够让自己朗读的爱好得偿所愿,朗读的好与坏,还望听众诸君批评斧正!谢谢!
声音185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