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 | 萧红:呼兰河传 | 经典公版书

1046

        1940年12月,寓居香港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被选入“百年百种优秀 中国文学图书”。

        在这部作品里,萧红用第一人称的回忆性笔调和孩童单纯天真的视角,描摹了一部东北呼兰小城的风情画卷。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触,真实而感人地描绘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黑龙江省呼兰河畔小县城的富有东北农村地方色彩的风土人情,生动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闲散和闭锁、落后的生活,一方面描述了他们勇敢、善良、追求幸福的精神和麻木、愚昧、保守、得过且过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自己童年的留恋,对儿时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呼兰河传》全文共七章,前四章描写了呼兰河的乡土、风俗、人情,后三章则是各自独立的小说,描写了三个人物。全书结构是比较松散的,情节都是普通、简单而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全书运用散文的表现形式和散文诗的意境,使用不加雕饰的朴素、率直、沉郁的文笔,采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日常生活用语。

        《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完全像自传;赋予小说以散文和诗歌的抒情格调和诗情画意,可以说是萧红开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先河。它将个体生命的关照与对社会传统的批判、对人民的关爱与悲悯充分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使小说在艺术、思想和内容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茅盾曾这样评价它:“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声音3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