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诵读/解释

2953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適凡。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李渔的《笠翁对韵》和车万育的《声律启蒙》都是古代蒙学读物,创作形式完全相同。据说《笠翁对韵》是仿照《声律启蒙》所作,所以《声律启蒙》出现并流行的时间应该要早些。
本朗读书目如果涉及到侵权,请及时联系发布者解决。
声音88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