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317

《了凡四训》主要有四个章节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并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立命之学

立命之学是袁了凡结合自身实际的经验之谈,主要讲述的是其在云谷禅师的指导下改变自身命运的事迹。该篇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看法,即“命由我做,福自己求”,作者认为人一生的运数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如何能让自己的命运变好就要通过积德行善去积累福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他的幸福是画等号的,“德福一致”是《了凡四训》最核心的劝善思想,也与佛教的因果报应的世界观相吻合,能够引起劝善对象们的共鸣。

改过之法

在该篇中作者强调改过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要想积善,就必须改过,改过也是。改过的方法就是要有“三心”, 即羞耻心、敬畏心和勇猛心。作者还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过错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心灵清静了就可以杜绝不好的念头。

积善之方

该篇首先是列举了十个古人行善的事迹,用实证证明了作者认为的“德福一致”的观点,人做了善事上天就会回馈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接着作者对善进行了辩证分析,讨论什么是善,以及如何正确的行善。最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善事的十条具体行径:第一,与人为善,待人宽容;第二,爱敬存心,相互关爱;第三,成人之美,帮助他人行善;第四,劝人回头,帮助他人及早醒悟;第五,救人与危难,帮助他人缓解痛苦;第六,修建公共设施,造福大众;第七,捐赠财物;第八,修缮庙宇,弘扬正法;第九,尊重长辈;第十,爱惜生命,有一颗恻隐之心。作者认为从这十个方面做起,人的德行就可以完备了。

谦德之效

第四篇主要想要表达谦逊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作者举了他所见的五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事迹,说明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谦虚的人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心胸更加宽广,从中获益无穷,因此谦虚是修行者不可缺少的品质