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大学》| 原文诵读

1357

《大学》是一部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它的书名含义,就是在大学里所讲授的博大而精深的圣王之学,也称为“大人之学”。

现存《礼记》中的《大学》原文,编次颇多错乱,经后儒修订,故有多种改版,而以朱子《大学章句》所定的分章层次最为分明而有系统,又最为大家所熟悉。

《大学》的作者为谁,史无明文记载,据朱子考定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做,后人多从其说。

关于《大学》的宗旨,朱子认为《大学》是“为学纲目”,是“修身治人底规模”,好像盖房子,读《大学》等于搭好房子的“间架”,以便将来“却以他书填补进去”。这就是说,无论从做学问研究儒家诸多经典出发,还是从实践上从事修已治人的人生事业出发,《大学》都已为人们指明了全局的规模、前进的方向和具体步骤。所以《大学》既是学者“初学入德之门”,又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最高纲领。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